胡耀雄
-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公元1696年昆明地震考证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根据公元1696年7月7日昆明地震的历史资料,在对地震遗迹─-昆明官渡穿心塔,妙湛寺及所处地震地质环境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烈度为Ⅶ度,震级为5级,震中在昆明近郊官渡附近。
- 胡耀雄刘正荣
- 关键词:历史地震地震调查震中烈度
- 玉龙雪山周缘主要断裂的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与丽江地震被引量:8
- 2004年
- 对玉龙雪山周缘 6条主要断裂的考察及活动年代研究结果表明 :其主要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 ,全新世仍明显活动的断裂只有玉龙雪山东麓山前断裂 (F2 ) ,其它 5条断裂均不活动或活动较弱。 1996年丽江 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玉龙雪山东麓山前断裂 (F2 ) ,其地震地表破裂面上、断层泥中石英碎砾约 5 %的颗粒表面被再改造 ;断裂最新地表破裂面上的构造岩物质 ,热释光 (TL)测年信号并未“归零”。
- 俞维贤王彬谢英情王晋南董兴权胡耀雄
- 关键词:丽江地震断层泥
- 泰国三塔断裂活动性及其板缘动力学意义
- 2003年
- 通过对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缅甸弧附近三塔断裂带活动性的野外考察研究 ,探讨了位于缅甸弧东侧的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动力来源和空间不均匀性。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兴都库什弧的正面碰撞和青藏高原隆起导致的侧向挤出作用对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影响可能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缅甸弧的碰撞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 张建国乔森周瑞琦胡耀雄Supawan KlaipongpanWanchai Silpon
- 关键词:地震活动
- 昆明市地面沉降发展过程及其特征被引量:14
- 2001年
- 利用 1979~ 1998年昆明市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分析昆明市南部地区 ,即二环南路以南地区大面积地面沉降。该地区形成两个明显的漏斗形沉降区 ,一个是以小板桥为中心的沉降区 ,其中在朱家村、巫家坝机场、广卫村、小喜村、六甲、官渡等地较为明显 ,在沉降中心 (小板桥 )沉降量达 2 2 7 5mm (1985~ 1998年 ) ,平均下沉速率在 17mm/a左右 ,最大达 30 0 0mm/a ;另一个沉降中心在海埂以北的河尾村、渔户村一带地区 ,沉降中心的沉降量达 10 0 4mm (1993~ 1997年 ) ,下沉速率达到 2 5 1mm/a。对昆明市地面沉降现象与古滇池松软的湖相沉积、局部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以及该地区强震活动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 姜朝松邵德晟樊友心胡耀雄周瑞琦
- 关键词:地面沉降沉降中心沉降速率地下水超采地震活动
- 云南丽江地区断裂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丽江地区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表明 ,研究区内中更新世末构造主压应力保持在北西至北西西方向变化 ;晚更新世中期之后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则以北北东至北东方向为主变化 ,并有逐渐向近南北向转化的特点。因此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在中更新世末曾有过左旋压扭活动为主的历史 ,兼有左旋、右旋的活动过程 ,1996年2月 3日丽江M7
- 俞维贤安晓文胡耀雄孟雁
- 关键词:动力学
- 2001年施甸地震地质背景与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在讨论地震地质背景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震区的深部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面形变、极震区展布方向、震害、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发震构造标志 ,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发震机制。初步认为北北西向罗明坝—太平断裂和北东向龙陵—丙麻断裂是 2 0 0 1年施甸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二者具有共轭构造活动的特征。
- 谢英情张建国胡耀雄王绍晋石绍先杨昆杰
- 关键词:发震构造发震机制地震地质施甸地震震源机制解
- 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被引量:33
- 2003年
- 根据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特征 ,分析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 ,并通过分析昆明盆地的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 ,对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 ,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中晚期 ,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为昆明盆地全盛时期 ;控制昆明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有四组主要活动断裂 ;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表现为“两凹夹一隆”的构造形式。
- 姜朝松周瑞琦胡耀雄
- 关键词:基底构造地质特征昆明盆地地震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