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娜

作品数:2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脂肪
  • 10篇酒精
  • 10篇酒精性
  • 10篇非酒精性
  • 10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脂肪性
  • 8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非酒精性脂肪...
  • 7篇脂肪性肝病
  • 7篇酒精性脂肪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7篇肝病
  • 4篇脂肪肝
  • 4篇细胞
  • 4篇肝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紧张素
  • 3篇老年

机构

  • 20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0篇胡晓娜
  • 17篇保志军
  • 5篇黄一沁
  • 5篇刘方
  • 4篇张赣生
  • 4篇高占娟
  • 4篇于晓峰
  • 3篇马海芬
  • 3篇史冬梅
  • 3篇董方元
  • 2篇尹曙明
  • 2篇王一倩
  • 1篇王姣锋
  • 1篇阮清伟
  • 1篇高臻晖
  • 1篇张帆
  • 1篇贾明磊
  • 1篇庄艳
  • 1篇王青青
  • 1篇李向阳

传媒

  • 4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肝脏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2012年
肝脏储备功能是反映肝脏在受到各种致病因子损伤或部分切除后的代偿能力,即肝细胞线粒体的产能能力。正常肝细胞有巨大的储备功能和再生能力,而在病理情况下,肝脏功能多有一定程度受损,肝细胞的储备功能亦有所下降。因此,正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刘方胡晓娜保志军
关键词:呼气试验苯丙氨酸肝细胞线粒体代偿能力
石杉碱甲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海马及下丘Lamin A/C、prelamin A及FACE1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海马及下丘laminA/C、prelaminA、FACEl的水平变化,并进-步明确石杉碱甲对D-半乳糖诱导的这些蛋白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治疗组和D-半乳糖联合石杉碱甲组。D-半乳糖组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300mg/Kg,共8W;D-半乳糖联合石杉碱甲组每天D-半乳糖300mg/Kg联合石杉碱甲0.1mg/Kg共同皮下注射,共8W。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下丘laminA/C、prelaminA和FACEl的表达。结果海马中,laminA在对照组、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D-半乳糖组中逐渐降低,laminC水平逐渐升高,prelaminA在对照组中最高,D-半乳糖组与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无明显差异;FACEl在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水平最高,对照组中水平最低。下丘中,laminA水平在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最高,D-半乳糖组中最低;D-半乳糖组和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lamin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D-半乳糖组与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laminA水平在对照组中最低,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中最高;FACE1水平在对照组、D-半乳糖+石杉碱甲组、D-半乳糖组中逐渐升高。结论LaminA降低、laminC及FACE1升高预示着D-半乳糖诱导的海马及下丘衰老。石杉碱甲可以在-定程度上改善部分指标的变化,说明它有-定的延缓海马及下丘衰老的作用。
高占娟阮清伟胡晓娜刘方马海芬董方元保志军
关键词:石杉碱甲衰老海马下丘LAMINS
10d序贯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索根除率较高、价格较低、安全实用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根除方案。方法:289例经胃镜证实伴H.pylori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10d序贯组。92例,以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每日2次,疗程5d,然后以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疗程5d的序贯治疗;2)1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omeprazole,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OAC)组。97例,以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疗程7d;3)2周OAC组。100例,以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疗程14d。抗H.pylori治疗结束并停药4~8周后复查13C-尿素酶呼气试验。结果:按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10d序贯组、2周OAC及1周OA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0.43%,69.00%,63.92%;按方案(per-protocol,PP)分析,三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7.06%,74.19%,69.66%;与OAC1周及2周组比较,序贯组疗效显著(PH.pylori所需费用分别为287.8,550.9和287.1元。结论:10d序贯治疗方案具有根除率较高、疗程短、安全、依从性良好等特点,对于根除H.pylori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黄一沁张赣生胡晓娜尹曙明保志军王一倩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
Wnt信号通路与肝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目前,肝脏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肝脏疾病谱极为广泛,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少见的肝病诸如肝豆状核变性等。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是慢性肝病的终末期改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各异,但各种刺激性因素都可以导致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肝细胞的再生和分化,
胡晓娜保志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WNT信号通路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病
IL-6显著调节亚油酸棕榈酸联合诱导脂肪肝细胞模型中脂代谢的通路表达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亚油酸(sodium oleate)、棕榈酸(sodium palmitate)联合诱导L-02脂肪肝细胞模型中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亚油酸和棕榈酸作用于人肝细胞株L-02形成脂肪浸润的肝脏细胞模型.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细胞内及外分泌IL-1β、IL-6和IL-17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Grb2相关结合蛋白2(Grb2-associated binder 2,Gab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 O C S3)的信号表达.蛋白芯片方法检测对照组以及脂肪肝模型组中IL-6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脂肪酸处理的肝脏L-02细胞中,IL-6在细胞内外表达均明显升高,IL-17α在体外肝脏细胞表达无变化,IL-1β在体外肝脏细胞内m RNA水平表达显著升高,但是在细胞外无分泌(P<0.05).IRS-1、Gab2、a-tubulin、PI3K、A K T和S O C S3在两者细胞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芯片研究发现IL-6下游Shc/E R K信号通路(S h c,E R K)、m TO R信号通路(p70S6K)及P I3K/A K T信号通路(A K T2)均有激活,而下游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受到抑制(IKKβ).此外,IL-6能够引起磷酸化的GSK3β、PKCζ、e IF4E等分子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上调.结论:IL-6在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L-02细胞脂肪浸润过程中,IL-6表达量上调并分泌后,其下游信号通路被广泛激活.
史冬梅董方元张帆黄一沁胡晓娜张赣生于晓峰保志军
关键词:白介素-6亚油酸棕榈酸脂肪肝
石杉碱甲通过减轻肝细胞衰老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
胡晓娜保志军于晓峰黄一沁王一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第6大常见癌症,占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癌,肝细胞癌占70%~85%。肝细胞癌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但有15%~50%的肝细胞癌与病毒感染、饮酒所致的慢性肝病无关,
胡晓娜周灿灿保志军
关键词: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癌症胆管细胞癌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较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NAFLD能够增加结直肠肿瘤(包括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多种机制如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以及肠道微生态等与NAFLD患者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有关。
刘文静胡晓娜保志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结直肠肿瘤发病机制
上海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情况及研究NAFLD相关的性别和与代谢有关的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805名60-92岁的老年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患NAFLD的老年人与非NAFLD的老年人各项指标的差异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上海老年人中的NAFLD患病率为57.67%,男性高于女性,老年男性高TG与NAFLD关系最为密切,而老年女性则以腹围关系最为密切。结论上海老年人中NAFLD的患病率较高,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不同性别无显著差异,且与年龄无关。
黄一沁胡晓娜史冬梅保志军张赣生于晓峰李茹高臻晖
关键词: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被引量:5
2011年
原发性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都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疾病。近年来,临床上可见大量高血压合并NAFLD患者,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较少。现综合国内外多项研究,从患病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后等方面阐述高血压合并NAFLD的流行现状,重在诠释性别、代谢综合征、基因、环境及药物等危险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
高占娟胡晓娜保志军
关键词: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