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忠贵

作品数:145 被引量:1,191H指数:2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天文地球
  • 60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44篇储层
  • 34篇盆地
  • 27篇长兴组
  • 22篇层序
  • 20篇川东
  • 18篇四川盆地
  • 16篇储层特征
  • 15篇沉积相
  • 14篇地层
  • 13篇地质
  • 13篇飞仙关组
  • 13篇层序地层
  • 12篇岩相
  • 12篇岩相古地理
  • 12篇古地理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三叠
  • 11篇三角洲
  • 10篇凹陷

机构

  • 126篇长江大学
  • 4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
  • 7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石油西南...
  • 5篇中国石化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江苏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南油气分公...

作者

  • 143篇胡忠贵
  • 65篇胡明毅
  • 18篇郑荣才
  • 11篇蔡全升
  • 11篇胡九珍
  • 9篇邓庆杰
  • 8篇刘满仓
  • 8篇邵燕林
  • 7篇贾秀容
  • 7篇谢春安
  • 7篇王丹
  • 6篇陈守春
  • 6篇文华国
  • 6篇邱小松
  • 6篇郑超
  • 5篇冯常茂
  • 5篇蔡家兰
  • 5篇李世临
  • 5篇李相明
  • 5篇杨威

传媒

  • 16篇地球科学前沿...
  • 9篇岩性油气藏
  • 8篇石油天然气学...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中国地质
  • 5篇长江大学学报...
  • 5篇石油地质与工...
  • 4篇沉积学报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地质学报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3篇海洋石油
  • 3篇2015年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年份

  • 12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8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潜江凹陷东部地区新沟咀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被引量:11
2011年
潜江凹陷东部地区新沟咀组下段为江汉盆地重要的产层之一,也是油田今后寻找岩性油气藏的目标区。本文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分析、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岩石学、古气候、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研究,以及构造活动弱、地形平缓等区域沉积背景,确定该区新沟咀组下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并具有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不甚发育的河口坝、广泛分布的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与前缘沉积频繁交替等特征,以及各相带平缓相接,无明显的转折,不存在Gilbert型三角洲三层式结构的沉积模式。沉积演化过程中,受古气候、河流作用和湖平面波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强烈,特别是对水下分流河道的形态和发育程度的控制更明显,形成或强或弱席状化改造的前缘砂体,而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对该新沟咀组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胡忠贵胡明毅胡九珍刘冬梅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下岩相古地理特征
2015年
随着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视和大力勘探,中二叠统发育的滩相储层也构成了盆内有利的含气层位之一。本文根据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和其它测试资料,结合岩石学、古生物、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中二叠世主要发育浅水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细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台地前缘斜坡相及若干亚相和微相。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以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为主的层序界面识别,确定中二叠统发育5个II型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划分出TST和HST两个沉积体系域。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各层序体系域作为编图单元和“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为技术方法,编制了各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相带储集物性特征,认为台缘滩和台内滩为最有利储集相带,尤以SQ2-HST和SQ4-HST沉积期形成的滩相颗粒灰岩经过白云石化作用改造后更具储集意义。
刘满仓杨威郭凯胡明毅胡忠贵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
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成岩作用
2013年
从沉积环境背景出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成岩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马王庙地区新下段沉积时期盆地处于干旱蒸发—氧化环境的Ⅰ型沉积环境和半干旱—潮湿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Ⅱ型沉积环境,相应地发育两种储层,经历了两种成岩类型,受其相应的地层水影响,成岩作用差异较大。Ⅰ型成岩作用以胶结作用更显著,对储层孔隙起破坏作用,其较好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Ⅱ型成岩作用以溶解作用为主,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成藏面积广,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该认识为深入研究该区成岩作用规律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油区进一步勘探开发。
谢春安贾秀容胡明毅胡忠贵
关键词:潜江凹陷沉积环境成岩作用
野外露头三维虚拟可视化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
本发明属于虚拟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野外露头三维虚拟可视化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将野外场景分为野外岩石剖面对象及环境场景对象,并分别对野外场景和主要场景进行精细化处理;提取野外岩石剖面对象的矢量网格,建立模型数据...
佟伟桀胡忠贵邵燕林胡九珍仝泽彬姚敏
川东卧龙河—洋渡溪区带长兴组台内礁滩沉积格局及有利储集体展布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川东碳酸盐岩礁滩储层勘探的大力推进,台内礁滩储层成为该区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其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岩芯、野外剖面、薄片鉴定资料为基础,确定研究区长兴组早期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沉积体系;中—晚期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开阔台地相构成该区主要沉积类型。层序地层研究表明:长兴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台内礁滩主要发育于Sq1和Sq2的高位体系域,横向上分布不连续,纵向上发育期次有变化,其中西部构造区带主要发育于Sq2-HST,而在东部Sq1和Sq2高位体系域均有分布,且以Sq1-HST更为发育。物性分析资料表明颗粒白云岩、粉晶白云岩为主要的储集岩类,台内礁滩沉积为主要储集相带,台内礁滩的沉积格局控制着有利储集体的分布,而台内地貌高地对于控制礁滩分布具有关键作用。地质和地震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有利台内礁滩储集体的发育主要沿遂宁和广安两个台内高地展布,卧龙河构造带是已经揭示的有利储层发育带,南部高带可能是该区未来台内礁滩储集体勘探的重要方向。
黎荣胡忠贵张航胡明毅陈轩朱宜新刘菲
关键词:构造带
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新沟咀组下段重要层段沉积相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马王庙地区新沟咀组下段为江汉盆地重要的产层之一,也是今后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域。通过岩芯观察、室内镜下薄片鉴定分析、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岩石学、古气候、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该区新沟咀组下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等沉积亚相和若干微相类型。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受控于东北方向汉川物源和西北方向汉水物源影响,分别发育东北—西南向和西北—南东向展布的三角洲朵体,尤以前者发育更广。其中Ⅱ油组沉积期沉积水体相对更深,三角洲沉积分布范围最广,Ⅲ油组次之,Ⅰ油组沉积期水体最浅,三角洲沉积分布最小,三角洲沉积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最为发育。对三个油组中重要小层下13、下25和下31小层沉积相带和储集砂体分布规律分析表明:下25小层水下分流河道分布范围最广,储集砂体沉积最厚,砂体展布规律与水下分流河道分布趋于一致,下13小层和下31小层的沉积相带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而下13小层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更为发育。各微相砂体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因而各小层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和砂体较厚区应为区域上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也为今后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优选部位。
胡忠贵胡明毅洪国良谢春安贾秀容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沉积相
国家级精品课程“沉积岩石学”考试改革被引量:10
2016年
"沉积岩石学"课程传统考试方式在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素质、重教材轻文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套由平时学习、实验和期末考试组成的综合考试方案,该方案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重,重视对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有利于学生专业视野的拓展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胡光明胡九珍罗进雄李建明胡明毅胡忠贵韩登林
关键词:沉积岩石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考试改革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被引量:50
2009年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三个岩溶地貌单元和峰丛、溶沟、落水洞、坡地、谷地、浅洼、残丘和槽地等微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细分出七个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并对分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古岩溶地貌分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微地貌单元组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天然气藏的发育。在此基础上,对川东地区古岩溶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气候、岩性、层位、古地形、古水文条件和不同的岩溶地貌形态影响和控制着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区域分布。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型储层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文华国郑荣才沈忠民胡忠贵李伟张志杰
关键词:微地貌川东
鄂西建南地区长兴组沉积相模式及礁滩沉积演化特征
建南地区位于石柱复向斜中部,包括建南和龙驹坝构造,分布于湖北省利川市和重庆市石柱县境内(秦军等,2010),三维工区面积约900km。建南构造划分为南高点和北高点,其中北高点、南高点分别以生物礁气藏和生物滩为主(梁西文等...
胡忠贵
文献传递
鄂西建南地区长兴组沉积相及生物礁沉积演化模式被引量:17
2014年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鄂西建南地区最新钻井资料和地震解释成果,详细解剖该区长兴组沉积相特征及礁滩体沉积演化模式,提出了长兴组沉积早期发育碳酸盐缓坡、中—晚期发育碳酸盐台地的沉积模式,其中台地模式包括镶边台地和孤立台地,礁滩沉积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相带。建南地区长兴组礁滩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部以滩相沉积为主、北部以礁相沉积为主,其中礁、滩沉积体均发育于各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尤以第1个三级层序高位体系域最为发育。该区礁滩沉积是在相对海平面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发育的,形成了一套规模较大的加积—进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滩沉积序列。主要礁滩发育期可分为3个演化阶段,第1阶段以小规模低能滩相沉积为主,也是生物礁奠基阶段;第2阶段为大型障积型生物礁和生屑滩发育期;第3阶段为生物礁逐渐消亡阶段,该期生物礁以黏结—障积型生物礁为主。礁滩发育晚期的暴露浅滩白云石化作用强烈,形成良好的储集岩。
胡忠贵胡明毅廖军刘冬玺蔡全升王丹
关键词:长兴组沉积相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