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忠军

作品数:137 被引量:1,13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生物学
  • 45篇农业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群落
  • 32篇群落结构
  • 16篇千岛湖
  • 15篇鱼类
  • 15篇水质
  • 14篇底栖动物
  • 14篇物种
  • 13篇林麝
  • 12篇植物
  • 12篇环境因子
  • 11篇水质评价
  • 9篇种群
  • 9篇类群
  • 9篇浮游植物
  • 8篇鱼类群落
  • 7篇淀山湖
  • 7篇生物量
  • 7篇网目
  • 7篇物量
  • 6篇大型底栖动物

机构

  • 10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水产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杭州千岛湖发...
  • 3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唐家河国家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常州市环境监...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作者

  • 135篇胡忠军
  • 84篇刘其根
  • 18篇徐宏发
  • 12篇王淯
  • 12篇赵良杰
  • 11篇彭自然
  • 10篇陈立婧
  • 9篇张美文
  • 9篇薛文杰
  • 8篇姜海瑞
  • 8篇郭聪
  • 8篇陈立侨
  • 7篇孙月娟
  • 6篇吴杰洋
  • 6篇黄翠
  • 6篇李亚雷
  • 6篇王勇
  • 5篇薛俊增
  • 5篇王武
  • 5篇刘军

传媒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水产学报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水生态学杂志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湖泊科学
  • 4篇四川动物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兽类学报
  • 2篇淡水渔业
  • 2篇Zoolog...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2010年中...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渔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洪泽湖河蚬繁殖高峰期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探究洪泽湖河蚬繁殖高峰期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于2016年5月至10月河蚬繁殖季节,在洪泽湖设定8个采样点,每半个月采集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样品一次,用组织切片分析成年河蚬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和胚胎发育状况。研究显示,繁殖高峰期时洪泽湖河蚬的性腺发育过程分为3个时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5月初到10月15日左右是河蚬的生殖期,其中6月中旬和10月都会有一次大量产卵的情况,这2个时间段为河蚬的生殖高峰期;河蚬的肥满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呈现递增的趋势,洪泽湖河蚬的性成熟最宜温度为16.0℃~16.5℃。本研究为洪泽湖河蚬的人工繁殖提供实验基础数据。
吴丛迪张建琦夏思宇白志毅胡忠军胡忠军陈林徐灿
关键词:洪泽湖河蚬生殖周期性成熟性腺发育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后滩湿地共采集到53个物种,隶属4门,8纲.节肢动物门物种数最多为32种,占60.4%.底栖动物密度为(256.7±37.9)ind·m-2,生物量为(15.2±3.5)g·m-2.聚类分析表明,后滩湿地存在两类底栖动物群落:纹沼螺群落(未受投螺影响的群落,群落Ⅰ)和铜锈环棱螺群落(受投螺影响的群落,群落Ⅱ).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群落Ⅱ的生物量显著高于群落Ⅰ,密度、多样性指数在群落类型间均无显著差异.对未受投螺影响水域的底栖动物而言,前后期群落优势类群均为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纹沼螺,但后期软体动物优势度(重要值)较前期下降28.6%,节肢动物优势度急剧增加260.0%,仅低于软体动物;后期群落的密度、物种数(S)、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较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物量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λ)前期高于后期,但除J外其它指标在两者间均无显著差异;Jaccard指数指示前后期群落极不相似.5种生物指数中,Carlander生物量指数、Hilsenhoff生物指数(BI)、H'与营养状态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最为接近,4个指标显示后滩湿地水质处于轻-中污染水平或中-富营养状态.
胡忠军王思卿张饮江张颖刘其根查玉婷
关键词:世博园区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
鲢鳙混养对三角帆蚌生长和养殖水质影响的围隔实验被引量:12
2012年
2008年4月23日—9月21日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鲢鳙混养比例对三角帆蚌生长及水化学指标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混养比例设置了6个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0,70/30,50/50,30/70和0/100。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三角帆蚌湿重,壳长和壳宽。每个月上下旬测量围隔水化学指标包括NO3-N、NO2-N、NH3-N、TN、TP、PO4-P和COD。实验结果表明,鲢鳙混养比例100/0的围隔蚌壳长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混养比例0/0,50/50和0/100的围隔(P<0.05),而不同混养比例下蚌的成活率、蚌壳宽及蚌重增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水质来看,混养比例30/70围隔TP显著低于100/0(P<0.05),COD显著低于100/0及70/30(P<0.05),NH3-N显著低于100/0(P<0.05)以及PO4-P显著低于70/30(P<0.05)。因此,综合蚌生长及水质指标,混养比例30/70围隔对三角帆蚌养殖最有利。
崔志辉周小玉张根芳胡忠军刘其根鄢灵兰李家乐
关键词:三角帆蚌混养比例围隔
陕西凤县林麝家庭养殖:历史、现状与繁殖特性被引量:14
2007年
通过访问调查,对陕西凤县林麝家庭养殖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1年是凤县林麝养殖的发展缓慢期,2002~2005年是快速发展期。2005年底,该县有林麝养殖户40家,存栏数为447头。大多数家庭林麝养殖规模小,近一半(47.5%)养殖户的存栏数不超过5头,大多数养殖户(65%)的存栏数低于10头。圈养林麝具偏雄性死亡特征,主要在5月繁殖,每胎产仔1.6±0.5只,双胎率为62.2%,雌雄比为0、946:1。目前,所有养殖户养殖林麝的主要目的是销售种源,绝大多数养殖户对林麝养殖前景看好,并将扩大养殖规模。对林麝家庭养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胡忠军王淯薛文杰姜海瑞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家养存栏数繁殖特性死亡率
不同鲢鳙放养密度对于围隔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在持续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湖泊,导致内陆湖泊严重的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蓝藻水华,对湖泊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达到治理的效果,人们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主要...
孙宇胡忠军吴杰洋刘其根
关键词:围隔微生物群落不同放养密度BIOLOG
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鱼类DNA丰度估算的联合分析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鱼类DNA丰度估算的联合分析法,所述的联合分析法包括:定时定量PCR获取鱼类的总DNA丰度;454 GS‑FLX Titanium测序分析鱼类物种组成比例;测序数据和实时定量PCR数据联...
刘其根苏超群赵良杰刘军胡忠军
文献传递
底栖动物营养排泄原位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栖动物营养排泄原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采样点的表层湖水,并过滤以去除1微米以下的颗粒;(2)采集采样点的底泥,挑拣出底栖动物;(3)将底栖动物放入步骤(1)获得的过滤过的表层湖水,并置于采样...
胡忠军王思卿张颖张新磊凡迎春黄翠
文献传递
上海崇明岛明珠湖轮虫群落结构被引量:20
2009年
根据2008年1—12月上海市崇明岛明珠湖的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明珠湖轮虫的数量分布、群落特征、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轮虫27种,隶属于8科11属,优势种包括刺簇多肢轮虫、暗小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未定名的旋轮属1种和剪形臂尾轮虫;轮虫生物密度的年均值为(1505.42±1304.63)ind·L-1,生物量年均值为(2.012±2.146)mg·L-1;明珠湖轮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数较大,反映出明珠湖轮虫群落结构不稳定;其富营养种数/贫营养种数(E/O)的比值为1.61±1.46,臂尾轮虫属(B)种数和异尾轮虫属(T)种数的比值(QB/T)为1.23±0.84.影响明珠湖轮虫生态特征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温;目前明珠湖水质呈轻度富营养化.
陈立婧顾静彭自然胡忠军刘其根
关键词:轮虫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洞庭湖不同生态类型区黑线姬鼠消化道重量和长度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1
2005年
对洞庭湖3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农区、林区、农林交错区)不同季节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的测量表明,在3种生态类型区中,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季节变化显著。农区和林区消化道各器官的鲜重和干重在春季和冬季显著重于夏季和秋季,农林交错区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在春季显著重于夏季和秋季,这可能与春季和冬季黑线姬鼠能量需求增加、食物缺乏和食物质量下降有关。在同一季节,3种生态类型区之间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3种生态类型区间黑线姬鼠食物变化较小有关。关于消化道各器官长度变化方面,除了农区的大肠长度有显著季节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无显著季节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消化道形态的变化是黑线姬鼠面临外界胁迫因子时的一种消化对策。
沈丽王勇王劼胡忠军张美文李波
关键词:黑线姬鼠生态类型区消化道
中国东方田鼠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6年
采用4亚种分类系统(东北亚种Microtusfortispelliceus、指名亚种M.f.fortis、长江亚种M.f.calamorum和福建亚种M.f.fujiandensis),对中国东方田鼠(M.fortis)生物生态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①中国东方田鼠的分类地位有争议,乌苏里江亚种(M.f.pelliceus)是否属于东方田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迄今为止,对长江亚种进行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它亚种的研究甚少。②从南部到北部都有东方田鼠分布,多栖息在低海拔地区,偏爱湿地生境。③该鼠主要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为农林害鼠,化学防治东方田鼠采用敌鼠钠盐和复方灭鼠剂88-1对人畜比较安全,汛期还可结合物理方法对迁入洞庭湖稻田区的东方田鼠进行灭杀。④从南到北胎仔数、怀孕率有增加的趋势,繁殖期逐渐缩短。⑤沼泽扩展导致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增加,而湖面围垦致使其数量下降。⑥该鼠昼夜均活动,但季节间存在差异,有季节性迁移行为,雌雄鼠均具有杀幼行为。
胡忠军王勇郭聪张美文
关键词:东方田鼠生物学生态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