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二江

作品数:99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8篇燃烧
  • 17篇燃料
  • 17篇层流燃烧
  • 15篇动力学
  • 15篇化学反应
  • 15篇化学反应动力...
  • 15篇反应动力学
  • 14篇发动机
  • 13篇燃烧速度
  • 13篇层流燃烧速度
  • 12篇着火延迟
  • 11篇激光
  • 10篇燃烧特性
  • 10篇着火延迟期
  • 9篇点火
  • 9篇定容燃烧弹
  • 9篇着火
  • 8篇等离子体
  • 8篇氢气
  • 8篇EGR

机构

  • 9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沈阳航空航天...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航发沈阳...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航发四川...

作者

  • 99篇胡二江
  • 86篇黄佐华
  • 6篇刘兵
  • 5篇张俊杰
  • 5篇潘伦
  • 5篇王金华
  • 5篇彭成
  • 5篇吕鑫
  • 4篇周萌
  • 4篇郑建军
  • 4篇张英佳
  • 4篇汤成龙
  • 4篇姜雪
  • 3篇刘靖
  • 3篇曾文
  • 3篇李倩倩
  • 3篇李孝天
  • 3篇黄彬
  • 2篇蒋德明
  • 2篇苗海燕

传媒

  • 15篇工程热物理学...
  • 11篇航空动力学报
  • 8篇内燃机学报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推进技术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工厂动力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20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醇汽油/空气自着火特性的激波管试验被引量:2
2020年
在雾化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研究了乙醇汽油/空气混合气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自着火特性.测量了混合气在温度为1100~1750 K、压力为0.10~0.65 MPa条件下,燃空当量比为0.2~2.5时的着火延迟期、着火壁面压力及OH基自发光强度,分析了当量比、着火温度及压力对混合气自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在高温条件下随当量比的增大而延长,不同压力下着火延迟期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均呈线性分布,满足Arrhenius关系,并且在低压范围内着火延迟期对压力的依赖性较高;混合气在当量比为1.0、着火温度为1300~1430 K时发生剧烈爆燃,此时OH基自发光强瞬间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而温度升高后,OH基自发光维持较高强度的时间增长,爆燃压力峰值降低,接近等压燃烧.
杜维新马志豪李亚楠尹振龙吕恩雨胡二江
关键词:激波管着火延迟期
发动机燃烧定向调控理论、方法和技术
2023年
发动机高效清洁低碳(零碳)燃烧是动力装置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发展目标.传统发动机燃烧调控是宏观物理调控,仅能实现燃烧相位等有限参数控制;燃烧定向调控是微观化学调控,可实现对燃烧全过程和细观反应路径精准控制.基于燃烧定向调控理论,提出了活性组分介入着火调控方法、燃料掺氢火焰速度调控方法和燃料补氧反应路径调控方法,并在天然气掺氢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实际运行中得到有效验证,实现了发动机高效清洁低碳燃烧.发展了燃料燃烧反应关键连载体OH自由基浓度时程的定量诊断方法,支撑了对燃烧定向调控理论微观机理深入认识.本文还提出了燃烧定向调控理论指导下的零碳燃料发动机研究构架.
黄佐华张英佳姜雪王金华汤成龙胡二江李倩倩
关键词:发动机化学调控
高温高压环境下正己烷喷射燃烧的现象学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定容燃烧弹研究了亚临界状态的正己烷喷射到近临界点的亚/超临界环境时的喷射燃烧过程,并利用高速摄像机和光学测试系统采集图像信息,探究相同超临界温度、不同亚/超临界压力下正己烷喷射燃烧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亚临界环境压力下,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喷射正己烷的滞燃期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临界压力处出现峰值,而进入超临界环境压力后,又呈现出减小的趋势.燃烧着火始点的位置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逐渐靠近油嘴,但在临界点附近,着火点位置沿喷射轴线方向离油嘴的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超临界环境下的喷射火焰相比于亚临界环境下的喷射火焰拥有较大的火焰锥角,这是由亚/超临界环境下燃油喷射、汽化及燃烧过程的差异所致.
马志豪贾义李亚楠陈占耀胡二江
关键词:喷射燃烧滞燃期
乙烷着火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利用激波管测量了乙烷在不同压力、温度和当量比下的着火延迟期,并利用CHEMKIN软件结合GRI-Mech3.0机理对预混合气着火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GRI-Mech 3.0机理不能很好地预测乙烷的着火延迟期。通过对着火过程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反应C_2H_5+O_2=C_2H_4+HO_2和C_2H_4+H+M=C_2H_5+M对着火延迟期的影响较大,并对其反应速率常数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机理能够较好地改善对乙烷着火延迟期的预测,并同时保持了对层流燃烧速度的准确预测。
陈毅臻胡二江张自航潘伦黄佐华
关键词:乙烷着火延迟期化学反应动力学
汽油层流燃烧速度的测量及其替代物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实际汽油组分复杂导致数值模拟研究困难的问题,采用球形火焰法,在定容燃烧弹上测量了初始温度分别为358、403、448 K,初始压力分别为0.1、0.2、0.5 MPa,当量比为0.8~1.5工况下,实际汽油、正庚烷、异辛烷、甲苯、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PRF)、甲苯/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TRF)的层流燃烧速度,分析了初始温度、压力以及当量比对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替代物模型对实际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的预测结果。基于实验结果,构建了适合我国汽油的双组分和三组分汽油替代物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实验工况范围内,三组分汽油替代物模型比双组分汽油替代物模型能够更好预测实际汽油层流燃烧速度。应用Chemkin软件和KAUST清洁燃烧研究中心近期发展的汽油替代物机理,对本研究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机理对实验数据给出了合理预测。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汽油替代物模型,可对实际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进行合理的预测。
徐昭华胡二江黄佐华
关键词:汽油层流燃烧速度
天然气氧化特性的实验与数值计算
2022年
在流动管反应器中对压力为0.1 MPa、温度范围为500~1850 K、当量比分别为0.5、1.0与3.5的工况条件下天然气(90%甲烷/7%乙烷/3%丙烷,体积分数)的氧化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同时,通过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构建了天然气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机理(38组分和149反应),并对天然气的氧化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增大,燃料发生氧化反应的起始温度与终止温度逐渐升高,CO生成与消耗完全对应的反应温度逐渐升高,NO的生成量逐渐降低。天然气的简化反应机理可以很好地预测天然气氧化过程中主要组分摩尔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整体趋势;但是在CH、CH、NO、NO的起始反应温度或摩尔分数峰值的预测上与相应实验值存在差异。
田雨师曾文陈潇潇胡二江刘靖马宏宇
关键词:天然气
一种可采取两种点火方式的流动管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采取两种点火方式的流动管燃烧器,包括流动管燃烧器一体化腔体,该流动管燃烧器一体化腔体的两端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气端口,该流动管燃烧器一体化腔体靠近中心处的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玻璃以及用于固定玻璃的...
胡二江王朝君郭晓阳张俊杰殷阁媛黄佐华
一种催化氨气产氢的球形铁基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氨气产氢的球形铁基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化学表达式是X/CeO<Sub>2</Sub>(X=Fe,Co和Ni)。催化剂以硝酸铈、丙三醇、硝酸铁、硝酸钴和氯化镍为制备原料。本发明方法所用原料...
胡二江高一博仪洋殷阁媛黄佐华
DMC/正庚烷着火延迟期的测量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本文利用激波管测量了碳酸二甲酯(DMC)和DMC/正庚烷混合燃料在不同压力、温度和当量比下的着火延迟期,并利用Chemkin软件和Glaude的DMC模型(Glaude Model)对预混合气着火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化学反...
胡二江高振华陈毅臻黄佐华
关键词:着火延迟期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单滴燃料高压着火与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挂滴法对正常重力条件下正十七烷液滴的高压着火与燃烧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嵌入液滴内部的热电偶和高速相机分别记录了液滴温度变化和液滴发展情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提高,液滴着火区域减小且靠近液滴表面,燃烧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增多,火焰宽度减小;在亚临界压力下液滴温度曲线在着火时突变,之后会维持一段较为平坦的过程,而在超临界压力下液滴温度曲线斜率较大,液滴界面温度超过了燃料临界温度;环境压力小于0.6倍临界压力时,液滴着火温度随着压力的提高迅速升高且在临界压力附近温升停止,而环境压力大于1.2倍临界压力时,液滴着火温度随着压力的提高继续升高;亚临界压力下液滴燃烧时间随着环境压力的提高迅速缩短,此时相平衡控制着液滴燃烧速率,而超临界压力下液滴燃烧时间不再继续缩短且趋于稳定,此时液滴已不存在相变过程,扩散系数开始影响燃烧速率。该结果可为高压环境中发动机着火及燃料燃烧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马志豪贾义李智博朱宇东陈占耀胡二江
关键词:燃烧超临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