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颖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4篇人工骨
  • 4篇膝关节
  • 3篇乳酸
  • 3篇生物材料
  • 3篇椎体
  • 3篇微创
  • 3篇消旋聚乳酸
  • 3篇聚乳酸
  • 3篇骨水泥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腰椎
  • 2篇渗漏
  • 2篇痛风
  • 2篇痛风性
  • 2篇头坏死
  • 2篇尿酸
  • 2篇注射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机构

  • 15篇桂林医学院附...
  • 3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18篇肖颖
  • 8篇唐志宏
  • 6篇邹国耀
  • 5篇肖荣驰
  • 4篇张思容
  • 3篇陈建庭
  • 2篇刘磊
  • 2篇王锐英
  • 2篇汤勇智
  • 2篇刘瑞端
  • 2篇欧俊
  • 2篇王伟
  • 1篇胡军祖
  • 1篇鲁凯伍
  • 1篇李夏西
  • 1篇严冬雪
  • 1篇吴岳
  • 1篇王建钧
  • 1篇徐俊昌
  • 1篇金大地

传媒

  • 4篇华夏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骨伤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基因多态性与骨肉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定量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骨肉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维普、万方数据平台从建库到2013年2月的文献,对符合本实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运用RevMan5.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文献,累计样本量为914例,其中病例组202例,对照组712例.Meta分析见GSTTI位点的多态性与骨肉瘤易感性有显著关联,而GSTM1和骨肉瘤无显著关联(基因型GSTM1空白对GSTM1非空白:OR=1.21,95% CI:0.86~1.70,P=0.27;基因型GSTT1空白对GSTT1非空白:OR=1.58,95% CI:1.11 ~2.25,P=0.01).结论 GSTT1基因多态性与骨肉瘤相关,GSTT1空白基因型可能增加骨肉瘤的发病.
李夏西肖颖
关键词:骨肉瘤谷胱甘肽S-转移酶META分析
骨水泥自动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骨水泥自动注射装置,包括有高压注射筒,该高压注射筒的后部设有推进杆,高压注射筒的前端设有注射针;其不同之处是还包括有电源、控制电路板和带锁死装置的步进电机;电源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上设有...
莫少锋肖颖
文献传递
一期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2011年
目的:探讨一期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采用一期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神经症状缓解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h,术中平均出血量700ml,手术后2周全部患者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佩戴腰围可下地行走。结论:一期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肖颖唐志宏邹国耀刘磊
关键词:脊柱结核后路
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术微创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切口微创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探讨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小切口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4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5例,女102例;年龄20~78岁,平均43.7岁;单间隙405例,双间隙86例,三间隙6例。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探讨对策。结果:手术时间45~210min,平均70min,术后住院时间5~20d,平均10d。出现手术相关问题者47例,其中节段定位错误16例(术中发现14例、术后发现2例),神经症状缓解欠佳或加重15例(欠佳12例、加重3例),尿潴留10例,脑脊液漏5例,感染1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在微创化改良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努力提高病变间隙定位能力、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及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
肖颖邹国耀唐志宏肖荣驰严冬雪张思容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
中年患者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178例:7年随访资料回顾分析(英文)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恢复及假体生存率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此组患者置换后对关节活动度的要求较老年患者的更高。目的:回顾性分析生物型假体在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骨质疏松及磨损,延长假体寿命。方法:选择以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中年患者,对该组患者分别于置换前、置换后6个月,1年,4年及7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以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生存率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效果,以任何原因形成的松动或翻修时间为截尾时间。结果与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1年,4年及7年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水泥型假体(P<0.05),7年生存率也高于骨水泥型假体(P<0.05)。结果证实非骨水泥型假体较骨水泥型假体更能促进中年患者置换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强唐际存王锐英贝朝涌肖颖辛林伟
关键词: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髋关节假体中年
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的制备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纳米珍珠层人工骨在原有珍珠层人工骨基础上的改进,所带来的性能变化及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得纳米级珍珠层粉,与消旋聚乳酸复合,制成中空圆柱体人工骨,与同法制作的微米级珍珠层粉/消旋聚乳酸复合实心圆柱体人工骨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在原材料粒径、人工骨孔径、孔隙率、生物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级珍珠层粉的平均粒径为(50.4±12.4)nm,所制得的复合人工骨孔径平均为(215.7±77.5)μm,普通微米级珍珠层粉的平均粒径为(5.0±3.0)μm,所制得的复合人工骨孔径平均为(205.1±72.0)μm;采用比重法测得纳米级和微米级人工骨的孔隙率分别是(65.4±2.9)%和(53.4±2.2)%。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为纳米级人工骨与微米级人工骨在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方无显著差异,而前者的抗折弯强度低于后者。结论纳米珍珠层人工骨原材料粒径小,有利于吸收降解,而且设计更合理,具有良好的孔径、孔隙率和力学特性,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陈建庭汤勇智张建刚王建钧肖颖
关键词:纳米珍珠层人工骨消旋聚乳酸
海螵蛸/外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海螵蛸富含钙元素,与自然骨组织有天然的亲和性,但其单独作为支撑材料应用时脆性较大、强度较低。目的:自主研发海螵蛸/外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组织支架材料,并检测其各项性能。方法:采用盐析法将海螵蛸和外消旋聚乳酸分别以1∶2、2∶1、1∶1的质量比组合,制备成复合人工骨,以单纯海螵蛸为对照,检测4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孔隙率、水结合力、生物力学及体外降解性能。结果与结论:海螵蛸表面棘状起,纹理清晰,多孔状;复合人工骨类似松质骨,大孔孔径500-1 500μm,小孔孔径150-300μm,微孔较少,孔间连通性好。3种复合人工骨的抗弯强度、弹性模量、体外降解性能均优于海螵蛸(P<0.05),孔隙率低于海螵蛸(P<0.05),复合人工骨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4组间水结合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海螵蛸/外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
王伟肖荣驰韩小伟覃广兵肖颖欧俊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材料海螵蛸外消旋聚乳酸人工骨降解性
纳米珍珠层人工骨构建骨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治疗犬股骨头坏死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将生长因子和少量自体骨髓与支架材料复合构成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省略了分离及体外培养细胞的步骤和费用,防止了相关的污染和细胞性状改变等,是一种现阶段较为可行的诱导骨组织再生的方法。目的:探讨纳米珍珠层人工骨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骨髓载体的可行性,以及其构建的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分别给予髓芯减压结合植入纳米珍珠层人工骨治疗,单纯髓芯减压治疗。术后4、12周分批处死动物行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组的抗压强度高于髓芯减压组和坏死组(P=0.000),纳米珍珠层人工骨组新骨形成明显,表现为软骨内化骨;髓芯减压组未见新骨形成,仅纤维组织填充减压区。结果提示纳米珍珠层人工骨可以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骨髓的载体,其构建的诱导型组织工程化骨可改善股骨头抗压强度,促进新骨形成和进行坏死修复。
肖颖陈建庭王锐英汤勇智徐俊昌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3月,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膝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Hohl分型:Ⅱ型14例,Ⅲ型9例,IV型9例。取膝前内、外侧标准入路进镜,依次检查整个关节腔。在膝关节镜监视下,用撬拨器将塌陷的平台解剖复位,直到关节软骨面平整。平台复位后其下的空隙用人工骨或自体骨填充,经皮或小切口用空心螺纹钉、可吸收螺钉或支持钢板固定骨折块。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时镜下作相应处理。术后康复训练。结果术后2~4个月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大于110°,无并发症。2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6个月时按雍氏评分标准,优2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2%(25/26)。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
邹国耀唐志宏张林肖颖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溶液在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2010年01月至2014年10月因痛风性膝关节炎就诊的患者51(9例双膝,42例单膝其中左膝38例右膝22例,共60膝)例,分为3组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组数据,评价膝关节镜术后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穿刺的膝关节液pH值较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膝关节液的pH值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M评分实验组在治疗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碳酸氢钠溶液在膝关节镜术后持续冲洗膝关节能有效清除关节尿酸结晶,减少残存,降低复发率,相比于传统治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张效风肖颖张思容覃广兵王玲红唐志宏
关键词:碳酸氢钠痛风性膝关节炎尿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