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莉彬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肉毒
  • 4篇肉毒毒素
  • 3篇痉挛
  • 2篇注射
  • 2篇面肌
  • 2篇面肌痉挛
  • 2篇肌痉挛
  • 1篇导引
  • 1篇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型心
  • 1篇药物涂层
  • 1篇药物涂层支架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面肌痉...
  • 1篇肉毒毒素注射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肖莉彬
  • 5篇靳令经
  • 3篇张小龙
  • 3篇潘有贵
  • 2篇刘务朝
  • 2篇潘丽珍
  • 1篇高文强
  • 1篇戴洁
  • 1篇郭艳
  • 1篇刘一楠
  • 1篇周艳雯
  • 1篇刘孙夷
  • 1篇管强
  • 1篇聂志余
  • 1篇刘忠柳
  • 1篇陈惠卿
  • 1篇陈吉
  • 1篇滕飞
  • 1篇于泓
  • 1篇王凡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支架类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药物涂层支架或裸支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1991年1月-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病房连续住院的2 314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合并心源性休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肾损害的情况,溶栓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BB)、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盐酸噻氯匹定等药物的基线情况,以及行PCI、植入支架类型、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结果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植入裸支架者(P值均<0.05),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植入裸支架者(P<0.05),使用BB、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植入裸支架者(P值分别<0.05、0.001),使用盐酸噻氯匹定的构成比显著低于植入裸支架者(P<0.001)。开通急诊PCI绿色通道后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13.2%(222/1 687),显著低于开通急诊PCI通道前的20.6%(129/627,P<0.01)。874例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患者的病死率为3.9%(23/597),与植入裸支架患者的4.3%(12/27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诊PCI术中植入支架的874例STEMI患者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源性休克(P=0.000)、年龄(P=0.01)、累及下壁或前壁(P=0.005)、累及冠状动脉的数目(P=0.000,尤其是累及左主干)、血脂异常(P=0.001),以及未使用ACEI/ARB(P=0.000)、阿司匹林(P=0.000)、氯吡格雷(P=0.000)和他汀类药物(P=0.000)是其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支架类型不相关(P>0.05)。结论急诊PCI能明显降低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不同类型支架对住院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于泓陈惠卿高文强陈吉戴洁马文林丁可可王凡刘孙夷刘一楠肖莉彬刘忠柳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药物涂层支架裸支架住院病死率
肌源性因素在躯干前曲症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躯干前曲症是指站立位时躯干的异常弯曲,于行走时加重,仰卧位时缓解,伴或不伴有疼痛。其发病机制不清,既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发于帕金森病及各种肌病。随着MRI和肌活检技术的发展,显示肌源性因素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躯干前曲症发病,包括椎旁肌变性、腹壁及相关躯干屈曲肌群过度收缩等多种因素。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周艳雯肖莉彬靳令经
关键词:帕金森病
肌电图在肉毒毒素治疗技术中的应用
2015年
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能够抑制肌肉过度收缩引起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已经成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痉挛等病症的重要治疗手段。肌电图技术能够检测到肌肉静息状态、自主收缩状态、被动牵伸状态及神经受刺激后收缩等情况下的电生理活动变化,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肉毒毒素治疗中。随着痉挛责任肌肉的电生理表现、运动终板定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肌电图已经成为实现肉毒毒素精准注射的关键。本文研究就肌电图在筛选过度活动的靶肌肉、引导肉毒毒素准确注入靶肌肉、选择目标肌肉内最佳注射位点及注射肉毒毒素后的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最大程度提高肉毒毒素疗效、减少肉毒毒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奠定基础。
肖莉彬靳令经
关键词:肌电图肉毒毒素肌张力障碍痉挛
肉毒毒素临床基础研究及应用新技术开发
靳令经万新华潘丽珍王琳刘务朝聂志余潘有贵张小龙管强滕飞郭艳胡勇肖莉彬何怡婧
项目组通过研究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探索延长肉毒毒素时效的新方法、开发出动态数字化肉毒毒素疗效监测系统、研发出精准注射用系列导引装置、建立了模式化运动障碍治疗技术及多层面干预策略、拓展出若干难治性疾病的新疗法并逐步推广,形成了...
关键词:
关键词: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静态面部对称性的影响
目的偏侧面肌痉挛是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同步痉挛性收缩,可造成面部不对称;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能够有效缓解其症状,但尚无关于肉毒毒素对面部对称性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偏侧面肌痉挛患...
肖莉彬靳令经潘有贵张小龙刘务朝潘丽珍
文献传递
原发性与面瘫后面肌痉挛患者面部异常运动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治疗原发性及面瘫后面肌痉挛患者痉挛及伴随联带运动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8年7月具有联带运动的面瘫后面肌痉挛患者12例,按照1∶2配比性别无差异且具有联带运动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24例,分析2组BoNT-A治疗后痉挛严重程度以及伴随联带运动的改善差异。结果面瘫后及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在起效时间[(4.38±2.17)vs.(4.67±4.14)d],维持时间[(3.83±2.94)vs.(4.96±2.48)d],注射剂量[(31.35±12.30)vs.(26.98±8.75)U]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原发性面肌痉挛组患者满意度显著较高(84.79±19.81vs.64.17±31.54,P<0.05)。2组痉挛改善有效率均高于90%,组间无明显差异(91.67%vs.95.83%,P>0.05)。2组联带运动均有改善,但无明显差异(83.33%vs.58.33%,P>0.05)。5个自主动作相关联带运动改善方面仅发现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噘嘴引起联带运动的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oNT-A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与面瘫后面肌痉挛患者的痉挛严重程度,在联带运动严重程度改善方面有一定疗效。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噘嘴引起的联带运动在BoNT-A治疗后显著改善。
杨明娜苏俊辉张小龙潘有贵肖莉彬何怡婧李丽喜靳令经
关键词:联带运动原发性面肌痉挛A型肉毒毒素病例对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