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聪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肠癌
  • 7篇肿瘤
  • 6篇单抗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细胞
  • 6篇结直肠
  • 6篇结直肠癌
  • 4篇化疗
  • 4篇贝伐单抗
  • 3篇单抗治疗
  • 3篇蛋白
  • 3篇晚期
  • 3篇联合化疗
  • 3篇肺癌
  • 3篇癌患者
  • 3篇肠肿瘤
  • 2篇多糖
  • 2篇血管
  • 2篇伊立替康

机构

  • 18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天台县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 18篇罗聪
  • 7篇应杰儿
  • 5篇朱利明
  • 5篇徐琦
  • 4篇陈磊
  • 4篇刘碧霞
  • 4篇钟海均
  • 3篇赵亚珍
  • 3篇付志璇
  • 3篇王小红
  • 2篇徐笑红
  • 1篇余海蜂
  • 1篇朱梁
  • 1篇杨云山
  • 1篇包叶江
  • 1篇罗吕宏
  • 1篇王明丽
  • 1篇陈文虎
  • 1篇陶宁
  • 1篇张丽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二线治疗复发、进展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治疗后复发、进展小细胞肺癌患者33例。均为一线EP或EC方案治疗失败且在3个月以上出现复发或进展患者。其中男27例,女6例;中位年龄54岁;局限期13例,广泛期20例;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PS)评分0~1占75.8%,PS评分2占24.2%。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化疗:伊立替康8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3例患者共接受103个治疗周期,中位数为3个周期。可评价病例数为33例,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394%、稳定(SD)333%、进展fPD)27.3%、有效率39.4%、疾病控制率7217%;中位进展生存4.5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骨髓抑制和迟发性腹泻为主要毒副反应,Ⅱ~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粒细胞减少333%,血小板减少6.1%,贫血91%,延迟性腹泻9.1%,恶心、呕吐6.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黄志煜范云罗吕宏余海蜂罗聪
关键词:伊立替康顺铂化学治疗
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调节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调控因子。阿帕替尼能选择性地结合VEGFR-2的胞内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还可抑制RET/Src通路、阻滞细胞周期和逆转多药耐药(MDR),最终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许多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已证实阿帕替尼对多种实体瘤有明显的疗效,本文针对阿帕替尼抗肿瘤机制及目前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钱麟罗聪付志璇沈佳瑜楼彩金
关键词: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靶向治疗是晚期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结直肠癌重要的治疗策略。贝伐单抗是首个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均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生存期。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血栓形成、出血。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安全,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罗聪应杰儿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竹荪多糖与多西紫杉醇联用抗肺癌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竹荪多糖与多西紫杉醇(DOC)在肺癌治疗中的协同效应及机制.方法 40只C57小鼠构建路易斯肺癌(LLC)荷瘤C57小鼠模型,分别采用竹荪多糖组分ZSP1(ZSP1组)、DOC(DOC组)、ZSP1+DCC联用(联用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每组10只,在建模当天开始腹腔注射治疗,第10、12、15天时检测肿瘤体积,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及脾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比例.另用Tol样受体素4(TLR4)基因敲除C57小鼠(TLR4KO组)和野生型C57小鼠(WT组)构建LLC荷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SC中IFN-γ、IL-12、CXCL-9和CXCL-2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L-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ZSP1组、DOC组和联用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在第10、12、15天均明显为小(均P<0.01);TLR4KO组较WT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在第10、12天均明显为小(均P<0.01);第12、15天联用组小鼠的MDSC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ZSP1组和D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WT组相比,TLR4KO组IFN-γ、IL-12和CXCL-9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1),IL-12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增加.结论 DOC与竹荪多糖联用抗肿瘤效果优于单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荷瘤小鼠外周血中MDSC比例有关,其作用受体可能为TLR4.竹荪多糖与DOC联用可以上调IL-12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
王小红江洪丁艺晖罗聪
关键词:多糖竹荪多西紫杉醇肿瘤
贝伐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血管在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肿瘤血管的靶向治疗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策略之一。贝伐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是抑制血管生长的重要单克隆抗体药物。本研究分析了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
粟英罗聪
关键词:贝伐单抗结直肠癌
EGCG通过调控DNA结合蛋白Ku70促进肺癌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Ku70在EGCG促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Sliencer 4.1-CMV-shKu70质粒干扰Ku70的表达,建立细胞系;MTT法和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ax、caspase-3(17 kDa)、Ku70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Ku70和Bax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EGCG可明显抑制A549的增殖(P<0.01),并诱导其凋亡(P<0.05),上调Bax、caspase-3表达,下调Ku70表达。抑制Ku70的表达后,EGCG对A549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显著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但是Bax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同时EGCG可以减弱Ku70-Bax之间的相互作用(P<0.05)。结论 EGCG可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Ku70的表达,抑制Ku70-Bax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Bax,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有关。
李晶晶徐琦罗聪陈磊
关键词:肺癌凋亡KU7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胃癌52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胃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方法:将10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加草酸铂化疗,治疗组采用替吉奥+草酸铂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对其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46%、82.69%和42.31%、69.2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轻。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草酸铂方案治疗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罗聪应杰儿朱利明
关键词:草酸铂胃癌疗效毒副反应
TumorFisher CTC检测技术用于晚期肝细胞癌抗PD-1/PD-L1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3年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但对晚期HCC疗效有限。治疗中实时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PD-L1表达,是评估免疫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案例通过TumorFisher检测技术实时监测1例HCC患者免疫治疗前后总CTC数及PD-L1+CTC个数,结合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患者治疗前总CTC数为5个/2 mL,PD-L1+CTC为5个/2 mL,PD-L1+CTC/总CTC为100%。用PD-1/PD-L1抑制剂行3周期免疫治疗后,PD-L1+CTC/总CTC逐渐降低,肿瘤缩小,血清AFP及PIVKA-Ⅱ逐渐下降,PD-L1+CTC/总CTC变化与肿瘤标志物、MRI检查结果一致。PD-L1+CTC/总CTC可作为HCC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田珊范林洋罗聪陈勇毅胡志远徐笑红
关键词:免疫治疗
不同剂量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对荷人结肠癌DLD-1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贝伐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接种人结肠癌DLD-1细胞的裸鼠21只,随机分为4组: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5mg/kg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化疗组(B组),10mg/kg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化疗组(C组)和单纯伊立替康化疗组(D组)(A、B、C组每组各5只,D组6只,各组伊立替康剂量均为66.7mg/kg)。于d1,5,9(q4d×3)分别给药,治疗第10d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评价肿瘤坏死情况。[结果]A、B、C、D组肿瘤体积分别为:646.24±397.33mm3、240.11±147.44mm3、346.21±298.59mm3、399.11±254.09mm3。B、C两组比较,肿瘤体积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208)。与A组比较,B、C、D组抑瘤率分别为62.85%、47.91%、39.59%。A、B、C、D各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分别为7.000±0.71、4.940±0.58、5.080±1.25、5.557±2.04,经Dunnett检验,与A组比,B、C组肿瘤MVD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28、0.039),而D组与A组,及B组与C组在MVD表达上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6、0.083)。移植瘤组织HE染色后发现各组肿瘤组织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对照组多以轻中度坏死为主,用药后坏死面积均增加,各组坏死分级经秩和检验,χ2=4.73,P=0.193。两两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各治疗组间的坏死差异并不明显。治疗组肿瘤细胞的凋亡较明显。[结论]不同剂量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对荷DLD-1裸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有显著协同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诱导细胞凋亡和死亡增加有关。5mg/kg及10mg/kg贝伐单抗对移植瘤体积及MVD上的作用差异不显著。
罗聪应杰儿徐琦冯建国钟海均朱利明刘碧霞
关键词:贝伐单抗伊立替康结肠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高D-二聚体与经贝伐珠单抗治疗的不可手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状态和不良预后相关
目的 观察经贝伐珠单抗治疗的不可手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低的相关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共有12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74例患者符...
朱利明赵亚珍徐琦陈磊刘碧霞罗聪应杰儿钟海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