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淑荣

作品数:31 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超声
  • 14篇肝癌
  • 10篇射频
  • 10篇射频治疗
  • 8篇彩色多普勒
  • 6篇多普勒超声
  • 6篇显像
  • 5篇多普勒
  • 5篇自然组织谐波
  • 5篇组织谐波
  • 5篇超声诊断
  • 4篇集束电极
  • 4篇集束电极射频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肿瘤
  • 3篇子宫
  • 3篇自然组织谐波...
  • 3篇组织谐波成像
  • 3篇谐波成像

机构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解放军第40...
  • 3篇唐山市丰润区...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9篇罗淑荣
  • 15篇段云友
  • 14篇赵柏山
  • 9篇袁丽君
  • 7篇梁振茹
  • 5篇于英俊
  • 5篇田蓉
  • 4篇程颜苓
  • 3篇曹铁生
  • 3篇王文
  • 2篇孙韵英
  • 2篇侯广旺
  • 2篇刘锦丽
  • 1篇石岩
  • 1篇刚宪桢
  • 1篇魏佑震
  • 1篇单霞
  • 1篇杨国柱
  • 1篇李长玉
  • 1篇齐建永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中华综合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 10篇2001
  • 7篇20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显像引导集束电极射频针治疗肝癌90例体会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显像在引导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显像技术对 90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穿刺引导 ,并实时监测射频治疗的全过程。结果  90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穿刺治疗 ,并发症少。结论 准确的超声引导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 。
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
关键词:超声显像射频治疗肝癌
自然组织谐波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对肝癌门脉癌栓海绵样变的诊断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显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肝癌门脉癌栓并发门脉海绵样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 19例 ,应用二维显像、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检测肝癌病变的部位、内部回声 ,重点观察门静脉癌栓的分布、形态、大小、回声、门脉血流阻塞程度及邻近组织结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能清晰显示门脉海绵样变性 ,门脉癌阻塞部位周围结构紊乱 ,呈蜂窝样或迂曲管状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呈蓝红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显示连续带状门脉血流频谱。能量多普勒对病变区细小血流显示清晰 ,血管连续性好。结论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 ,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显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以准确诊断门脉海绵样变性。
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袁丽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显像肝癌门脉海绵样变性
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肿块及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 (HCC)和转移性肝癌 (MHC)肿块及肝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察 183个HCC肿块、96个 MHC肿块 ,及其肝动脉、门静脉的血流情况 ,分别检测其最大血流速度 (vmax)和阻力指数 (RI) .将两组资料分别分为小肝癌型、结节型及块状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随着肿块增大 ,两组肿块血供增加 .HCC以瘤内双重供血为主 ,vmax和 RI均随肿块增大而增高 ;MHC以瘤周双重供血为主 ,随肿块增大 RI增高 ,三型肿块 vmax均为 30 cm· s- 1左右 ,随肿块增大无明显变化 (P>0 .0 5 ) .两组患者肝动脉内径、vmax随肿块增大而增加 ,HCC组 RI无明显变化 ,MHC组RI随之增大 .HCC组门静脉内径和 vmax随肿块增大无显著变化 ;而 MHC组内径增加 ,vmax却逐渐降低 .结论 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肿块和肝脏血流动力学表现明显不同 。
田蓉段云友程颜苓罗淑荣赵柏山
关键词:肝肿瘤肝癌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多普勒技术评价肝癌射频治疗后肝脏及肿瘤内血液动力学变化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利用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对肝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的血供情况、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方法:采用 Sequoia 512型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 56例肝癌 69个肿块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 1周、 1月及 3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 1周、 1月肝脏动脉、瘤周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治疗前 56例肝癌 69个结节中 60个可测及血流信号,以动静脉混合供血为主;治疗后有血流的 60个肿块中 18个血流减少, 33个完全消失, 9例无变化。肿瘤内Ⅱ~Ⅲ级供血明显减少。 21例 3个月复查, 3例出现血供, 2例再次治疗血流信号消失。结论:彩色、能量多普勒对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血流的变化可以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为再次治疗提供依据。
段云友罗淑荣赵柏山袁丽君曹铁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液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检测转移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 (MHC)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特征。方法 :应用CDFI观察MHC组 6 5例及正常对照组 2 4例 ,测量肝动脉和门静脉内径 ,观察癌灶及肝动脉、门静脉的血流情况 ,检测癌灶内血管及肝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 (Vmax)、阻力指数 (RI)和门静脉的Vmax ,分别对正常组、小肝癌型、结节型及块状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癌灶以癌周双重供血为主 ,随着癌灶增大血供增加 ,RI增高 ,三种类型癌灶Vmax均为 30cm/s左右 ,随癌灶增大无明显变化 (P >0 0 5 )。随癌灶增大肝动脉内径、Vmax和RI增加 ,门静脉内径增宽 ,Vmax则逐渐降低。结论 :随着MHC癌灶的增大血供增加 ,但Vmax无明显变化。
田蓉段云友程颜苓罗淑荣赵柏山王文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彩超诊断肝内门静脉瘤三例被引量:4
2002年
肝门静脉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血管性疾病,国内外本病的报道很少[1,2],我们在2000~2001年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发现3例肝内段门静脉瘤,为提高临床对此状况的认识,现予报道如下.
罗淑荣魏佑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
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肝癌疼痛疗效研究
刘秀艳侯广旺董瑞萍刘宏杨国成刘锦丽罗淑荣
一、任务来源:该课题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肝癌疼痛疗效研究是丰润区中医医院承担的河北省2007年第一批科学与发展研究指导计划,课题编号为072761376。该课题主要采用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肝癌疼痛,进行与三阶梯药物止...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穴位注射针灸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块状型肝癌射频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块状型肝癌的效果。方法 :块状型肝癌患者 6 5例 ,经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及术后 1周观察肿瘤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 6 5例肝癌患者 6 7个肿块均可探及血流信号 ,以动静脉混合供血为主。术后 1周 ,6 7个肿块中 2 9个血流减少 ,2 4个完全消失 ;低回声肿块变成等回声或不均匀的强回声 ,而强回声肿块的回声无明显变化。结论 :二维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可评价肝癌射频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流及回声变化 。
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袁丽君曹铁生
关键词:肝癌射频治疗彩超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观察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肝癌形态学改变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采用自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评价肝癌集束电极治疗术的早期效果。材料与方法 :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成像 ,对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的 30例肝癌患者 42个肿块治疗前后 1周瘤体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肝癌射频治疗后 1周 ,30例患者 42个肿块中有 2 7个体积缩小 ,9个肿块变化不明显 ,6个肿块较术前增大。低回声肿块变成等回声或强回声肿块 ,强回声肿块变成不均质强回声或无变化。结论 :超声引导集束电极肝癌射频治疗术安全有效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图像质量高 ,能确切地评价射频术后肝癌形态学改变。
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袁丽君
关键词:肝癌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射频治疗
补气活血通络丸配合膏药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临床观察
刘锦丽张丽萍齐建永王旭东安福宁王连友罗淑荣侯广旺于晓东刘艳萍任继欣严丽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为骨伤科常见病,其病机为气血亏虚、因虚致瘀。采用口服补气活血通络丸,外敷生肌玉红膏为治疗组,单用生肌玉红膏为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长出、肉芽与皮面齐平时间及肉芽色泽等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100%...
关键词:
关键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