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明富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黏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治愈
  • 1篇生化指标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平滑肌瘤
  • 1篇套扎
  • 1篇套扎术
  • 1篇套扎术治疗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瘤
  • 1篇切除

机构

  • 7篇九江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童明富
  • 5篇王细金
  • 5篇蔡长春
  • 4篇欧阳卫泽
  • 4篇叶向荣
  • 2篇李宏韬
  • 2篇刘申颖
  • 1篇胡敏
  • 1篇张阳德
  • 1篇徐欢
  • 1篇梅万甜
  • 1篇夏凤梅
  • 1篇吴琪芳
  • 1篇谢敏华
  • 1篇方圆
  • 1篇刘英明

传媒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应用无痛胃镜下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应用无痛胃镜下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考虑为食管平滑肌瘤的患者68例,进行内镜下套扎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套扎术治疗,术后病理均为平滑肌瘤,术后胸骨后疼痛40例,咽部疼痛26例,解黑便1例,无穿孔病例。结论对于经胃镜发现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超声内镜显示直径小于1.5 cm的病灶可行胃镜下套扎术达到去除病灶的目的。
胡敏欧阳卫泽谢敏华童明富李宏韬
关键词:无痛胃镜食管平滑肌瘤套扎术超声内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CK-18水平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CK-18水平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6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以及血清中细胞角蛋白(CK-18)的M30和M65片段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γ-GT、AST、TG、LDL-C、FPG、M30和M6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血清ALT、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18 M30和M65水平与ALT、γ-GT、AST、TG、LDL-C、HDL-C、FPG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K-18片段水平能够准确反映NAFLD患者的病变状态,且与生化指标水平呈正相关。
童明富吴琪芳刘申颖
胃小间质瘤内镜黏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治疗胃小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21例患者胃小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标本CD117、CD34和Desmin的表达。术后第7天、第1、3及6个月和1年后分别复查胃镜检查,观察瘤体脱落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21例病例中,20个瘤体完全分离,完全分离率为95.2%;1例患者瘤体未能完全分离,但随圈套器脱落而坏死。所有21例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未出现内镜下复发。结论治疗胃小间质瘤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切除彻底等优点,为胃小间质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蔡长春张阳德刘英明童明富王细金刘申颖方圆徐欢李宏韬梅万甜
关键词:内镜
内镜成功治愈胃窦血管扩张症1例被引量:2
2016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镜曲张静脉破裂以及上消化道肿瘤为常见原因的疾病。血管畸形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较少见,临床也仅多见于胃横径动脉破裂出血。本文报道1例胃窦血管扩张症(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GAVE)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并经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成功治愈。
童明富王细金叶向荣欧阳卫泽蔡长春
关键词:胃窦血管扩张症内镜治疗
31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D-二聚体在其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价值。方法总结并分析资料完整且经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缺血性肠病中,缺血位于乙状结肠7例、降结肠6例、降结肠+乙状结肠14例、横结肠2例、横结肠+降结肠2例;有冠心病史13例,有糖尿病史11例,有高血压病史23例,有高脂血症14例,有肝硬化病史2例,曾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1例,合并心房纤颤9例。确诊方法:腹部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闭塞5例,肠系膜动脉狭窄12例;腹部血管彩超提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狭窄8例;6例腹部CTA未见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结合病史、D-二聚体、结肠镜下表现诊断缺血性肠病。26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好转,4例因腹痛加重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1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结肠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除黏膜活检提示黏膜下层含铁血黄素细胞对诊断有意义外,其他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 450±242)μg·L-1,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正常值<0.3μg·L-1)。结论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有助提高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缺血性肠病应当早期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外科手术治疗。
童明富蔡长春王细金欧阳卫泽叶向荣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结肠镜D-二聚体
肠结核并NSE异常增高1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9岁,因“腹部疼痛2月”于2013年12月14日入院。缘于2月前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8.5℃,以下午及夜间体温升高为主,伴有腹部隐痛不适,定位模糊,腹部胀气、嗳气明显,肛门排气频繁,无恶心、呕吐,无黄疸。
童明富叶向荣王细金蔡长春
关键词:肠结核NSE腹痛
18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 提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诊疗水平,提高其治愈率。方法 对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06~2013年胃MALT淋巴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镜检查示胃MALT淋巴瘤疑似病例67例,病理确诊胃MALT淋巴瘤18例,内镜病理诊断符合率26.9%。18例确诊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1.25,平均年龄(54.2±8.7)岁。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最常见15例(83.3%),恶心、呕吐14例(77.8%),纳差11例(61.1%)、消瘦7例(38.9%),呕血、黑便3例(16.7%)。内镜下表现为广泛、多发溃疡或结节样病变,病变位于胃窦部7例,胃体部9例,同时累及胃窦、胃体部2例。12例中7例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阳性率58.3%。18例患者中经手术+术后化疗7例;单纯化疗5例;根除HP治疗3例;根除HP治疗+手术3例。结论 胃MALT淋巴瘤临床、内镜下特点特异性差,极易误诊;胃MALT淋巴瘤治疗首选根除HP治疗,对于转移和根除HP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进一步放化疗或联合手术治疗。
童明富王细金叶向荣欧阳卫泽蔡长春夏凤梅
关键词:MALT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