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展 作品数:10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5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年 临床上对于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至今仍然感到非常棘手,部分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近年发现,多数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而血中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并未能增加…。ITP患者存在内源性TPO水平的相对不足,这可能是造成血小板生成障碍的原因之一。实验表明, 王友群 陈莉莉 唐小万 章展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观察 严重血小板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均符合诊断标准,无明显药物禁忌,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2组血液指标变化、KPS评分疗效、血液学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各液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量表评分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小万 雷金华 李建华 章展 黄辉 涂传发 王友群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八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性疾病,起病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血浆置换(PE)是TTP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可将TTP患者的死亡率由90%左右降低为10%~20%。另外,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也是TTP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2012—2015年我院收治8例TTP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王友群 俞康 陈阳 章展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2017年 姑息治疗是为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而执行的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措施能够更显著地减轻癌性疼痛,控制并发症,与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化疗相比,更符合人文关怀的理念。应当重视姑息治疗的阶段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姑息治疗费用支撑额度、培养姑息治疗人才、调节医疗资源配置、扩大科研投入力度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使姑息治疗服务质量更进一步。 章展 唐小万关键词:恶性肿瘤 姑息治疗 中西医结合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由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输注血小板10 IU,2~3 d 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25~50μg/kg,q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持续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1)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1)和100×10~9L^(-1)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黄辉 章展 李建华 唐小万 陈莉莉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介素-11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附68例报告)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并评价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结外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确诊时间、首发症状、发病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生存预后。结果 68例患者出现症状至病理检查确诊时间平均(7.63±1.25)个月。首发症状以胃肠道症状、咽喉和口鼻部症状、局部症状为主。发病部位前3位分别是胃肠道、咽和(或)扁桃体、鼻腔,分别占23.53%(16/68)、20.59%(14/68)、17.65%(12/68)。病理分型:免疫分型,B细胞淋巴瘤44例,占64.71%(44/68);T细胞淋巴瘤24例,占35.29%(24/68)。临床分期:I期20例,占29.41%;II期17例,占25.00%;III期16例,占23.54%;IV期15例,占22.06%。6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年后生存率为79.42%(54/68),3年后生存率为51.47%(35/68)。结论临床对疑似结外淋巴瘤的患者应早期诊断,在诊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其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应准确定位、分型、分期以尽早确定合理方案进行治疗,以期提高结外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唐小万 王友群 章展 李建华 黄辉 杨巧关键词:结外淋巴瘤 苏林酸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观察苏林酸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增敏作用。本文通过利用抑制NF-κB活性以探讨TNF-α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联合组。空白组予以0. 9%氯化钠,苏林酸组予以50μmol·L-1苏林酸;TNF-α组予以20 ng·m L-2TNF-α;联合组则予以50μmol·L-1苏林酸和20 ng·m L-2TNF-α。给药后,用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用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检测NF-κB,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 01±0. 12)%,(2. 42±0. 11)%,(12. 06±0. 24)%,(70. 27±7. 3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 47±0. 54,24. 07±0. 89,7. 14±0. 36和1. 37±0. 12;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 13±0. 46,10. 46±1. 89,12. 42±1. 23和2. 14±0. 12;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4±0. 10,0. 84±0. 13,0. 62±0. 14和2. 48±0. 41;NF-κB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4. 66±0. 72,2. 02±0. 33,2. 14±0. 21和0. 25±0. 02,空白组、苏林酸组、TNF-α组分别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苏林酸对TNF-α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有增敏作用。 孙益青 黄维娜 邵霞 章展关键词:乳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UGT1A1基因多态性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CPT-11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对进展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伊立替康(CPT—11)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进展期CRC患者149例为观察对象,采集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UGT1A1基因,测序分析UGT1A1基因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CPT-11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UGT1A1*28野生型纯合子TA6/6、突变型杂合子TA6/7、突变型纯合子TA7/7基因型比例分别为7114%、27.52%、1.34%;UGT1A1*6位点检测到野生型纯合子GG和突变型杂合子GA两种基因型,基因型比例分别为81.21%、18.79%,未检测到突变型纯合予AA。UGT1A1*28突变型患者3-4级腹泻和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0.23%和27.91%,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P〈0.05),UGT1A1*6突变型患者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57%,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GT1A1*28基因突变是3-4级腹泻、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8,95%CI为1.99—239;OR=318,95%CI为2.04—4.96);UGT1A1*6突变是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8,95%CI为1.03—2.74)。UUGT1A1*28和UUGT1A1*6各基因型患者疗效和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28/*6位点多态性可有效预测进展期CRC患者CPT—11所致3级以上腹泻和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而与CPT-11治疗疗效无关。 李建华 陈莉莉 唐小万 章展 黄辉 杨巧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结直肠癌 毒副反应 非接触式垃圾袋分发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非接触式垃圾袋分发器,包括分发箱,分发箱的内腔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容纳组件,分发箱的正面设置有多个隔断组件,且分发箱的背面设置有固定组件,容纳组件由容纳腔、挡板、固定杆、固定槽和通槽,容纳腔开设于分发箱的一侧... 章展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5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状况、T分期、病理亚型、临床分期、... 章展关键词:腮腺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疗法 预后分析 病理分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