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帆

作品数:20 被引量:30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生态
  • 4篇生态保护
  • 4篇土地利用
  • 3篇国土规划
  • 3篇红线
  • 2篇永久基本农田
  • 2篇指标法
  • 2篇生态空间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土地资源
  • 2篇农田
  • 2篇资源环境
  • 2篇基本农田
  • 2篇耕地
  • 2篇NPP
  • 2篇城乡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有为
  • 1篇载力

机构

  • 20篇中国土地勘测...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20篇祁帆
  • 9篇贾克敬
  • 3篇张晓玲
  • 3篇杨枫
  • 3篇邓红蒂
  • 2篇刘世梁
  • 2篇刘康
  • 2篇张建平
  • 2篇李宪文
  • 2篇蔡玉梅
  • 2篇成方妍
  • 2篇张辉
  • 1篇王曼曼
  • 1篇陈建军
  • 1篇吴秀芹
  • 1篇祝秀芝
  • 1篇宋涛
  • 1篇赵雲泰
  • 1篇王海军
  • 1篇王海军

传媒

  • 7篇中国土地
  • 3篇国土资源情报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资源导刊
  • 1篇科研信息化技...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9
2014年
研究目的:通过模拟上海市2010—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为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动力学等方法。研究结果:2015年,5种情景模拟状态承载力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经济优先型、协调发展型、环境保护型;2020年依次是协调发展型、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经济优先型。研究结论:"十二五"规划中对2015年和2020年上海市人口规模的预测值大于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和协调发展型4种模式对人口的预测值,处于超载状态;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预测值大于环境保护型模拟值,小于其他4种发展方式模拟值,上海市土地资源对经济规模的承载能力在预测期内可以基本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
祝秀芝李宪文贾克敬祁帆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动力学
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需要加以严格保护和管控。本文以自然资源所在的国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各相关部门在耕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滩涂、河湖水系等自然资源保护与管控方面的现有制度,从管控目的、管控依据、管控方式、利益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在用途管制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设的改革建议。
祁帆贾克敬邓红蒂陈建军陈宇琛
关键词:自然资源
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路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我国涉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和布局的规划众多,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入早,影响大,并形成了相互独立而相互影响的管理体系。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安排上也缺乏顶层设计,不同规划之间缺乏明确的统属关系,交叉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突出,严重削弱了国家对国土空间的管控能力。
祁帆张晓玲李志刚
关键词:管控能力
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被引量:52
2017年
开展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思路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对土地开发建设影响显著的因子,运用分步式算法测算适宜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确定土地合理开发强度及分布区域,通过分析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差异评价区域承载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开发利用的状态;同时以承载建设开发行为为明确承载对象,有显著的政策指向,为精细化、差异化制定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政策提供了可能。本文从面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应用出发提出的承载力评价路径,可为中国制定和完善承载力评价相关技术规范提供一些新思路。
贾克敬张辉徐小黎祁帆
关键词:承载力土地资源
规划导向的重庆市燕坝村耕地分等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目的:以重庆市燕坝村为例,探讨村级尺度的耕地分等方法,并合理运用耕地分等成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野外调查法。研究结果:划分出了燕坝村耕地的三个等别,并依据耕地利用等来划定燕坝村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结论:从应用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出发,耕地利用等别可以有效应用于村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但村级尺度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曼曼蔡玉梅祁帆吴秀芹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分等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评价的不同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可以规范人类活动,控制人类活动强度对于维护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的理论和技术尚不完善,其中科学地评价不同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基于MODIS遥感影像,利用环保部NPP定量指标法对鹤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进行了评价,并同综合模型评价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市级尺度上,模型方法与实地调查更为一致,而生态保护红线指南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为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评价及其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
侯笑云刘世梁成方妍赵爽武雪贾克敬祁帆杨枫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NPP
市域尺度两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于规范人类活动、控制人类活动强度、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区域自然状况复杂多变,因此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出台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有两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方法,即NPP定量指标法和模型评价法。本研究基于MODIS遥感影像,利用NPP定量指标法对鹤壁市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并与模型评价法进行比较,为选取更为适合该区域的评价方法,及较小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NPP定量指标法和模型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模型评价法对鹤壁市生态系统服务(水土保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高评价区域与生态保护现状较好的区域更为一致(面积重叠比例分别为19%和85%),而NPP定量指标法的评价结果与保护现状并不一致。相对于NPP定量指标法,模型评价法更适合对该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本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为市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参考。
刘世梁赵爽成方妍侯笑云贾克敬祁帆杨枫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规划政策进展评述
2016年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要求,对现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从计划指标体系、控管方式、配套政策等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计划调控管理的差异化和针对性;探索"多规合一"并在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实践路径等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不断完善规划计划政策和创新规划管控方式,为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维护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祁帆刘康赵雲泰田志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
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科学统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活动,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并深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中国当前国土开发失衡、开发效率不高、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并存、生态环境恶化、陆地与海洋开发利用协调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国土开发利用方式,提高国土开发质量和效率,建设开放、和谐、安全、可持续国土的构想,以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展全国国土规划提供参考。
祁帆张晓玲
关键词:资源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被引量:46
2019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受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统筹协调不够、空间交叉重叠等问题。2018年随着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中央进一步明确将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和管理,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要内容。
祁帆谢海霞王冠珠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