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莹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荒漠
  • 2篇额济纳
  • 2篇额济纳绿洲
  • 1篇雨量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整治对策
  • 1篇沙拐枣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石质荒山
  • 1篇试验示范研究
  • 1篇退化生态
  • 1篇退化生态系统
  • 1篇种子
  • 1篇种子丸粒化
  • 1篇综合整治
  • 1篇综合整治对策
  • 1篇柽柳
  • 1篇丸粒化
  • 1篇围栏

机构

  • 5篇阿拉善盟林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白莹
  • 4篇田永祯
  • 3篇赵菊英
  • 3篇程业森
  • 2篇武志博
  • 2篇高立平
  • 1篇王晓冬
  • 1篇谢宗才
  • 1篇司建华
  • 1篇张斌武
  • 1篇王文舒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阿拉山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造林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高立平田永祯张斌武赵菊英白莹庞德胜杨贵祯刑建梅王晓冬
该项目为有效解决阿拉善地区石质荒山造林中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最终导致造林失败开展研究工作。总结探索出适宜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生态治理的模式,有效地防治了生态治理区土壤侵蚀危害的发生、发展,保持了水土。总结出一套适...
关键词:
关键词: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
荒漠河谷胡杨残林复壮更新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在额济纳荒漠绿洲中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与绿洲的兴衰息息相关。额济纳荒漠绿洲的胡杨林,目前由于河水泛滥受控制,使依赖于河漫滩而发芽生长的幼林所占林地面积比例下降,林地日趋老化、衰残,致胡杨日渐衰败,绿洲退缩。文中依据多年的试验调查数据,对荒漠河岸林胡杨残林复壮更新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加快荒漠河岸林的复壮更新和林下天然植被的恢复,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开沟断根,打破了土壤表皮板结层,疏松了土壤,利于根蘖苗萌生,同时也促进了苗木侧根和须根的增加,扩大了根系吸收面积,使苗木生长量提高。间苗定株有效地促进了胡杨老树的根蘖更新。确定了河岸胡杨更新林合理密度为幼龄期为3330株/hm2,中龄期为1665株/hm2,近熟林期为600株/hm2,成熟林期为135株/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保护好沿河现有胡杨残林的措施,实行分片、分段围栏封育和充分引用季节性河道来水浇灌的前提下,积极促进胡杨残林的复壮和根蘖更新,复壮更新。
田永祯司建华程业森赵菊英白莹
关键词:围栏封育复壮更新
额济纳绿洲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对策
2009年
额济纳绿洲位于阿拉善高原与北山荒漠过渡带,气候极端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长期以来,由于黑河下泄水量减少及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化加剧,绿洲萎缩。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限制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额济纳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合理对策。
田永祯程业森白莹谢宗才
关键词: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
额济纳绿洲重盐地多枝柽柳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柽柳的分布格局对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的影响,对阐明柽柳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持种群的稳定性、种群的生态特征和更新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额济纳绿洲中荒漠河岸林的主要树种多枝柽柳进行连续样方调查,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对多枝柽柳的格局规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枝柽柳分布类型为集群分布,格局规模为8m×8m,格局强度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减小,多枝柽柳呈现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不高,集群强度依赖于种群密度。
武志博田永祯赵菊英高立平白莹程业森
关键词:额济纳绿洲柽柳
飞播沙拐枣成苗降雨量及基于该降雨量下的种子丸粒化技术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为解决沙漠区飞播造林过程中由于降雨量不足造成的"闪芽"现象,首先通过试验确定飞播树种沙拐枣成苗所需要的降雨量为15mm;然后通过完善丸粒化工艺、调整丸粒化配方的方法,控制丸粒化后的沙拐枣种子在一次降雨量达到15mm以上时裂解,达不到15mm不裂解,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沙拐枣的成苗率。结果表明:延长滚实时间到45min,低于15mm降雨量的裂解率降低到34.56%;当保水剂加在丸粒化的外层时,低于15mm降雨的裂解率降低到了14.17%;通过在丸粒化过程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物质,进一步提高了成苗率。通过改变丸粒化方法及配方,可以实现丸粒化沙拐枣种子只有在降雨量大于15mm才裂解并启动萌发,成苗率达到81.64%。
武志博刘宏义白莹郝小雯王文舒马扎雅泰薛旺
关键词:沙拐枣丸粒化种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