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玉娥

作品数:133 被引量:4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云杉
  • 17篇沙地
  • 17篇沙地云杉
  • 15篇愈伤
  • 13篇植物
  • 12篇胁迫
  • 10篇愈伤组织
  • 10篇植株
  • 10篇体细胞胚
  • 10篇基因
  • 9篇山杏
  • 9篇胎发
  • 9篇外植体
  • 8篇茎段
  • 8篇扁桃
  • 7篇芽诱导
  • 7篇植株再生
  • 7篇胚性
  • 6篇盐胁迫
  • 6篇种源

机构

  • 13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1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内蒙古生态与...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33篇白玉娥
  • 29篇代金玲
  • 28篇何炎红
  • 19篇叶冬梅
  • 19篇田有亮
  • 18篇包文泉
  • 11篇林涛
  • 10篇托亚
  • 10篇张胜利
  • 8篇彭鹏
  • 7篇乌日罕
  • 7篇白淑兰
  • 5篇乌日罕
  • 4篇王淋
  • 4篇张国盛
  • 4篇曾超
  • 4篇李凤鸣
  • 4篇傅建敏
  • 4篇易津
  • 3篇索玉静

传媒

  • 18篇分子植物育种
  • 14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内蒙古林业科...
  • 4篇北方园艺
  • 4篇经济林研究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林业科学
  • 3篇世界林业研究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防护林科技
  • 2篇中国草地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内蒙古林业调...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种子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6篇2023
  • 10篇2022
  • 16篇2021
  • 14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叉子圆柏繁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叉子圆柏(Juniperus Sabina)为常绿匍匐灌木,抗寒、抗旱、耐贫瘠,是城市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文章阐述了叉子圆柏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播种、扦插、压条、埋条和组织培养5种繁殖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叉子圆柏的大量繁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代金玲张胜利张国盛白玉娥
关键词:人工繁殖播种扦插压条
一种圆柏离体快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柏的离体快繁方法,涉及植物培育繁殖技术领域。圆柏为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圆柏具有材质优良、耐寒、耐热、耐旱、耐湿等多种优良特性,因而常被作为荒山造林、庭园观赏、城市绿化和用材树种。同时,又...
代金玲张胜利宝乐尔其木格白玉娥张国盛锡林呼哈布尔王浩
文献传递
兴安落叶松Ty1-copia型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深入了解兴安落叶松的基因组构成及其逆转座子基因的特征,本研究克隆了其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Tyl-copia型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PCR技术获得了26条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这些序列去除引物后的核苷酸长度范围为237~251 bp,序列间相似度为55.9%~90.9%,可被分为6个家族。氨基酸预测结果显示,有3条序列存在移框突变,9条序列存在终止密码子突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克隆的17条没有发生终止密码子突变的序列分别与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其他植物的Tyl-copia型逆转录酶具有共同的起源。研究结果证实兴安落叶松含有类型丰富的Tyl-copia型逆转座子,可为该物种逆转座子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李雪辉陈凌马钰昆林晓飞白玉娥张国盛张文波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逆转录酶
小美旱杨初代培养研究
2021年
以小美旱杨一年生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下小美旱杨初代培养的情况。结果表明:茎段表面消毒以75%乙醇30 s+0.1%HgCl 212 min为佳;MS培养基中腋芽的萌发率高于1/2MS和WPM培养基;初代培养最适的生长调节剂为0.10 mg/L 6-BA+0.10 mg/L NAA,诱导率为91.67%。
代金玲乌日罕李佳琪华佳文白玉娥
关键词:小美旱杨茎段腋芽诱导初代培养
一种长柄扁桃快速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柄扁桃快速繁殖的方法,将处理后的长柄扁桃种子的胚接种于第一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以获取丛生芽,第一培养基包括培养基底、6‑苄氨基嘌呤、2,4‑二氯苯氧乙酸;将丛生芽接种于第二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第二培养...
白玉娥白向东王思冉刘百超代金玲包国荣
美洲柿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规律
2023年
为了探讨美洲柿(Diospyros virginiana L.)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美洲柿果实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美洲柿果实为材料,测定其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单宁、可溶性糖、总酚、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各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美洲柿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逐渐由绿色转向黄色,然后转向橙红色;成熟期美洲柿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含量迅速下降至可食用阈值以下,不溶性单宁含量显著升高(P<0.05),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总单宁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总酚可溶性蛋白质、抗坏血酸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显著下降,氨基酸、抗坏血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高达(49.56±0.99)mg/g;b*值与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总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得出结论,美洲柿单宁、总酚、可溶性糖、抗坏血酸以及蛋白质等品质指标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呈动态变化,成熟果实果皮橙红色,果肉富含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抗坏血酸等物质,外观和内在品质俱佳。
蒲婷婷张琦王艺儒耿喜宁韩卫娟白玉娥傅建敏
关键词:果实品质生长发育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悬浮培养下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亚显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本研究观察四合木在MS+2,4—D0.5mg/L+6BA0.1mg/L的悬浮培养下愈伤组织的无丝分裂和对MS+2,4—D0.1mg/L+6BA0.25mg/L+CH500mg.L-1培养基悬浮培养下体细胞胚胎发生,表明:四合木悬浮培养下细胞经无丝分裂可导致脱分化,细胞分裂时产生不同的细胞特征。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细胞器和细胞内含物的变化,有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
何丽君白玉娥
关键词:四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亚显微结构
香茶藨子茎尖再生扩繁的方法
本发明为香茶藨子茎尖再生扩繁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到对香茶藨子茎尖诱导丛生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扩繁的研究。本发明包括:(1)取材、(2)培养基的配制、(3)材料处理、(4)丛生芽诱导培养、(5)增殖培养、(...
何炎红白玉娥叶冬梅田有亮林涛邹微微吴高殷金牧兰
西藏光核桃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以来自西藏地区21个群体,420份野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其果实及果核11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光核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平均遗传变异系数为13.41%,其中果核核纹的变异系数最高(36.41%),核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低(5.18%)。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南地区群体果实、果核较大,核纹较深,而低海拔的林芝地区群体果实、果核较小,核纹较浅或光滑。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及主坐标分析将420份材料分为3个大类,分布于山南地区的群体聚为一类,而分布于林芝地区的群体划分为两类。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光核桃群体间存在地理区域特性和海拔梯度的遗传变异,这可能源于自然地理环境、海拔梯度的影响。
包文泉乌云塔娜杜红岩李铁柱刘慧敏白玉娥
关键词:光核桃表型性状
沙地云杉LBD基因家族鉴定及盐胁迫响应分析
2023年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我国稀有珍贵树种,具有耐旱、耐寒、耐沙埋的优良抗性。LBD(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是植物侧生器官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进程中起关键作用,但目前尚未报道有关沙地云杉中LBD基因家族的研究。本研究参考挪威云杉全基因组数据及沙地云杉转录组数据鉴定沙地云杉LBD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检测LBD基因在不同组织(茎尖、主根、侧根、茎和叶)及盐胁迫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沙地云杉转录组中共鉴定出30个LBD基因(PmLBD1-30),蛋白序列长度在119~309 aa之间,分子量为10.5~33.4 kD,等电点介于5.15~9.26之间,Cell-PLoc亚细胞定位显示均位于细胞核中;所有的LBD蛋白结构域、基因结构高度保守,并由相似的基序组成;根据系统发育树可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Class I a~e),沙地云杉在各类中的成员依次为4,11,5,1,9个;qRT-PCR试验结果显示,PmLBDs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如PmLBD2/5/18/19在茎中高表达,ClassⅠb中的PmLBD9/20/23基因在侧根中强烈表达;大多数PmLBDs的表达强烈响应盐胁迫,17个PmLBD基因在盐处理后上调表达,而6个PmLBD基因在盐处理后下调表达,且同一亚族基因表达情况呈现相似趋势。
王亚萍隋明明白玉娥
关键词:沙地云杉基因表达盐胁迫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