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秋实

作品数:33 被引量:32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沉积物
  • 10篇源性
  • 10篇太湖
  • 7篇湖泊
  • 6篇底泥
  • 6篇营养盐
  • 6篇水界面
  • 5篇疏浚
  • 4篇污染
  • 4篇沉积物-水界...
  • 3篇底泥疏浚
  • 3篇溶解氧
  • 3篇水体
  • 3篇水团
  • 3篇磷形态
  • 3篇南四湖
  • 3篇环境效应
  • 3篇沉积物界面
  • 2篇营养盐释放
  • 2篇生态风险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河海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福州大学
  • 2篇临沂大学
  • 2篇宁波检验检疫...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工艺美术...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苏省水资源...
  • 1篇德累斯顿工业...
  • 1篇武汉市汉阳市...

作者

  • 33篇申秋实
  • 22篇范成新
  • 12篇张雷
  • 11篇王兆德
  • 9篇刘成
  • 7篇邵世光
  • 7篇钟继承
  • 4篇周麒麟
  • 4篇张路
  • 3篇陈超
  • 3篇古小治
  • 3篇余居华
  • 3篇刘国锋
  • 2篇尹洪斌
  • 2篇严少华
  • 2篇薛联青
  • 2篇康得军
  • 2篇李宝
  • 2篇韩超
  • 2篇刘阳

传媒

  • 11篇湖泊科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江苏水利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2013年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麻漾沉积物内源氮磷营养盐静态释放特征研究
在北麻漾不同湖区采集原位沉积物柱状芯样,利用静态释放模拟法研究不同类型湖区沉积物内源NH4+-N和PO43--P释放规律与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区域沉积物NH4+-N释放速率在-87.74~138.75mg/m2d之间,表...
申秋实钟继承张雷王兆德范成新邵世光
关键词:沉积物氨氮磷酸盐湖泊
坦噶尼喀湖东北部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磷是坦噶尼喀湖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直接决定湖体初级生产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周边居民对于动物蛋白的获取来源.为了解坦噶尼喀湖磷的外源输入,选择湖泊东北部的入湖河流,对表层沉积物(16个样点)中总磷(TP)和各形态磷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磷的形态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入湖河流沉积物TP含量为73.05~239.94 mg/kg,平均含量为152.64±55.37 mg/kg,其中最高值出现在马拉加拉西河口.采用Psenner法对磷进行连续浸提并比较不同形态磷含量,由高及低依次为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有机磷(Org-P)>残渣态磷(Res-P)>弱吸附态磷(Labile-P).土地利用类型对TP及各形态磷含量影响较大,其中TP含量表现为河口湿地>城镇附近>林草地区,表明地表径流和人类活动会对TP含量产生影响,而对于不同形态磷含量,Laible-P、Fe/Al-P、Org-P含量均表现为河口湿地>林草地>城镇附近,Ca-P、Res-P含量均表现为城镇附近>河口湿地>林草地.分析沉积物理化性质与各磷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沉积物总氮(TN)、有机质和总有机碳与Fe/Al-P、LabileP和TP相关性较好,与Org-P、Ca-P和Res-P相关性较差,表明TN和有机质的输入,会伴随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升高,其增量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氧化还原敏感态磷和Labile-P.沉积物粒径组成与各磷形态含量存在相关性,细粒径沉积物与各形态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粒径沉积物与各形态磷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细小颗粒更易吸附磷.
余成陈爽张路王兆德申秋实高群
关键词:入湖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土地利用
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的季节差异被引量:6
2015年
藻源性湖泛在春季和夏季均有发生,但湖泛发生的完整过程在野外很难被追踪到.本文利用专利装置进行了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的室内发生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视觉和嗅觉两方面特征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湖泛在春季比夏季需要更长的酝酿时间方可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春季湖泛发生时水体真色度与悬浮固体含量均要高于夏季,且波动更显著;夏季湖泛致臭物质的变化较春季更明显,具有迅速、持久的特点;春季与夏季藻源性湖泛过程均具有嗅觉特征先于视觉效果显现的现象,即呈现先臭后黑的特点.
邵世光薛联青刘成申秋实周麒麟余居华范成新
关键词:视觉特征
风浪扰动下南四湖南阳湖区底泥Hg的动态迁移规律模拟被引量:1
2022年
风浪等动力扰动下底泥重金属的释放研究主要集中在含量变化上,而对其动态迁移过程,尤其是悬浮后的沉降过程则少有涉及.本文以重金属Hg污染较为严重的山东南四湖南阳湖区为研究对象,借助Y型旋浆式底泥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常见风情条件下底泥原柱样再悬浮和沉降过程模拟,对不同风浪条件下典型重金属Hg在底泥-水界面的动态迁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浪扰动下,南阳湖水柱中Hg浓度呈增加趋势,夏季和冬季河口区Hg浓度分别由1.5μg·L^(-1)和0.5μg·L^(-1)左右增加到2.5μg·L^(-1)和1.0μg·L^(-1)左右,湖心区分别由0.1μg·L^(-1)和0.3μg·L^(-1)左右增加到0.12μg·L^(-1)和1.0μg·L^(-1)左右,风浪扰动增加了底泥Hg的释放风险,间隙水高浓度Hg向上覆水释放为其主要原因;风浪扰动停止后,水柱中Hg浓度总体呈波动性下降,但20 h很难降低到初始浓度;水柱中Hg浓度增量同风浪强度没有明显依赖关系,夏季和冬季河口区Hg的释放增量在小风(1.75 m·s^(-1))、中风(3.63 m·s^(-1))和大风(6.02 m·s^(-1))扰动下分别为3.36、0.95、0.50 mg·m^(-2)和0.97、0.81、0.61 mg·m^(-2),大风过程Hg增量反而较小,大风扰动导致更多悬浮颗粒物对Hg的吸附共沉淀起到关键作用;水柱中Hg浓度增量在季节上未显示一定规律,南阳湖冬季水面大量菹草覆盖,菹草的生长对扰动下底泥Hg的释放没有起到明显控制效果.
李宝申秋实孙春意赫国胜刘阳
关键词:风浪扰动HG
疏浚底泥脱水固结处理后氮磷营养盐释放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太湖西沿岸区、梅梁湾、东太湖底泥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在静态和动力扰动2种不同情景下,研究了疏浚底泥脱水固结处理后内源氮磷营养盐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域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能力较强,TN、TP释放速率分别在7.26~29.65 mg/(m 2·d)和-0.37~1.42 mg/(m 2·d)之间。脱水固结处理后,疏浚底泥内源TN、TP释放能力明显降低,其TN、TP静态释放速率分别释放为3.36~22.98 mg/(m 2·d)和-0.37^-0.07 mg/(m 2·d),底泥内源氮磷释放能力尤其是TP释放能力明显减小。在动力扰动的情况下,脱水固结处理清淤污泥TN释放速率为6.31~30.96 mg/(m 2·d),较原状底泥降低85%以上,TP释放速率为-0.23~0.37 mg/(m 2·d),较原状底泥降低98%以上。脱水固结处理后底泥含水率、孔隙度均大幅减小,抗扰动能力增强,内源氮磷营养盐释放能力减弱,内源氮磷二次污染风险明显降低。
李运奔张建华殷鹏范成新申秋实
关键词:疏浚底泥固结氮磷营养盐
北太湖水体固氮作用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北太湖固氮作用,使用乙炔还原法对其水体的原位固氮作用和室内的N、Fe和Mo对鱼腥藻固氮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北太湖的年均固氮速率为3.08 ng/(L·h),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梅梁湾水区的速率最高(2.75 ng/(L·h)),湖心区速率最低(1.38 ng/(L·h));固氮速率在夏季最高[6.03 ng/(L·h)],春[1.08 ng/(L·h)]、秋[0.81 ng/(L·h)]次之,冬季最低[6.97×10^-5ng/(L·h)]。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鱼腥藻的生长不受N、Fe和Mo影响(P>0.05);但N是控制鱼腥藻固氮速率的主要因素(P<0.01),而Fe和Mo含量对鱼腥藻的固氮作用并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北太湖水体的原位水温(P<0.01)、DTN(P<0.01)、蓝藻生物量和NO3-(P<0.05)是导致水体原位固氮速率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张波赵中华赵中华申秋实
关键词:水体鱼腥藻
河蚬扰动沉积物界面效应及其在水中代谢速率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河蚬扰动对沉积物耗氧速率与营养盐通量的影响及河蚬在水中的呼吸与排泄速率.结果表明,河蚬增大了沉积物耗氧速率与溶解活性磷(SRP)、NH4+、NO3-向上覆水释放通量.河蚬在沉积物-水系统中产生NO3-速率与其在水中产生NO3-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河蚬在水中呼吸速率是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耗氧速率的4.3倍,河蚬在水中排泄SRP、NH4+速率分别为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SRP、NH4+释放速率的7.3倍与20倍.这些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河蚬在水中与沉积物中的活动形态不同.
张雷商景阁王兆德申秋实范成新
关键词:河蚬沉积物-水界面氧气氨氮硝酸根
太湖草源性“湖泛”水域沉积物营养盐释放估算被引量:32
2014年
于太湖草源性“湖泛”暴发期,采集柱状沉积物并应用peeper被动采样装置获得“湖泛”区原位沉积物间隙水.泥水样品分析表明:“湖泛”发生水域表层(0 ~7 cm)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有机质含量更是对照区样品的4倍左右,沉水植物残体促使表层沉积物物化性质改变的作用明显;“湖泛”发生水域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铵态氮(NH4+-N)、溶解性反应磷(SRP)及Fe2+含量远高于未发生区,植物残体降解对沉积物厌氧环境的营造显著.运用分子扩散模型对沉积物释放通量估算:“湖泛”发生区沉积物N4+-N、SRP和Fe2+的释放速率分别是对照区的49.8、15.3和123.1倍.研究认为,草源性“湖泛”水体氮、磷等营养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物的释放,而“湖泛”所营造的厌氧环境是氮、磷释放急剧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申秋实周麒麟邵世光刘成张雷范成新
关键词:太湖
物理改良对湖泊沉积物和间隙水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物理改良措施覆沙和底质疏松,对南四湖湿地沉积物-水微界面氧化还原状况及间隙水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及氧气的垂向分布.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覆沙和底质疏松均能显著提高界面处氧化层的厚度,覆沙效果最佳.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间隙水中NH4+和可溶性PO43-浓度呈指数关系增长,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间隙水中PO43-的含量,轻度底质疏松的效果最佳,差异显著(P<0.05).而界面以下NO3-和氧气浓度呈指数关系下降,在沉积物中10cm以下时营养盐接近一个常数,在4mm以下溶解氧接近0.对剖面沉积物不同形态的磷组分进行统计检验表明,改良措施能有效提高表层沉积物中NH4Cl-P及BD-P(铁磷)的含量.
古小治王强张雷申秋实王兆德范成新
关键词:南四湖沉积物间隙水磷形态
太湖月亮湾湖泛发生过程模拟及水土物化性质的响应被引量:25
2011年
太湖湖泛具有在非确定区域非特定时间突发的特性,在野外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利用Y-型沉积物再悬浮发生模拟装置,进行了风浪作用下太湖月亮湾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的室内模拟,研究了湖泛发生过程中上覆水体及沉积物基本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泛发生过程中,上覆水体经历了显著的好氧-缺氧-厌氧阶段,溶解氧(DO)水平从起始阶段的大于6 mg/L下降到湖泛发生前后的小于0.5 mg/L;水体色度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但水体变成明显的黑色并发生湖泛却具有突发性;上覆水体NH4+-N及PO43--P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并形成明显的氮磷负荷污染;受湖泛区域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表层沉积物Fe(Ⅲ)开始向Fe(Ⅱ)转化,形成Fe(Ⅲ)/Fe(Ⅱ)<1的还原环境,同时表层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显著升高,并呈现垂向递减分布,表层最高值达到135.80μmol/g。
申秋实邵世光王兆德范成新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溶解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