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超

作品数:38 被引量:242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血管
  • 13篇血管造影
  • 13篇造影
  • 10篇动脉
  • 10篇影像
  • 9篇血管造影术
  • 9篇造影术
  • 8篇颅内
  • 7篇动脉瘤
  • 7篇体层摄影
  • 7篇颅内动脉
  • 7篇X线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多层螺旋CT
  • 6篇体层摄影术
  • 6篇颅内动脉瘤
  • 6篇颈动脉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机构

  • 35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36篇田超
  • 26篇靳松
  • 18篇崔世民
  • 12篇杨天昊
  • 11篇戴伟英
  • 9篇高满
  • 8篇闫世鑫
  • 7篇韩彤
  • 6篇解中福
  • 4篇刘梅丽
  • 3篇郝妮娜
  • 3篇国晶晶
  • 3篇付乐君
  • 3篇阎世鑫
  • 3篇范一木
  • 2篇刘力
  • 2篇张蕾莉
  • 2篇卢映
  • 2篇杨潇
  • 1篇刘卉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神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国际医学放射...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和病理分析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及MRI特点,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NET的CT及MRI表现。结果8例PNET分别位于幕上大脑半球的额顶、额颞、枕叶、胼胝体区,病灶普遍较大,多为偏实性肿瘤,边界清晰,瘤周水肿较轻,其中病灶内囊变4例,合并出血3例,肿瘤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4例,T1WI、T2WI呈混杂信号3例,2例DWI显示呈高信号。增强检查肿瘤可表现为不均一强化、不规则“印戒”样强化,2例显示沿室管膜播散。结论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区分。
靳松崔世民刘梅丽戴伟英高满田超杨天昊
关键词:神经外胚层肿瘤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三维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3D-CTA,MRA和3D-DSA在动脉瘤致密填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72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60枚。研究并比较CTA,MR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60枚栓塞的动脉瘤中50枚致密填塞,10枚为大于95%填塞,5枚为大于90%填塞。3D-CTA对动脉瘤测量值比2D-DSA大,3D-DSA比2D-DSA大。结论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在3D影像指导下可提高动脉瘤的致密填塞率。但是3D影像的测量值要大于2D影像的测量值。
范一木孙立军王宏昭高满杨天昊田超闫世鑫靳松
关键词:三维CT血管造影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CT血管成像分析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以CTA测量的形态学参数分析基底动脉尖动脉瘤(BTA)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62例BT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图像特点,并根据BTA是否破裂分为动脉瘤未破裂组(44例)和动脉瘤破裂组(18例),测量并记录动脉瘤相关形态学参数。采用χ^(2)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数目、动脉瘤形态、动脉瘤指向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长径、动脉瘤高度、瘤径宽度、纵横比、大小比、动脉瘤角、血流角、基底血管角、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近端长轴的夹角(P1-P1角)、双侧小脑上动脉近端长轴的夹角、分叉角(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与基底动脉夹角之和)进行统计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T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一步做ROC曲线分析。结果形态不规则的BTA更容易破裂(χ^(2)=5.412,P<0.05)。破裂组动脉瘤长径[(4.18±2.11)mm]、瘤径宽度[(3.06±1.75)mm]、P1-P1角(148°±18°)均小于未破裂组[分别为(6.38±2.21)mm、(5.20±1.59)mm、17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纵横比(1.19±0.13)、基底血管角(82°±11°)、分叉角(212°±18°)均大于未破裂组(分别为1.05±0.18、70°±10°、18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形态(β=4.878,OR=11.418,P=0.019)、BVA(β=0.165,OR=1.177,P=0.043)、P1-P1角(β=-0.223,OR=1.080,P=0.029)是BT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BTA破裂的BVA、P1-P1角临界值分别为76.7°、158.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86,两者联合诊断BTA破裂的AUC为0.89。结论动脉瘤形态、BVA、P1-P1角均是BT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动脉瘤形态不规则、BVA>76.7°、P1-P1角<158.5°时BTA更易发生破裂。
任涛刘松田超孙羽靳松
关键词:基底动脉
CT灌注微血管通透性对脑肿瘤卒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CT灌注微血管通透性技术预测脑肿瘤卒中的可能性。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瘤卒中10例,非瘤卒中14例)的CT灌注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肿瘤表面通透性与瘤卒中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肿瘤直径为3‖8 cm,CT扫描肿瘤呈等或低密度影,肿瘤内出血灶为高或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出血部位明显强化;CT灌注成像肿瘤出血部位血运丰富,瘤卒中患者表面通透性测值为(24.55±4.74)ml/(100 g·min),明显高于非瘤卒中患者(15.06±5.48)ml/(100 g·min),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12,P=0.001)。结论微血管通透性可以量化肿瘤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肿瘤表面通透性测值明显增高的部位可能预示存在出血风险。
崔世民田超靳松闫世鑫高满杨天昊戴伟英
关键词:脑肿瘤卒中毛细血管通透性
多时相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是一种具有时间分辨力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3个时相的影像,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进行评估,且优于传统单时相CTA(sCTA)和CT灌注成像(CTP)。mCTA能够检测AIS病人颅内血管的闭塞,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及病人预后,评估血栓长度、血栓渗透性、血管壁通透性等。就mCTA在AIS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任涛田超靳松
关键词:血管闭塞侧支循环血管壁通透性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00例接受头颈部联合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合原始数据、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及容积再现三维技术,观察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及其伴发的其他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结果共检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伴左位主动脉弓患者52例,其中单纯性21例(40.38%),合并双侧颈总动脉共干19例(36.54%),合并一侧椎动脉起源异常9例(17.31%),迷走右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共干合并左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3例(5.77%);Kommerell憩室10例(19.23%),无一例Kommerell憩室发生动脉瘤样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A能够很好地评价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及其伴发的其他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张丽华董少义于德林田超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先天畸形血管造影术
CT测量成人骨性后颅凹狭窄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后颅凹(PCF)狭窄的MSCT诊断标准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SCT及MPR、VR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100名(男、女各5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和经MSCT检查及临床、手术证实的52例枕大孔区骨畸形患者(异常组)的PCF容积(PCFV)、PCF高径(PCFH)、斜坡长度(CL)、斜坡倾斜角(CG)、枕骨鳞部长度(SL)、枕大孔前后径(FMD),对其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PCFV、PCFH、CL、SL、FMD、CG测量结果,对照组男性分别为(168.2±12.3)cm^3、(38.2±1.2)、(47.1±2.8)、(41.1±1.8)、(36.6±4.9)mm、(51.5±3.6)°,女性分另0为(157.5±10.2)cm^3、(36.5±1.4)、(46.2±2.2)、(39.7±1.3)、(35.2±3.8)mm、(49.6±3.1)°;异常组分别为(128.7±11.7)cm^3、(30.6±1.9)、(36.2±1.4)、(37.3±0.9)、(33.9±3.5)mm、(44.5±2.8)°。对照组内不同性别之间PCFV、PCFH、CL、SL、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0、6.44、4.84、4.43、2.81,P值均〈0.01),各组间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对照组男性与异常组PCFV、PCFH、CL、SL、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62、24.04、25.01、14.17、10.99,P值均〈0.01);对照组女性与异常组PCFV、PCFH、CL、SL、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23、17.80、27.50、11.67、8.73,P值均〈0.01);对照组男、女FMD与异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2.07,P值均〉0.05)。结论MSCT可对PCF进行定量测量,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PCF的应用解剖及其病理特征的研究。
解中福田超靳松韩彤崔世民
关键词:颅窝X线计算机测颅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与脑血管症状相关性的MDCT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颈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和特征及其与脑血管症状的关系。方法 958例行颈动脉MDCTA的连续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者372例,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MDCTA前首先以相同扫描条件进行平扫,分别在平扫和MDCTA图像上测量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的CT值,计算斑块CT值增幅;同时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72例中,80.11%(298/372)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出现强化。非钙化性斑块的强化程度高于混合性斑块的非钙化部分[(25.11±4.53)HU vs(17.92±7.12)HU;t=12.94,P=0.004],且几率也大(86.26%,182/211 vs 72.05%,68/116;χ2=11.57,P=0.001)。有症状组出现颈动脉斑块强化的比例大于无症状组(88.41%,206/233 vs 66.19%,92/139;χ2=26.99,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阈值分析表明斑块CT值增幅17 HU为最佳阈值,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78.97%、81.30%)。颈动脉斑块强化(P=0.016)、非钙化性斑块(P=0.042)及颈动脉管腔重度狭窄(P=0.032)与脑血管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与脑血管症状有关,是预测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国晶晶田超宋一鸣杨天昊靳松
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动脉瘤测量指标和颅内动脉瘤所在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测量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47.76%vs 8.57%,P<0.05)。破裂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前弯角和前上弯角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OR=5.722)和较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OR=1.195)是促进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29.38°时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增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注意高危患者的筛查,及时予以干预。
杨潇国晶晶刘松田健赵一樊田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虹吸部
脑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闭塞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
目的 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比较,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脑动脉系统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46例怀疑有脑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患者于就诊期间接...
田超
关键词:脑动脉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