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慧琴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杂种
  • 2篇基因
  • 1篇悬浮细胞
  • 1篇幼胚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再生
  • 1篇原生质体再生...
  • 1篇再生植株
  • 1篇植株
  • 1篇质体
  • 1篇属间
  • 1篇属间杂种
  • 1篇双倍体
  • 1篇体细胞无性系
  • 1篇胚龄
  • 1篇普通小麦
  • 1篇未成熟胚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李浚明
  • 4篇田慧琴
  • 1篇张宏
  • 1篇杨作民
  • 1篇赵南明
  • 1篇许宁

传媒

  • 1篇Acta B...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属间杂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双倍体的合成被引量:10
1991年
通过将常规有性杂交,杂种幼胚愈伤组织培养,杂种试管苗无性繁殖,和杂种愈伤组织及试管苗的染色体加倍等环节相结合,由普通小麦×簇毛麦的极少数杂种幼胚在半年时间内获得了上万株杂种植株,并从中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双倍体种子。经人工接种鉴定,这个双倍体对白粉病免疫,已被用做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中间材料。与此同时,在实验室内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杂种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前者已经过30余次继代,保存了近2年半的时间,仍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分化能力;后者也已经历了20几次继代,保存了2年,仍可不断增殖。
李浚明杨作民田慧琴黄放耿平田
关键词:小麦杂种体细胞无性系
基因型和胚龄对小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1
1989年
本文对34种基因型的小麦未成熟胚在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94%的供试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都可达到80%以上,若排除供体植株环境条件的不同和接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看来没有根本的差异。愈伤组织分化率因基因型的不同变动在0—60%之间,平均为32.7%。虽然同一基因型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率在不同年份中有所不同,但是愈伤组织是否具有再生能力?看来是个稳定的遗传性状。因此小麦未成熟胚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反应和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本文的结果还表明,虽然最适于培养的未成熟胚的大小为1毫米左右,伹小至0.3毫米的未成熱胚仍能以几乎100%的频率形成愈伤组织,60%左右的愈伤组织能分化出再生檀株,只是所需的时间比1毫米左右的胚较长。
蔡体树田慧琴林书康李浚明
关键词:小麦未成熟胚基因型
由小-簇麦杂种悬浮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1994年
Start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were taken from Triticum aestivum Haynaldia villosa hybrid embryo derived callus, which had been maintained for nearly two years. To establish suspension cultures, the callus was subcultured till its compact texture became friable, and then shaken in a liquid medium. Upon transferring the suspended cells onto a semisolid medium, high frequency of plant regeneration was achieved.
张宏x田慧琴李浚明
关键词:小麦悬浮细胞原生质体
超声波诱导小麦幼胚基因转移被引量:17
1994年
1 引言 将外源基因有效地转入植物细胞,是植物基因工程关键的技术之一。然而,迄今为止,适合于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基因转移,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有的转化方法受受体物种的限制,有的操作复杂,设备昂贵,或者转化频率低,重复性差。1990年,我们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实现植物基因转移的超声波法。利用这一方法,我们实现了将pBI12l质粒DNA导入由小麦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了GUS基因的短暂表达。其后。
许宁赵南明张宏田慧琴李浚明
关键词:超声波小麦幼胚基因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