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艳

作品数:33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生态
  • 4篇生态林
  • 4篇林权
  • 4篇林权制度
  • 4篇林权制度改革
  • 4篇民主
  • 3篇政治
  • 3篇主义
  • 3篇协商
  • 3篇协商民主
  • 3篇集体林
  • 3篇集体林权
  • 3篇集体林权制度
  • 3篇集体林权制度...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人民
  • 2篇人民民主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管理
  • 2篇农民

机构

  • 30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3篇陕西太白山国...
  • 1篇湘南学院
  • 1篇人民论坛

作者

  • 30篇王红艳
  • 4篇王晓毅
  • 4篇胡崇德
  • 3篇谢志强
  • 1篇郭静
  • 1篇孙彩红
  • 1篇贠杰
  • 1篇彭延强
  • 1篇于飞
  • 1篇李吉庆

传媒

  • 4篇人民论坛
  • 4篇政治学研究
  • 2篇探索
  • 2篇陕西林业科技
  • 2篇红旗文稿
  • 1篇行政与法
  • 1篇新视野
  • 1篇当代世界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学海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西部大开发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上海城市管理...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治理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黄柏塬村案例研究
2015年
对陕西省太白县黄柏塬村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林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林改形式应多样化,要确保林农从中受益,拓宽林农增收的渠道,并不断完善林改政策。
胡崇德王晓毅王红艳
关键词:生态林林权制度林农
“快反135”: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永州经验
2023年
永州“快反135”是围绕城区“1、3、5分钟”快反圈和农村15分钟快速反应响应、处警处置目标而创设实行的一套公安工作机制,由“一个体系、三个层面、五大防控”组成。其中,“一个体系”指的是“三纵三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警务快反体系,纵向上包括快警指挥总台、县市区局指挥中台、乡镇(街道)派出所指挥支台,横向上包括快警区防平台、巡防平台、群防平台;“三个层面”指的是“情报基础、指挥调度、遂行执行”三个工作环节和界面;“五大防控”指的是“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制防”五种防控手段和途径。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王红艳于飞
关键词:指挥调度派出所
乡村振兴战略的“四重超越”特征——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被引量:6
2021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政策文本分析发现,从理念层面看,该战略在对乡村角色的定位上基本超越了工具主义,在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上基本超越了城市中心主义,在发展目标的设置上基本超越了经济主义,在实施方式的选择上基本超越了物质主义。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对于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切实提高实施成效至关重要。同时,这些特征也深刻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走向。
王红艳
关键词:工具主义经济主义物质主义
2011年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综述
2012年
近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已逐渐与政府管理实践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就整体而言,2011年度,行政管理学研究领域日趋细化,对一些重点问题研究不断深入,与时代特征结合更加紧密,对国外研究动态倍加关注,研究成果呈现丰富多样,向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体系构建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许多重要领域的研究上,目前还缺乏根本性的突破,特别是在对国外政府管理经验的研究方面,一般往往停留在介绍和引进层面,缺乏深入的辨析,对于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真正有效地实现西方经验与中国政府管理实践的结合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行政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方面,对国外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市场化、私有化取向强调得过多,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目的及其特殊性有所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了今后行政管理学学科研究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贠杰王红艳孙彩红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预期不确定下的林权制度改革——陕西太白山区调查之二被引量:4
2008年
在生态林为主地区所进行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会遇到什么问题?林农对林改的反应如何?陕西太白山区两个村庄的实际情况说明:第一,生态林政策的不确定带给林农的收益预期不确定,并导致了村民以规避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选择;第二,在同样政策背景下,小农户更倾向于选择降低风险,而承包大户则可以为未来可能的收益增加投入;第三,由于存在多方利益的互动,在太白山区,以均权、均山和均利为特征的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被演变为抽多补少,让每户都有一片维持生存的山林的政策;这种政策将会导致山林占有的差距被扩大,并被合法化。
王晓毅王红艳李吉庆胡崇德
关键词:生态林林权制度采伐抵押金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北沟村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陕西省太白县北沟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林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林改形式应多样化,要确保林农从中受益,拓宽林农增收的渠道,并不断完善林改政策。
胡崇德王晓毅王红艳
关键词:生态林林权制度
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机制变迁与发展被引量:9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选择了从法制性治理、行动式治理和构造性治理三种路径入手对社会组织腐败问题实施治理,并逐步形成了以此三种方式为主轴的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机制。其间,这套机制从维度上看发生了从单线向多元的转变,从关系上看发生了从彼此分离到相互关联的转变,从作业面上看发生了从笼统的宽泛式治理向针对性更强的专项治理的转变,从力度上看发生了由弱到强的转变。这套机制为治理我国社会组织腐败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社会组织发生腐败的可能性、发现社会组织腐败的可能性均将增加,社会组织腐败治理难度也将增加,而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机制优化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优化目标将进一步清晰,优化重点将进一步明确,一套更有效、结构化程度更高的治理机制即将呼之欲出。
王红艳
关键词:社会组织腐败
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被引量:18
2022年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更谈不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是根本性的。从更具体层面看,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于政治自觉,同时根据党情国情需要和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在制定实施民主政治发展方案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大力发展协商民主、建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创新民主实践平台渠道,从配置逻辑、制度安排、实践条件等各方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呈现出人民性、真实性、广泛性、有效性、可持续性五个相辅相成的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王红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
社会治理重在家园建设
2014年
近年来,社会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实践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倾向.一是唯工具论,认为社会治理的目的在于服务经济发展;二是唯稳定论,认为社会治理的目的仅仅在于维护社会稳定.现实语境中,这两种倾向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如果推向极端,就可能步入本末倒置或者主次不分的境地,进而无法实现有机的而非机械的团结.
王红艳
关键词:归属感安全感家园建设
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生态振兴互嵌式发展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从根本上讲,基层治理现代化即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践行民主、科学、法治理念。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场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坚持和践行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原则。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生态振兴之间存在多种"天然的契合",将二者统筹起来加以考量,有利于加快形成"互嵌式发展、体系化推进"新格局,从而实现双促共赢的目标。
王红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