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转基因小鼠肝肿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
- 1999年
-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转基因小鼠肝肿瘤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其受体(IGF-IR)的表达,观察HBV包膜转基因产物在肝细胞中的定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5只肝肿瘤和10只正常小鼠肝IGF-ImRNA和IGF-IR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V包膜转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52%(13/25)的肝腺瘤IGF-IR mRNA表达增高,肝肿瘤区IGF-ImRNA表达减少。正常肝有IGF-ImRNA表达,但无IGF-IRmRNA。HBV转基因产物主要在肝腺瘤周围的肝细胞浆内表达,在肝腺瘤内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HBV转基因小鼠肝肿瘤出现IGF-I及IGF-I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肝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 王金莹王立新林三仁
- 关键词:肝肿瘤IGF-IR肝腺瘤转基因小鼠正常小鼠
- 2(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对乙醇诱发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5
- 1999年
- 目的:研究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对乙醇诱发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ig无水乙醇制备胃粘膜损伤模型,测定胃粘膜内一些酶的活性和MDA含量。结果:igBHA20和100mg·kg-1·d-1连续3d,能显著防止乙醇诱发的胃粘膜损伤,并降低由乙醇所致的MDA含量增加。BHA有诱导醌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加的作用,且能阻止由乙醇引起的醌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SOD活性的降低。结论:BHA对乙醇诱发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 王立新林三仁
- 关键词:胃溃疡HBA胃粘膜损伤乙醇
- 延胡索酸二甲酯对大鼠醌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延胡索酸二甲酯(DMF) 对大鼠主要脏器醌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饮食中补充0 .2 % DMF,于6 、24 、72 小时、1 和2 周后取血并处死动物,用酶动力学法测定大鼠腺胃、肝、肺、肾和心脏中的醌还原酶(QR) 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活性,并按此法测定血清QR、GPT和乳酸脱氢酶含量。结果 服用DMF24 、72 小时、1 和2 周后可观察到腺胃、肝、肺、肾脏中QR 和GSTs 活性显著增高( P< 0 .000 1 或P< 0 .01) ,同时血清QR 活性也显著增高( P< 0 .01 ,或P< 0 .000 1) 。DMF对血清GPT 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则无影响。结论 DMF对大鼠腺胃、肝、肺、肾和血清中的QR 和GSTs 活性具有诱导作用,DMF有望成为人类抗氧化损伤的保护剂和解毒剂。
- 王立新林三仁
- 关键词:GST解毒剂
- 不同大小胆囊结石患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
- 1995年
- 在我国胆囊结石病人包括无症状者日渐增多,而胆囊癌病人又常有结石并存,因此胆囊结石病人发生胆囊癌的可能性大小是决定切除胆囊与否的依据之一.1983年Dienl报告结石越大患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越大,国外对此意见不一,国内尚未见有关报告.本文用病例对照法研究此问题.
- 李国胜王立新周孝思
-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相对危险度胆囊结石病病例对照无症状
- 2(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对阿霉素诱发小鼠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被引量:6
- 1998年
- 探讨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阿霉素诱发小鼠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测定一些酶的活性及MDA含量,并计数小鼠死亡率。结果经BHA预处理后小鼠血清GPT,GOT,LDH和CK活性及死亡率与阿霉素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并能显著降低由阿霉素所致MDA含量升高的作用,同时BHA对心肌及肝组织醌还原酶、GSTs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诱导增高。提示BHA对阿霉素的毒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王立新林三仁
- 关键词:阿霉素抗氧化剂酶诱导
- 叔丁基羟基茴香醚对双香豆素加强阿霉素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探讨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双香豆素加强阿霉素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以下各组:正常对照组,双香豆素组,阿霉素组,双香豆素+阿霉素组和BHA+双香豆素+阿霉素组,每组6只。血清醌还原酶(QR)、ALT、LDH和CK催化活性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肝丙二醛(MDA)含量按硫代巴比妥酸方法测定。结果:经双香豆素处理组血清QR催化活性显著降低。与单给阿霉素组比较,双香豆素能显著增强阿霉素所致的血清ALT、LDH、CK催化活性升高,肝MDA含量也增高。BHA具有对抗双香豆素所引起的QR催化活性降低的作用,并具有显著降低双香豆素+阿霉素所导致的ALT、LDH、CK及肝MDA含量增高的作用。结论:双香豆素具有加强阿霉素对小鼠毒性的作用,而BHA对双香豆素加强阿霉素毒性则显示出明显保护作用。
- 王立新林三仁
- 关键词:阿霉素毒性双香豆素药物作用
- 抗胃转移性腺癌细胞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2
- 1994年
- 用胃转移性腺癌细胞系SGC7901免疫BALB/C小鼠,取脾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4株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BMG1,BMG2、BMG3和BMG4。经间接细胞免疫荧光和ABC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这组单抗与胃癌细胞系和胃癌组织有高的反应性,其中BMG1、BMG3与中分化腺癌及低分比腺癌的反应性分别为84.6%和83.3%;与正常胃粘膜腺体不反应;与部分异型增生腺体呈阳性反应。初步认为,此组单抗在胃癌的组织学和体液诊断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李成刚林三仁杨雪玲丁晔王立新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胃癌细胞株SGC7901
- Rb基因在人胃癌中异常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 1993年
- Rb基因是一种抗癌基因,其产物Rb蛋白与细胞转化、细胞周期调节及转录调控有密切关系。许多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等,都与Rb基因的失活或缺失有关。胃癌是消化道常见多发肿瘤,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的活化、抗癌基因的异常有关。我们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以Rb基因为探针,检测了九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一个胃癌细胞株,发现它们与正常人血相比Rb基因全部呈现异常。其中5例发生Rb基因部分缺失,3例及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全部缺失。这表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Rb基因的丢失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相信用更灵敏的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胃脱落细胞,对患癌危险性的早期预报会有很大帮助。同对,本实验也对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靶细胞。
- 黃昭暘王新娟彭晓冬曾菲菲王立新童坦君许中伟林三仁
- 关键词:RB基因胃肿瘤抗癌基因
- 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 1998年
- 目的探讨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液高速离心后,应用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以250nm紫外光为激发光,测定300~800nm发射光范围内的固有荧光光谱。结果发现胃液荧光光谱有2个峰。胃癌患者与胃内良性病变患者胃液荧光光谱的峰位和峰数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胃癌患者第一峰(位于400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指数(P1FI)增大,而第二峰(位于420~430nm之间)的相对荧光强度指数(P2FI)相对减低。共测定了248例各种胃内良、恶性病变患者(其中进展期胃癌36例)的胃液荧光光谱,计算P2FI/P1FI,以该比值<2并且P1FI>2000为胃癌阳性判断标准,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其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495%。
- 王晶桐林三仁周丽雅王立新丁世刚李成刚耿秋明赵一鸣
- 关键词:胃肿瘤胃液荧光光谱法
- 叔丁基羟基茴香醚对小鼠醋氨酚中毒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采用小鼠醋氨酚中毒性肝损伤模型探讨2(3)-叔丁基小羟基茴香醚(BHA)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醋氨酚制备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和肝匀浆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0.2%及0.5%的BHA都能显著对抗醋氨酚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血清ALT活性升高,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及还原型GSH耗竭。结论:BHA对醋氨酚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强自由基的清除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程燕王立新林三仁
- 关键词:醋氨酚肝疾病细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