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根

作品数:500 被引量:3,197H指数:3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1篇期刊文章
  • 141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99篇骨折
  • 98篇关节
  • 82篇手术
  • 69篇骨盆
  • 66篇内固定
  • 55篇固定术
  • 51篇股骨
  • 48篇远端
  • 43篇钢板
  • 39篇骨折固定
  • 38篇肱骨
  • 38篇骨折固定术
  • 35篇髓内
  • 35篇胫骨
  • 35篇创伤
  • 32篇髓内钉
  • 32篇外固定
  • 31篇远端骨折
  • 31篇盆骨
  • 31篇桡骨远端

机构

  • 26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8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同济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云南省第二人...
  • 4篇上海宝钢医院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解放军第53...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伤骨科...
  • 2篇浦东新区人民...

作者

  • 499篇王秋根
  • 119篇汪方
  • 104篇高伟
  • 103篇张秋林
  • 82篇黄建华
  • 67篇陶杰
  • 63篇李豪青
  • 61篇纪方
  • 61篇唐昊
  • 52篇吴晓明
  • 51篇王建东
  • 50篇王谦
  • 49篇高堪达
  • 48篇李凡
  • 47篇李凡
  • 42篇吴小峰
  • 41篇汤旭日
  • 37篇周孜辉
  • 36篇吴剑宏
  • 32篇张春才

传媒

  • 77篇中华创伤骨科...
  • 41篇国际骨科学杂...
  • 2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1篇第七届全国创...
  • 2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8篇中华骨科杂志
  • 17篇泛长江流域骨...
  • 13篇第二届泛长江...
  • 1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0篇国外医学(骨...
  • 10篇第四届全国创...
  • 8篇上海医学
  • 8篇中华肩肘外科...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医用生物力学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中华关节外科...
  • 5篇中华危重症医...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6篇2017
  • 21篇2016
  • 11篇2015
  • 21篇2014
  • 26篇2013
  • 19篇2012
  • 29篇2011
  • 26篇2010
  • 49篇2009
  • 65篇2008
  • 48篇2007
  • 27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5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髋臼横行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改良Judet-Letournel分型系统在不同髋臼横行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共13例横行骨折,其中B1.1型2例、B1.2型4例;B1.3型7例;修正因子a1有4例,a2有2例,a3有5例,a4...
汪方王秋根陶杰李豪青高伟李凡王建华
文献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三维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 -Ⅰ)对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P2代;将P2代细胞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另一组在进行三维培养的同时,在培养液中加入IGF -Ⅰ50 ng/ml,绘制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并与单层培养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将培养细胞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 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进行不同浓度IGF- Ⅰ作用下的三维培养软骨细胞MTT检测,观察0、25、50、75、100 ng/ml IGF0 Ⅰ对三维培养软骨细胞各时间点的促增殖作用。结果:IGF 0Ⅰ可明显刺激三维培养条件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不同浓度的IGF 0Ⅰ均可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以50 ng/ml浓度时D490值最高。培养6周后从凝胶体系中收获细胞的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水平较转入三维体系前未见降低。结论:IGF Ⅰ可明显刺激藻酸盐三维培养条件下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且细胞表型稳定。
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陆晴友王万宗张素贞
关键词:关节软骨细胞藻酸盐细胞增殖表型
骨折内固定形式与骨愈合模式的探讨——兼论MO(memory osteosynthesis)概念的提出
是什么概念与技术,令开放与闭合的骨干部骨折与骨不连,术后3-4个月达到;解剖形态的骨板样与类骨板样替代我们将之称为MO现象。MO(memory osteosynthesis)是什么?讨论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目前骨折治疗领...
张春才许硕贵张雪松严望军王家林苏佳灿禹宝庆沉鸿兴徐卫东王秋根康庆林张秋林沈惠良王爱民李文锐梁雨田李斯明戴力杨胡小鹏李重茂丁祖泉吴建国薛召军
文献传递
脊神经后根小范围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报道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加内收肌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18例以下肢痉挛为主要症状的脑瘫施行 SPR术及内收肌切断术。 结果 通过术后2年以上随访 ,症状较轻的 8例中 ,有 6例能单腿站立。症状较重的 10例中 ,有 6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内收肌切断术加 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不但缩小了 SPR在脊柱上的手术范围 ,而且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是一种安全。
王秋根侯铁胜张春才张秋林李成山王仁王文己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磁共振成像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附100例临床结论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通过对100例肩关节检查结果分析。讨论磁共振成像(MRI)对肩袖损伤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100例疑似肩袖损伤病人理学检查结果和MRI检查结论,并结合20例小切口开放肩袖修补术所见,比较两者对肩袖损伤诊断的作用。结果对100例疑似肩袖损伤、Constant评分<70分的病人行常规MRI检查,77例提示肩袖损伤(肌腱炎或肌腱断裂),7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8例肩锁关节炎,8例无明显影像学异常,临床诊断为"凝肩"。对20例肩袖损伤进行手术治疗,以术中所见分析术前不同理学检查和MRI检查对诊断肩袖损伤的作用。所有体检方式诊断肩袖断裂与否的特异性差,P>0.05;MRI诊断肩袖断裂的特异性好,P<0.05。结论常规MRI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理学检查诊断肩袖损伤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差。理学检查结合MRI检查可提高肩袖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吴晓明李豪青王秋根张贵祥
关键词: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
改良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
目的:探讨改良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的手术效果。 方法:2003年8月至2006年7月,采用改良的侧后方“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13例。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
陶杰杭栋华王秋根李夏高伟朱力波王建东朱宗昊高堪达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入路加压钢板
文献传递
发达国家足病医学专业教育简介与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足病医学专业在我国表现出极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广大患者对于足部健康越来越重视,对足病的诊疗需求日益突出。然而,足病医学教育应该如何进行、足病专科医生应该怎样培养,这些重要问题在我国仍缺乏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在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依然十分匮乏。反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他们专门开设足病医学专业的学位教育,特色鲜明、历史悠久、育人无数。本文通过介绍这些发达国家开设足病医学专业的历史背景与演进、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位授予、执照的获得及就业方向、以及教学研究进展等核心问题,阐述其对足病医学学科发展的意义,以期为我国足病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林健伍凯黄建华王秋根
MIPPO技术治疗肱骨骨折的解剖学分析及初步应用报告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肱骨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4例肱骨骨折的患者采用 MIPPO 技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6~72岁。交通事故伤7例,生活伤4例,体育伤3例;其中多发...
王秋根
关键词:微创钢板固定肱骨骨折接骨术
文献传递
Chaput骨块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1905年 Lambotte 首先报道了涉及胫骨踝上部分骨折的 ORIF,1911年 Destot 首先提出了"tibialPilon"一形似碾药杵(pestle),1950年 Bonin 提出"tibialPlafon...
王秋根
文献传递
跟骨骨折微创复合植入物治疗38例被引量:2
2008年
2000-01/2005-10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骨科收治38例(42足)跟骨骨折患者,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37足,Ⅲ型跟骨骨折5足。根据双跟骨轴位片的Perie’s角情况决定术前是否行跟骨挤压器辅助复位,以矫正跟骨增宽畸形。26足采取斯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16足采取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平均随访2年4个月,按Maryland Foot Score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SandersⅡ、Ⅲ型骨折优良率分别为89.2%和60.0%。
王谦王秋根张秋林汪方汤旭日
关键词:微创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