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炯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抗菌肽
  • 2篇活性
  • 2篇活性鉴定
  • 2篇基因
  • 2篇基因重组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1篇引种
  • 1篇引种试验
  • 1篇诱导分化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诱导...
  • 1篇甜高粱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诱导
  • 1篇细胞诱导分化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机构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古浪县农业技...

作者

  • 4篇王炯蓉
  • 2篇廖世奇
  • 2篇马宁
  • 2篇杨楠
  • 2篇马瑾
  • 2篇黄小娟
  • 1篇王芳
  • 1篇王芙兰
  • 1篇李志忠
  • 1篇袁红霞
  • 1篇张虹
  • 1篇田彩平
  • 1篇王鸣刚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糖料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甜高粱引种试验示范结果初报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各点试种示范情况分析,甜高粱在古浪县种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生物产量及茎秆含糖率高。醇用型甜高粱BJ0602收获时虽然籽粒未成熟,但茎秆汁液平均含糖率达19.8%,鲜茎叶产量达79.74t/hm2,是制糖业很好的原料。饲用型甜高粱BJ0603收获时尚未完全抽穗,但茎秆汁液平均含糖率达11.02%,鲜茎叶产量达111.82t/hm2,是当地很好的青贮饲料。
王芙兰王炯蓉黄少学
关键词:甜高粱引种
抗菌肽DCD-1L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目的:Dermcidin (DCD)是德国科学家Schittek B等首先在人汗腺中发现的能特异表达的基因,DCD-1L是其衍生物,同样具有广谱抗菌性,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
王炯蓉
关键词:抗菌肽大肠杆菌基因重组抑菌活性
文献传递
抗菌肽DCD-1L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抗菌肽DCD-1L并鉴定其抑菌活性。方法:根据DCD-1L氨基酸序列以及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出DCD-1L的基因序列,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出完整的DCD-1L编码序列,接着用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DCD-1L,并将其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体转化E.coli transetta菌株,经终浓度0.5mmol/L 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表达状况,并用抑菌圈实验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SDS-PAGE检测DCD-1L在28KDa处有目的条带,抑菌圈实验结果显示DCD-1L对地衣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肺炎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DCD-1L并在E.coli transetta菌株中成功表达,获得了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肽DCD-1L。
王炯蓉李志忠王芳袁红霞田彩平廖世奇马瑾马宁黄小娟杨楠
关键词:抗菌肽大肠杆菌基因重组抑菌活性
中断B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细胞的恶变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中断BMSCs的正常分化过程,探索肿瘤发生与干细胞分化受阻的关系。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取BMSCs,β-巯基乙醇法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在加入诱导培养基后的不同时间中断诱导,正常培养至第四代及之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CTX免疫抑制小鼠成瘤实验等鉴定和分析中断神经诱导细胞的分化特性和恶性转变趋势。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中断神经诱导细胞逐渐表达了神经丝蛋白(NF);通过软琼脂集成形成实验,中断神经诱导40h组的细胞表现了比其他组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并在细胞病理学HE染色实验和细胞CTX免疫抑制小鼠成瘤实验证明中断神经诱导40h组的细胞发生了病理性恶变和获得致瘤性。结论:中断BMSCs的正常分化的培养,细胞有转化为肿瘤细胞的趋势。
黄小娟王鸣刚廖世奇张虹王炯蓉马瑾杨楠马宁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