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32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养老
  • 3篇养老服务
  • 3篇主义
  • 2篇制度主义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产业
  • 2篇石油
  • 2篇石油产业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民工
  • 2篇解释范式
  • 2篇老龄化
  • 2篇国石
  • 1篇养老服务体系
  • 1篇银行
  • 1篇银行业
  • 1篇增量式
  • 1篇政府
  • 1篇政治

机构

  • 12篇上海大学
  • 7篇南华大学
  • 4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6篇王海英
  • 15篇梁波
  • 1篇刘玉照
  • 1篇肖东生
  • 1篇梁波

传媒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社会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上海青年管理...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消费导刊
  • 1篇科学发展
  • 1篇社会学(智库...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略认知、增量式变革与中国银行业变迁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视角,考察了1984-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长时段发展进程。研究发现:从银行业金融形态上看,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专业银行分割垄断到多元银行体系构建、民间金融再度兴起及其制度化发展、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其背后隐含着共通性和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的变迁本质上是国家所主导的增量式变革的产物;在特定战略认知的交叠影响下,国家先后通过三次增量式变革战略深刻影响和形塑了银行业的变迁路径。本文为理解中国银行业发展变迁提供了一种具有历史洞察力的解释路径与分析框架。
梁波王海英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
国家抑或市场:日本与香港养老服务政策变迁及模式比较——基于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被引量:7
2015年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香港的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逐步形成了两种看似"对立"的模式——日本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的福利型养老政策体系,香港形成了更加凸显市场化与社会化特征的去福利型养老服务政策模式。日本、香港养老服务政策的构建及模式差异,深刻地嵌入到各自特定的历史、制度传统之中,受到了不同内涵的历史制度因素的复杂影响。其中,政府在养老服务政策方面的认知理念,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传统关系格局,特定时期的经济与财政能力状况以及关联性或替代性的制度安排等因素,对养老服务政策的构建及变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王海英梁波
关键词:文化传统
诚信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身影
2007年
诚信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为眼前利益而缺乏诚信,这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拦路石,也严重危害到广大民众的利益,树立全社会的企业诚信制度迫在眉睫。之中,我们的政府如何引导企业,又应该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做些什么工作,这将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王海英梁波
关键词:诚信政府
权力游戏与中国石油产业定价机制的变迁被引量:2
2017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石油产业的定价机制经历了从传统计划定价向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定价的重要转变。作为一种产业的组织与制度现象,这种变迁不能简单理解为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其背后隐含着国家、国有石油企业、石油消费群体等行动者之间围绕定价机制变革而构建起来的特定权力游戏。正是这种权力游戏过程构成了中国石油产业定价机制变迁的深层组织逻辑。作为定价机制变革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国家、国有石油企业、石油消费群体等行动者间具有差别性甚至冲突性的利益目标,都拥有各自可能动用的行动能力与关键资源,在权衡特定游戏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策略性的行动,最终达成某种最低限度的合作,成功推动了正式制度层面石油定价机制的渐进变革。
梁波王海英
关键词:中国石油产业
中国城镇化:历史道路、制度根源与国际经验被引量:4
2014年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对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瓶颈,其形成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制度根源。要从全球及中国发展大战略的角度,历史性地考察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演变及其逻辑,探寻中国城镇化发展瓶颈的社会历史制度根源,并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需要在战略认知方面,突破城镇化发展传统思维的束缚,形成创新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理念;在制度建构方面,形成推动和保障城镇化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战略框架;在动员多元主体力量与资源方面,要实行多元主体间的协调合作,打造城镇化发展的组织化支持系统。
王海英梁波
关键词:城镇化
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变迁——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香港的经验与启示
<正>一、研究问题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议题。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口的老龄化会成为影响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与系统...
王海英梁波
文献传递
职业高原研究的文献述评被引量:20
2008年
职业高原是员工在当前组织中处于职业生涯顶峰、难以得到继续发展的状态。对职业高原的研究,能够合理地解释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职业心理和工作投入等各方面的变化,有利于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文章运用理论述评的方法,对职业高原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简要评述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判断。
王海英肖东生梁波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高原
早期工业化模式对外来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以宁波为例,试图从早期工业化模式的特征及其变迁中来寻找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相对较好的外来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深层历史原因。本文认为,在早期工业化模式下"本地企业、本地农民工、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独特属性,为建构积极型的本地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机制,外来资本、外来农民工大规模进入之后,原有治理结构下针对本地农民工的待遇制度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续。在此意义上,早期工业化模式对长三角地区外来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
关键词:农民工待遇
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被引量:112
2010年
外来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外来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包含了其在多重空间、身份与认同上的转换过程;在融入状态或结果上,农民工整体在城市社会处于一种被边缘化与隔离的状态。学术界主要从现代化、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制度主义等三种理论范式出发,对导致农民工城市融入度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性阐释,并且从公共政策的层面提出了制度化改革、组织化建设、社会能力建设等三种促进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的可行路径。
梁波王海英
关键词:外来农民工解释范式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被引量:153
2010年
移民的社会融入是西方移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西方研究界,对于移民社会融入的概念内涵存在着多重界定,如同化、文化适应、社会吸纳等等。而移民的社会融入又主要包含经济融入、社会-文化性融入、政治性融入等维度。在移民融入的归因解释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政策制度的解释范式提供了三种最主要的理论解释。此外,关于移民融入模式的理论发展反映出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在移民融入的公共政策模式上的差别,其中同化论与多元文化主义的竞争构成了最为核心的线索。
梁波王海英
关键词:同化论多元文化主义公共政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