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初

作品数:204 被引量:67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电气工程
  • 13篇理学
  • 9篇电子电信
  • 8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控制系统
  • 28篇鲁棒
  • 26篇控制器
  • 19篇神经网
  • 19篇神经网络
  • 19篇状态反馈
  • 19篇鲁棒性
  • 16篇滤波器
  • 15篇模糊控制
  • 14篇过程控制
  • 14篇程控制
  • 10篇解耦
  • 10篇PID控制
  • 9篇遗传算法
  • 9篇最优控制
  • 9篇观测器
  • 9篇PID
  • 8篇调节器
  • 7篇优化控制
  • 7篇MATLAB

机构

  • 175篇华侨大学
  • 7篇厦门理工学院
  • 5篇天津大学
  • 4篇重庆工业自动...
  • 3篇华侨中学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国立华侨大学

作者

  • 183篇王永初
  • 19篇王启志
  • 19篇李钟慎
  • 19篇王晓霞
  • 14篇方千山
  • 9篇陈一秀
  • 9篇毛恒
  • 7篇周凯汀
  • 7篇赖桂文
  • 7篇徐传忠
  • 7篇郑力新
  • 5篇杨冠鲁
  • 4篇谢维波
  • 3篇徐西鹏
  • 3篇魏剑林
  • 3篇戴秋莲
  • 3篇扈小丹
  • 2篇陈芸
  • 2篇朱良红
  • 2篇蒋莉莉

传媒

  • 44篇华侨大学学报...
  • 14篇仪器仪表学报
  • 11篇自动化仪表
  • 9篇工业仪表与自...
  • 8篇自动化与仪器...
  • 6篇福建电脑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化工自动...
  • 3篇福州大学学报...
  • 3篇炼油化工自动...
  • 3篇南昌航空工业...
  • 3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电气自动化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化工自动化及...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电子测量与仪...
  • 2篇仪器仪表用户
  • 2篇控制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15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14篇2003
  • 14篇2002
  • 21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9篇1998
  • 7篇1997
  • 13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6篇1993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MC离散自适应系统被引量:1
1998年
IMC自适应控制系统是由IMC控制器、跟踪模型和内模型构成的.介绍IMC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的设计是IMC离散自适应系统的关键问题.根据鲁棒法要求,控制器必须同时对设定点响应与扰动响应均有良好的动态品质.
王晓霞王永初
关键词:自适应系统
观测器与控制器的协调次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1
1997年
由于观测器具有闭环性质,因此用于构成状态反馈控制的时候,便形成以观测器为内回路,状态反馈为外回路的串级双闭回路.不少学者已注意并发现了谐振问题,但至今仍没有人提出协调观测器与控制器的理论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一种理论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价值.
王永初王启志
关键词:观测器控制器优化设计
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拟合的直线抽取算法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了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拟合的应用于二维图像的直线抽取算法.类似于一维数据曲线拟合的方法,通过引入叉分的手段,克服了二维图像数据非单值函数的困难(图像的y坐标作为x坐标的函数),实现了用最小二乘算法来全局地描述、提取二维图像中的直线.并提供了数值实验验证.
谢维波王永初蔡灿辉
基于均匀设计和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及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运用基于均匀设计 (UD)和遗传算法 (GA)的神经网络 (NNs)构造法 ,构建一个能够用于木糖醇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可超前预测和实时估算木糖醇浓度的软测量模型。实验表明 ,该模型可实现在线预估和软测量。
方千山王永初方柏山
关键词:软测量均匀设计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木糖醇
IMC模型失配及其解决方法被引量:3
1997年
当内模型与对象模型失配时,可能产出危险的控制状态,这个现象由摄动模型和稳定性分析加以证明.从内模控制机理出发,提出一种利用扩充控制器D(s)代替一般内模控制器的系统方法,以增加系统的鲁捧性.
王晓霞王永初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鲁棒性内模控制系统失配
IMC系统的优化滤波器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推荐两种滤波器作为IMC系统的滤波器。一种是ITAE滤波器 ,它符合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值最小的优化原则 ,即J =∫ |e|tdt→min ;另一种是Butterworth滤波器 ,它具有很好的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由于这两种滤波器的全部结构极点均处于S复平面的高稳定性区域 ,又是按最优原理确定其参数 ,因此 ,采用这两种滤波器可以抑制模型失配导致的不良影响 ,使得IMC系统的鲁棒性更加有保证。本文列举一个工业过程控制例子说明IMC系统结构的最优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王晓霞王启志王永初
关键词:BUTTERWORTH滤波器
闭环在线辨识模型的一种实用方法──(Ⅱ)对象模型跟踪辨识与应用
1996年
本文在初始模型确定的条件下,按照缓变对象的特点,提出拟合效果较优的模型滚动辨识方法。由于采用自然的对象强迫输入与响应输出的确定性拟合方法,避免了统计方法必须拥有的大量样本数据的缺点,有利于模型在线辨识的实时性。最后,举例说明本方法的应用。
王永初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
基于多粒度数据融合的直线检测算法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探讨了粒度计算思想和Hough变换之间的联系,结合小波分析中尺度伸缩和平移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数据融合的直线检测算法。在Hough变换中,较大的参数离散间隔(Δρ,Δθ)会降低检测精度,而较小的离散间隔则导致峰值扩散和伪峰的出现。该算法改善了(Δρ,Δθ)的选择问题,基本实现了以各种合适的粒度(Δρ,Δθ)对各种粗细宽度直线的检测。另外,和传统的Hough变换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谢维波王永初郑艺泉
关键词:粒度计算HOUGH变换小波分析
二阶加纯滞后模型的闭环在线辨识被引量:16
2002年
本文提出一种在线测取N组闭环系统的数据 ,得出二阶加纯滞后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 ,该方法辨识准确 ,辨识时间短且对正常运行的系统影响较小。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辨识精度高 ,对采样点数不敏感 ,受干扰的影响很小。该辨识方法可以在过程和仪器的自适应控制中采用。
李钟慎王永初
关键词:参数辨识最小二乘法自适应控制
离散模型工程简化方法与应用
1990年
本文介绍在模型降阶基础上实现系统设计,提出利用P映射方法扩大模型极点的距离,然后采用Z_1=lim(|A^(K+1)M_0)/(|A^KM_0|)寻找主极点,并由初态与稳态匹配,确定模型的参数,以降阶模型为依据设计的调节模型应用于原系统,仅需加入一个修改常数,便可以取得一个理想的微型机数字调节系统。
王永初
关键词:微机自动化系统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