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总后勤部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绿脓杆菌外毒素A受体结合区蛋白基因重组与鉴定被引量:2
- 2002年
- 为了获得高表达量重组绿脓杆菌外毒素 A(PEA)受体结合区蛋白 ,以用作免疫原 ,从含有目的片段 (10 0 0 bp)的 p ET- 2 0 (b) +B1 0 质粒切下目的片段 ,以正确阅读框架插入含有 T7lac启动子的 p ET- 2 8c(+) DNA中 ,构建了p ET- 2 8c(+) B1 0 质粒。用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DE3 )、BL2 1 (DE3 ) p L y S,经 IPTG诱导 ,BL2 1 (DE3 ) p L y S能高效表达目的蛋白。 SDS- PAGE、Western blot分析证实 ,该蛋白即是所需的蛋白 ,该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5 8%。
- 万忠海王景林江禹刘晓明何畅朱平
- 关键词:绿脓杆菌外毒素A基因重组
- 高活力纤维素酶菌株康氏木霉B—7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7
- 1996年
- 野生型康氏木霉854-B_2分别经物理化学诱变因子,TDP辐射器和空间微重力辐射等因素的多级处理,得到1株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的变异株B—7,其固体培养物的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如滤纸糖酶活力(FPA)为34u/g,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为29.0u/g,β-葡萄糖苷酶活力(β-Glase)为29.0u/g,与854-β2相比,分别提高5.9倍,7.6倍和4.2倍。其固体培养的最佳条件是:pH6.0,28~30℃,96小时,最适培养基成分为:青草粉:麸皮=7:3,1.5~2.0倍水和(NH4)2SO41.5~2.0%(均以固体料计)。
- 王景林尹清强吴东林陈侠甫王信蒋兴村
- 关键词:纤维素酶康氏木霉工业微生物
- 微生物接种剂和酶制剂对玉米秸组成成分和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通过玉米秸发酵试验及半体内法 ,评价了复合产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粪尿链球菌 +嗜酸乳杆菌 )、酶制剂 (纤维素酶 +淀粉酶 +糖化酶 )、液体发酵剂 (益生菌 )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玉米秸组成成分及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整个发酵期来看 ,高剂量固体发酵剂组 (每吨秸杆添加复合产乳酸菌 2 0 g+纤维素酶 10 0 g+淀粉酶 30 0 g+糖化酶 30 0 g)、高剂量液体发酵剂组 (每吨秸杆添加益生菌 5 0 0 m L )、中性洗涤纤维 (NDF)含量略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高剂量的固体发酵剂和液体发酵剂明显提高了玉米秸快速降解的干物质 (DM) (P <0 .0 5 )、NDF成分 (P <0 .0 1) ,显著降低了慢降解的 DM、NDF成分 (P <0 .0 1) ;从有效降解率来看 ,高剂量液体发酵剂组的DM有效降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纤维素酶组 (P <0 .0 5 ) ,NDF有效降解率则比其他各组均有明显提高 (P <0 .0 5 )。
- 王建兵韩继福高宏伟许进香陈维岩王景林
- 关键词:微生物接种剂酶制剂玉米秸瘤胃有效降解率组成成分
- 微生物接种剂和酶制剂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6
- 2001年
-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25 ℃室温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时添加了复合产乳酸菌、酶制剂及益生菌,以评价其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玉米秸秆调制试验分为一个对照,甲酸、复合产乳酸菌、纤维素酶、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等5个处理组。除甲酸处理组外,其余4个处理组又分为2个添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或复合产乳酸菌对玉米秸秆pH值无明显影响(P>0.05),但使得其发酵质量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纤维素酶组在整个发酵期,复合产乳酸菌组(高剂量)在20 d、40 d时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在整个发酵期显著降低了pH值、NH3-N及丁酸含量(P<0.05或P<0.01),大大增加了乳酸含量(P<0.01),全面改善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
- 王建兵韩继福高宏伟许进香陈维岩王景林
- 关键词: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纤维素酶秸秆青贮
- 纤维素酶产生菌黑曲霉X—15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被引量:25
- 2000年
- 突变型黑曲霉(Aspergillrs niger)M001分别经紫外线(UV)、亚消基胍(NTG)、TDP辐射仪及空间微重力辐射(SC)等因素的多级循环处理,得到1株形态发生改变的变异菌株X-15。其固体培养纤维素酶的滤纸分解酶活力(FPA)为19U/g,羟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为453U/g,β-葡萄糖苷酶(β-gluase)活力为154U/g,与出发菌株M001相比,分别为其2.8倍、
- 王景林蒋兴村
- 关键词:黑曲霉纤维素酶诱变育种产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