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盈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树突
  • 3篇肠癌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体外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肠癌细胞
  • 2篇Γ-SYNU...
  • 2篇癌细胞
  • 2篇病理
  • 2篇肠癌细胞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毒性
  • 1篇信使
  • 1篇休克
  • 1篇真核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王晓盈
  • 5篇龚福生
  • 4篇郑秋红
  • 3篇应敏刚
  • 3篇谢云青
  • 3篇叶青
  • 3篇黄丽洁
  • 2篇许杨梅
  • 2篇黄峰
  • 1篇汪相如
  • 1篇许扬梅
  • 1篇林晓为
  • 1篇郑天荣
  • 1篇陈路川
  • 1篇杨建伟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145例晚期恶性实体瘤临床观察
<正>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经病理...
郑秋红郑天荣谢云青王晓盈
文献传递
γ-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结肠癌细胞SW1116体外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针对γ-synucle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sw1116体外侵袭及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从结肠癌细胞系HT29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γ-synucleincDNA全长片段,经过酶切连接等反应定向克隆至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1上,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结肠癌细胞系SW1116,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将细胞接种于铺有HUVEC的96孔板中,酶标仪读取荧光强度来表示黏附细胞的相对数。结果成功构建pEGFP-γ-synuclein真核表达载体,经过筛选后可在SW1116细胞中稳定表达,且能在体外翻译出GFP-γ-synuclein融合蛋白质。转染γ-synuclein后,穿过Matrigel胶及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加(198.4±20.7比98.8±13.2,P〈0.05),与HUVEC黏附的细胞数(荧光强度)亦显著增加(3.08±0.36比1.22±0.21,P〈0.05)。结论γ-synuclein可显著增强结肠癌细胞SW1116体外侵袭转移潜能。
叶青黄峰郑秋红王晓盈许扬梅龚福生黄丽洁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突触核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触核蛋白(Synuclein)的表达模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2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基因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 mRNA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32、0.61±0.32和0.72±0.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41±0.27、0.40±0.25和0.45±0.25(P=0.034,P=0.026,P=0.007)。γ-synucle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3.5%(P=0.022),而α-synuclein、β-synuclein蛋白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表达模式的8种组合中,任一种蛋白表达、α-synuclein或γ-synuclein、β-synuclein或γ-synuclein、α-synuclein和γ-synucle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α-synuclein、β-synucle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γ-synuclein蛋白的表达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7,P=0.048)。淋巴结转移及分期较晚者任一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分期较早者(P=0.030,P=0.040)。结论 Synucle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γ-synuclein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病程的发展和转归具有潜在价值。
叶青应敏刚龚福生许杨梅王晓盈黄丽洁
关键词:结直肠癌突触核蛋白临床病理特征
含PTD结构域的MAGE-A3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及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含有黑色素瘤相关基因MAGE-A3与蛋白转导结构域Tat-PTD(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的融合蛋白,观察Tat-PTD介导MAGE-A3进入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
王晓盈
关键词:黑色素瘤融合蛋白病理细胞学
γ-synuclein对结肠癌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影响的观察
2013年
目的:构建针对人γ-synucle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γ-synuclein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人γ-synuclein序列设计并构建γ-synucle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γ-synuclein干扰质粒转染至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应用CCK8法检测γ-synuclein干扰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经测序证明γ-synuclein的shRNA序列已成功插入pGCsi-U6/neo/GFP质粒中,构建的干扰质粒能够显著抑制γ-synucle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γ-synuclein受抑制后,HCT116细胞增殖数目从48h后开始减少,持续72h,与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细胞克隆形成率为(9.6±2.9)%,显著低于未转染组的(29.4±4.5)%和空质粒组的(32.1±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划痕实验中,γ-synuclein被抑制后细胞划痕损伤愈合的速度明显减慢。在侵袭实验中,穿过Matrigel胶及Transwell小室膜的siRNA组侵袭细胞数为20.1±5.26,显著低于未转染组的100和空质粒组的105.4±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γ-synuclein的表达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侵袭能力。
叶青黄峰龚福生许杨梅王晓盈黄丽洁应敏刚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Γ-SYNUCLEINSHRNA生物学行为
负载人热休克蛋白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在诱导抗胃癌免疫效应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负载人热休克蛋白70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HSP70PCs-DC)瘤苗在胃癌个体化治疗中引发的免疫应答。方法提取15例胃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的HSP70,其中5μg负载DC回输8例患者(5μg组)和50μg回输7例患者(50μg组),并分别在治疗前及第1次接种后的第6,9,13,17周采集抗凝外周血5mL,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数量,评价该瘤苗能否诱导抗胃癌的免疫应答。结果 11例(73.33%)患者在接受第一个疗程治疗后的第2周斑点数出现显著变化,9例在第9,13周时斑点数达到高峰,有效率81.82%(9/11),其后缓慢下降,但在第17周仍高于治疗前(P=0.001);从剂量上看,5μg组在各时间点平均每位患者的应答斑点数均高于50μ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HSP70PCs-DC瘤苗具有较强的诱导患者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主要效应细胞是CD8+T细胞和Th1型细胞。该疫苗为抗肿瘤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王晓盈郑秋红杨建伟陈路川龚福生应敏刚谢云青
关键词: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癌症疫苗
mRNA转染树突细胞协同CIK细胞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 mRNA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活化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体内协同抗瘤活性。方法:按常规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诱导培养为DC和CIK细胞。将人肺腺癌细胞mRNA转染DC细胞,并将转染后成熟DC与CIK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混合培养前后的CIK细胞表型变化,并通过建立人肺腺癌细胞移植模型研究其体内的协同抗肿瘤活性。结果:混合培养后的CIK细胞表面CD3+CD8+及CD3+CD56+表达显著升高,P<0.01;共孵育后的mRNA-DC-CIK细胞组与其余各组相比,体内肿瘤抑制效率明显增大。结论:利用该方法来负载DC瘤苗具有可行性,为临床上解决DC瘤苗因肿瘤抗原的来源困难问题及提高CIK细胞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提供实验依据,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谢云青林晓为郑秋红汪相如龚福生王晓盈
关键词:树突细胞杀伤细胞信使细胞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