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初

作品数:36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文学
  • 10篇越文化
  • 8篇文化
  • 5篇渊源
  • 4篇代文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4篇现代文
  • 4篇现代文学
  • 4篇鲁迅研究
  • 3篇视点
  • 3篇谱系
  • 3篇启蒙
  • 3篇文化视点
  • 3篇文教
  • 3篇文学研究
  • 3篇小说
  • 3篇课文
  • 3篇课文教学
  • 3篇教学
  • 2篇学科

机构

  • 35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35篇王晓初
  • 3篇寿永明
  • 3篇李乾明
  • 1篇朱文斌
  • 1篇田力丹

传媒

  • 9篇绍兴文理学院...
  • 4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文艺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1篇理论学刊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外诗歌研究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跨文化对话中开拓鲁迅研究的新局面——“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06年
王晓初
关键词:跨文化对话鲁迅研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学研究会市人民政府
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意义
2008年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及其人文精神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企业经营与人的成长和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作为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文学科培育的。人文学科是关注人的精神及其意义世界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都明显不同。它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与精神的家园。文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具有社会历史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或者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和审美功能,并且以语言艺术性构成了与其他艺术种类的不同特征。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建构与守护着人类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家园。
王晓初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学科文学
浙东学术、师爷气与鲁迅——从“越文化”观察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被引量:5
2010年
浙东学术"以切合当时人事"的倾向不仅生成了开拓学术新趋向的"浙东史学",而且深刻影响到越地形成了一种注重历史(杂览/"杂学"),切于实用的文化风习,并且在多种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因缘际会中孕育了著名的"绍兴师爷"。受家乡(浙东)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濡染,鲁迅也因此形成了他深刻、犀利,乃至"刻毒"的思维与文笔风格,传承了这一文化传统。
王晓初
关键词:浙东学术
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09年
王晓初
关键词:鲁迅研究文化视野越文化地域性特征维度文学特色
越文化的渊源、流变与意义(下)——东方现代性的萌芽与发生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探讨了越文化的发生、流变与意义。本文认为越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带有海洋特征的文化,大禹所开创的求实中探索和句践所象征的复仇中抗争的精神奠定了其基本原型,流淌在从王充到嵇康、王羲之,从王阳明到黄宗羲,从章学诚到章太炎等一代代传人的精神血脉中,并在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交流、渗透与融合中形成了一种前后相续的精神谱系和独特的精神传统。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隐隐地相互勾连贯通起来,构成了中华民族(东方)追求自身解放,争取民主与自由,走向现代与世界的精神渊源与血脉。
王晓初
关键词:越文化谱系
家庭变故:鲁迅的创伤性体验与求索精神——周氏家族对于鲁迅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鲁迅家族自明代迁入绍兴后,已完全融入越人性格与文化中,特别是祖父周介孚以其鲜明的嫉恶如仇、刚直耿介的越人性格给以鲁迅深刻的影响,母亲鲁瑞正直善良坚韧顽强的性格则影响到鲁迅性格的另一侧面。由祖父"科场案"导致的家庭变故使鲁迅深味了社会人生的黑暗,强化了他寻求别样人生的求索精神,并加速了他独特个性与思维方式的形成。
王晓初
关键词:家庭变故求索精神
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
<正>一考察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不难发现经历了一个由冷淡疏离,到有保留的认同,再到执着坚守这样一个过程。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于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而鲁迅...
王晓初
文献传递
“原鲁迅”:在双重传承与双重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
<正>日本著名学者伊藤虎丸先生的名著《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性,或者说是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的独特性的角度探讨了鲁迅的独特价值,认为鲁迅的价值就在于他形成...
王晓初
文献传递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
<正>一考察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一个由冷淡疏离,到有保留的认同,再到执著坚守这样一个过程。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于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而鲁...
王晓初
文献传递
中国情结与南洋认同——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两种“悖论”情绪
2006年
二战结束后,西方列强恢复了对东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却不同程度地遭到当地居民的反抗,这种反殖运动一直持续到50年代以后。当东南亚各国相继脱离殖民统治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之后,却由于害怕中国强人的政权以及“赤化”的现实,不但与中国大陆隔绝往来(当时除了印尼继续与中国大陆保持良好关系之外),还对自己国内的华人(已经内化为当地的一大民族)心存怀疑。
朱文斌王晓初
关键词:中国情结华文诗歌情绪悖论殖民统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