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种群
  • 4篇种群遗传
  • 3篇商城肥鲵
  • 3篇微卫星
  • 3篇小麂
  • 2篇遗传分化
  • 2篇气候
  • 2篇气候波动
  • 2篇种群动态
  • 2篇种群遗传分化
  • 2篇种群遗传学
  • 2篇晚更新世
  • 2篇结构特征
  • 2篇基因流
  • 2篇更新世
  • 2篇保护遗传学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细胞色素B基...
  • 1篇线粒体

机构

  • 8篇安徽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王慧
  • 8篇张保卫
  • 5篇史文博
  • 3篇韩德民
  • 2篇周立志
  • 2篇骆侠
  • 2篇朱琼琼
  • 2篇常青
  • 1篇蒙绍权
  • 1篇贝永建
  • 1篇朱立峰
  • 1篇李桂芬

传媒

  • 2篇第六届全国野...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商城肥鲵的保护遗传初步研究
商城肥鲵(Pachyhynoobius shangchengensis)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是我国大别山区特有的两栖动物,分布区狭窄,分布区南北仅有110km左右。我们对这一濒危物种的二碱基和四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位...
王慧张保卫
关键词:商城肥鲵保护遗传学微卫星结构特征种群遗传学
文献传递
商城肥鲵二碱基重复和四碱基重复微卫星DNA的结构特征及对筛选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两栖类有尾目物种的微卫星分离中的筛选成功率常常较低。为探索微卫星结构对筛选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AFLP快速分离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FIASCO)对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 shangchengensis)二碱基重复类型和四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进行分离,并对微卫星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发现二碱基微卫星位点多以微卫星DNA家族形式存在,并因此导致了微卫星位点分离较低的筛选率;在四碱基重复的微卫星位点中未发现微卫星DNA家族的存在。对研究中得到的3个微卫星DNA家族的分析发现,同一家族的上、下游侧翼序列变异程度存在差异;毗邻微卫星重复单元区的侧翼序列碱基变异程度较高,而较远处的区段则相对保守。这些结构特征可能反映出微卫星DNA家族在演化中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结果提示在两栖动物的一些类群中,微卫星的筛选必须考虑微卫星DNA家族的影响,选取适宜的碱基重复类型将是决定筛选效率的关键。
王慧张保卫史文博骆侠周立志韩德民常青
小麂皖南种群及大别山种群的mt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动态
研究中测定了皖南种群(n=45)和大别山种群(n=47)的小麂的mtDNA控制区序列774bp.在皖南种群中发现62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4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为0.952,核苷酸多样性(h)为0.01682,Ta...
张保卫王慧朱琼琼史文博
关键词:小麂线粒体DNA控制区种群动态
晚更新世气候波动及长江阻隔对小麂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遗传分化与基因流模式的影响
研究中通过对来自皖南地区和大别山地区的101个小麂(Muntiacus reevesi)线粒体D-loop区770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态和种群间的基因流模式.在101个D-...
史文博王慧朱琼琼韩德民张保卫
对商城肥鲵的保护遗传初步研究
王慧张保卫
关键词:商城肥鲵保护遗传学微卫星结构特征种群遗传学
晚更新世气候波动及长江阻隔对小麂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遗传分化与基因流模式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101个小麂的线粒体D-loop区770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态和种群间的基因流模式。在101个D-loop区序列中共发现34个单倍型,其中24个分布在皖南种群,10个分布在大别山种群,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皖南种群线粒体遗传多样性(h=0.952,π=0.0168)明显高于大别山种群(h=0.734,π=0.0077),雌性有效种群(NE=146830)亦大于大别山(NE=19840)。通过歧点分布分析表明在更新世第四间冰期,小麂皖南种群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种群扩张事件(在约15.7万年前)。基因流的分析结果显示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间存在着明显不对等的基因流(MWN→DB=0.36;MDB→WN=75.00)。这种不对称的基因流模式可能反映出在晚更新世冰期循环中,作为天然地理屏障的长江在盛冰期和间冰期对物种扩散的阻隔能力上的差异。
史文博王慧朱立峰朱琼琼韩德民常青张保卫
关键词:小麂种群动态基因流
安徽麝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安徽麝分类地位的再认识
利用分段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得到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安徽麝O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352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
史文博王慧周立志张保卫
使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对版纳鱼螈分布、起源及扩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蚓螈目Gymnophiona在我国分布的唯一物种。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版纳鱼螈的分布范围及演化历史等信息的了解,本研究通过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就其分布、起源及扩散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我国境内的版纳鱼螈均属同一物种,尚未出现种的分化。研究中明确证实了版纳鱼螈在泰国和越南的分布,提示了版纳鱼螈在中南半岛广为分布,甚至可能达到马来西亚境内。结果还提示水系对版纳鱼螈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在湄公河水系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现有的信息提示版纳鱼螈有可能起源于中南半岛,并沿着澜沧江-湄公河水系、红河-珠江水系、克拉地峡-马来半岛3个方向扩散。我国境内的版纳鱼螈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地区和两广丘陵以南,来自这两大分布区的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明显,应属于不同的进化显著单元。
李桂芬蒙绍权骆侠王慧贝永建张保卫
关键词:版纳鱼螈分布区细胞色素B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