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新

作品数:346 被引量:1,71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117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59篇电气工程
  • 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经济管理
  • 14篇机械工程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6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电压
  • 52篇直流
  • 52篇变流
  • 49篇风电
  • 49篇变流器
  • 43篇输电
  • 42篇直流输电
  • 41篇发电
  • 38篇功率
  • 34篇电机
  • 34篇光伏
  • 32篇风电场
  • 28篇电平
  • 26篇海上风电
  • 25篇多电平
  • 22篇模块化多电平
  • 20篇电流
  • 20篇逆变
  • 20篇网络
  • 19篇多电平变流器

机构

  • 3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嘉兴清源电气...
  • 19篇上海理工大学
  • 15篇上海禧龙科技...
  • 12篇太原科技大学
  • 11篇上海电力大学
  • 10篇上海正泰电源...
  • 7篇无锡清源电气...
  • 6篇江苏自动化研...
  • 5篇上海市电力公...
  • 4篇国网上海市电...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国家电网有限...
  • 3篇上海华程电梯...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电机学院
  • 2篇郑州工业安全...
  • 2篇通用机械厂
  • 2篇上海博英信息...

作者

  • 345篇王志新
  • 28篇张华
  • 20篇张华强
  • 20篇吴杰
  • 14篇王承民
  • 14篇王国强
  • 12篇白国振
  • 11篇王亮
  • 10篇刘文晋
  • 9篇冯正进
  • 9篇史莉
  • 9篇孔屹刚
  • 9篇刘立群
  • 8篇秦华
  • 8篇史伟伟
  • 8篇张超
  • 8篇李响
  • 7篇王国强
  • 7篇朴海国
  • 7篇陈金成

传媒

  • 18篇机电一体化
  • 14篇太阳能学报
  • 13篇电力自动化设...
  • 11篇自动化仪表
  • 1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1篇电网与清洁能...
  • 8篇机电工程
  • 7篇电机与控制应...
  • 7篇电力系统保护...
  • 6篇华东电力
  • 5篇电机与控制学...
  • 5篇微计算机信息
  • 5篇"99全国机...
  • 4篇低压电器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4篇电网技术
  • 3篇高电压技术
  • 3篇电气自动化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电气传动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15篇2019
  • 16篇2018
  • 17篇2017
  • 25篇2016
  • 29篇2015
  • 16篇2014
  • 11篇2013
  • 19篇2012
  • 19篇2011
  • 19篇2010
  • 25篇2009
  • 22篇2008
  • 1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水泵系统的光伏市电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泵系统的光伏市电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光伏阵列、双向AC‑DC变换器、第一及第二DC‑DC变换器、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水泵、起动控制器、MPPT控制器,市电补偿控制器,第一DC‑DC变换器变换光...
林嘉伟王志新包龙新秦华
三电平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的PID神经网络滑模控制被引量:29
2012年
针对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参数摄动时会产生颤振的不足,融合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neural-network,PIDNN)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在线解决方法。建立三电平电压型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数学模型,构造以瞬时有功、无功功率误差为滑模面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用PIDNN对选定的价值函数在线训练以取得全局最优解,实时对滑模趋近律参数优化选取,结合李亚普诺夫函数对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所提控制方案采用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使控制系统全局稳定,对参数摄动有很强的鲁棒性,最大限度地减小颤振,易于数字实现。
李爽王志新王国强吴定国
关键词:滑模变结构控制柔性直流输电直接功率控制海上风电
一种能源量计量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量计量系统,包括待测设备、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待测设备、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依次相连,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RS485总线和232/485转换器,所述数据处理...
江凯王志新蔡安琪陆燕芬王伟平
文献传递
光伏发电控制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王志新孙耀杰史伟伟杨佳华戴国峰倪开禄沈剑鸣丁金龙史莉屠小敏
项目属于光优发电控制技术领域,涉及MW级光优并网逆变器,超级电客器、锂离子电池综合储能,基于光优、燃油、市电等多种能源供给形式的移动应急供电系统,以及光伏(风光互补)LED路灯系统等3类产品。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点有3个:...
关键词:
关键词:逆变器并网控制技术
无交流电压传感器高压直流输电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一种电器技术领域的无交流电压传感器高压直流输电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立虚拟电机的定子电阻与电感;建立电流、电压、磁链矢量相对位置关系,分析矢量图;建立变流器及磁链数学模型,计算系统虚拟磁链矢量,获得系统功率反...
王国强王志新李爽
文献传递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PMSM凸极特性实验检测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传统方法在研究永磁同步电机不同工作点下的凸极特性及分析其受交叉饱和效应影响的程度时通常采用耗时巨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或复杂繁琐的实验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永磁同步电机凸极特性实验检测方法。依据旋转坐标变换理论,通过向转子锁死的永磁同步电机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解调高频响应电流信号,可以快速测得不同工作点下电机的凸极特性。通过对一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不同工作状态下电机的凸极特性并分析由交叉饱和效应造成的交叉饱和角的大小。
王志新林环城陆斌锋张超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
适用于VSC-MTDC系统的平均值建模与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VSC‑MTDC系统的平均值建模与控制方法,步骤1:基于d、q旋转坐标构建VSC的数学模型,并结合VSC‑MTDC输电系统,计算变流器交流侧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步骤2:将变流器交流侧的有功功率、无...
江斌开王志新
文献传递
基于逆向预测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被引量:6
2017年
现有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大都基于代价方程,造成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逆向预测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综合前向差分法和最近电平近似法,逆向预测最优开关状态,控制相电流及环流;同时,引入环流滞环控制以提升输出电压电能质量,降低开关损耗。最后,通过搭建桥臂子模块数量为20的MMC仿真控制系统对所述理论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控制方法相比,该文方法计算简便,电压输出特性及动态响应特性好,且功率器件开关损耗显著下降。
林环城王志新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开关频率滞环控制
光伏水泵提水系统功率补偿器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光伏水泵提水系统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能源提水系统。但是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既不稳定又不连续,难以实现24 h连续高效运行。由此提出了一种光伏-市电联合供电的提水系统,通过功率补偿器进行协调控制,亦即在光伏出力不足时,自动接入市电进行功率缺额补偿。针对已有的系统为单级电路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的功率补偿器方案的局限。提出了一种三相市电经过整流电路后直连直流母线的功率补偿器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试验对功率补偿器的功能、效率等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徐斌王志新包龙新秦华
关键词:功率补偿
基于CPSO的PID神经网络及偏航电机控制策略被引量:10
2010年
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采用传统的基于精确数学模型控制方法用于风电机组偏航系统,难以获得期望的稳定性、鲁棒性等控制性能。针对以上问题,借鉴传统静态神经网络的逆系统控制方法,并根据非线性自回归平均模型(NARMA-L2),给出了基于合作粒子群算法(CPSO)的PID神经网络控制策略(PIDNNC),并基于该策略设计了PIDNNC积分合成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该策略的PIDNN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偏航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与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提高偏航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和控制精度。通过偏航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朴海国王志新
关键词:PID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风电机组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