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中

作品数:92 被引量:5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细胞
  • 28篇流式细胞
  • 27篇血小板
  • 22篇流式细胞术
  • 15篇蛋白
  • 13篇血细胞
  • 12篇细胞分析
  • 12篇计数
  • 11篇糖蛋白
  • 10篇膜糖蛋白
  • 9篇血液
  • 9篇外周
  • 9篇外周血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7篇血小板聚集
  • 7篇血小板膜
  • 7篇血小板膜糖蛋...
  • 7篇流式细胞分析
  • 7篇免疫

机构

  • 91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医院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道培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1篇王建中
  • 43篇屈晨雪
  • 23篇袁家颖
  • 19篇汪润
  • 14篇龚岩
  • 14篇普程伟
  • 13篇尚柯
  • 11篇邢莹
  • 11篇张爱玉
  • 10篇吴煦
  • 10篇赵燕君
  • 9篇李传保
  • 7篇董宁
  • 6篇刘贵建
  • 5篇武淑兰
  • 5篇王淑娟
  • 5篇夏铁安
  • 5篇王新华
  • 3篇王银平
  • 3篇苗林子

传媒

  • 36篇中华检验医学...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届世界华...
  • 1篇全国血液学实...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血...
  • 1篇中国医院协会...
  • 1篇2012北京...
  • 1篇第七届粤桂琼...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14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式细胞分析在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分析又称为流式细胞术(flow cvtometry,FCM),是一种大量、高速分析单个细胞的多种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特性的细胞分析技术.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血液和骨髓是最适合于FCM的单细胞悬液,...
王建中
文献传递
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及血清蛋白减低
2008年
患者男,79岁。2007年10月13日主因“咯血3d”入院。患者10月10日受凉后咯血,暗红色,有血块,约10ml,伴乏力、胸部不适,无发热、盗汗、胸痛等症状。诊断为左下叶支气管扩张,肺炎;给予止血、抗炎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但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贫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明确诊断行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外周血免疫分型检查。
陈佳宁刘锦丽张永宏赵淑芳王静殷春香王建中葛昌文崔巍王银平刘贵建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蛋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增高骨髓细胞学
间断发热伴白细胞异常升高
2008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因“发热,全身肌肉痛3—4d”于2004年9月1日入院。患者3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伴全身肌肉酸痛。于外院查全血细胞分类:WBC:47.5×10^9/L,Hb:122g/L,PLT:86×10^9/L。转我院后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发热、全身酸痛无好转。我院门诊以急性白血病收入院。发病以来,无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点等出血症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饮食、二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王银平蔡颖王建中刘贵建沈军龙红黄泛舟朱平邢宝利崔巍史慧琳
关键词:间断发热白细胞异常全身酸痛肌肉酸痛阿莫西林牙龈出血
血液流变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下)被引量:13
2003年
王淑娟王建中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液粘度疾病预后冠心病
一种新的血小板活化释放试验监测阿司匹林的治疗反应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血小板活化释放试验用于监测阿司匹林的治疗反应。方法采用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活化抗凝全血中血小板,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平均血小板内容物(Mean Platelet Cont...
龚岩王建中屈晨雪袁家颖汪润
文献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1例免疫表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131例AML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表型与患者年龄、初诊时WBC、PLT和Hb的关系,及其对完全缓解率(CR)的影响。结果AML患者中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最高的是CD13、CD3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亚型中CD34和HLA-DR表达率较低,淋巴细胞抗原CD19和CD7表达最常见,阳性率分别为15.4%和14.6%。CD7阳性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年龄(t=-2.27,P〈0.05),CD14阳性组患者的初诊WBC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组(Z=-2.284,P〈0.05)。131例AML患者的总CR率为56.5%,CD34阳性组(82例)的CR率为45.1%,CD34阴性组(49例)的CR率为7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4,P〈0.05)。CD34和HLA-DR双阳性组(74例)的CR率为41.9%,单阳性组(38例)CR率为78.9%,双阴性组(19例)CR率为68.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1)。CD7、CD19、CD13、CD33、CD38、CD15、CD64、CD14及MPO等抗原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间CR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于60岁、初诊时WBC大于50×10^9/L、PLT大于30×10^9/L、Hb小于60g/L以及CD34阳性是低CR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AML患者年龄,初诊时WBC、PLT和Hb计数以及CD34表达与CR率有关,免疫表型的检测对于判断AML预后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屈晨雪王建中汪润袁家颖张爱玉赵燕君吴煦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流式细胞术预后
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胞外区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本实验利用PCR技术扩增GPVI胞外区第2个Ig-C样结构区域(第123~268位氨基酸),并在原核表达系统pGEX-3x中获得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通过GST凝胶亲合层析技术,纯化得到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PVI的...
屈晨雪李传保王建中武淑兰万文徽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血小板膜糖蛋白大肠杆菌
文献传递
人血小板膜糖蛋白VI胞外区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VI)胞外区片段,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人血小板GPVI胞外区片段123aa^268aa的基因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及鉴定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已知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双抗夹心法、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证实序列正确。经诱导表达在相对分子量为4200处有一条明显融合蛋白条带,Westernblot分析证实与预期值一致。所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128,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表明,所制抗体识别血小板GPVI分子。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所制抗体可与血小板裂解液中及血小板膜表面GPVI分子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利用原核细胞表达的人血小板GPVI分子胞外区片段能有效地诱发动物产生多克隆抗体,所得抗体与人血小板上GPVI分子特异性结合,为深入研究GPVI分子提供了工具。
屈晨雪李传保王建中武淑兰万文徽
关键词:血小板多克隆抗体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VI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观察2型搪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lycoprotein Ⅵ,GP Ⅵ)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GP Ⅵ表达增高,检测血小板膜表面GP Ⅵ水平和血浆中可溶性GPⅥ水平对于预测搪尿病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性以及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
屈晨雪王建中李传保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
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VI抗体的制备
2007年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lycoprotein Ⅵ,GPⅥ)多克隆抗体,用于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血小板膜GPⅥ的方法,并观察健康人血小板表面GPⅥ表达情况。方法:以重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抗人血小板膜GPⅥ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运用该抗体结合FCM检测101名健康受试者血小板膜GPⅥ。结果: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BJ010经免疫沉淀技术、ELISA双抗夹心法证实能与血小板裂解液中变性及天然血小板膜GPⅥ结合;经FCM检测证实可识别血小板膜GPⅥ。101名健康受试者血小板膜GPⅥ的平均几何荧光强度的中位数为57.7(28.8~98.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5倍,性别间表达无差异。该法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3%和8.8%。结论:成功制备获得抗人血小板膜GPⅥ多克隆抗体BJ010,并建立了FCM检测血小板膜GPⅥ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工具。
屈晨雪王建中武淑兰万文徽
关键词:血小板多克隆抗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