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三

作品数:43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油酸
  • 6篇脂肪酶
  • 6篇甘油三酯
  • 5篇籽油
  • 5篇酶法
  • 5篇酶法合成
  • 4篇油脂
  • 4篇煎炸
  • 3篇乙酰
  • 3篇人乳
  • 3篇酸解
  • 3篇酯交换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剂
  • 3篇甘油
  • 3篇阿魏酸
  • 3篇苯乙酰胺
  • 3篇大豆油
  • 2篇调和油
  • 2篇多不饱和脂肪...

机构

  • 41篇江南大学
  • 2篇青岛海智源生...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部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无锡中粮工程...
  • 1篇迈安德集团有...
  • 1篇安徽有机良庄...

作者

  • 41篇王小三
  • 28篇王兴国
  • 24篇金青哲
  • 13篇黄健花
  • 8篇常明
  • 5篇刘睿杰
  • 4篇张晋芳
  • 3篇王盈盈
  • 2篇宋志华
  • 2篇邹孝强
  • 2篇刘元法
  • 2篇徐文迪
  • 2篇高雅慧
  • 1篇徐学明
  • 1篇李才明
  • 1篇黄丹菲
  • 1篇席兴军
  • 1篇顾玉兴
  • 1篇李慧
  • 1篇孙雪梅

传媒

  • 34篇中国油脂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被引量:1
2014年
食品学科是偏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但长期以来,食品学科的教学模式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食品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及意义、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
王小三
关键词:食品学科
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酶法制备
2017年
研究了以花生四烯酸作为酰基供体酶法制备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方法,其中底物花生四烯酸采用尿素包合法和溶剂低温萃取法二次富集获得。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酶法制备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较佳反应条件为:1 mmol混合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含量84.68%)与1 mmol单乙醇胺于1.5 m L正己烷体系中混合,在6%(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的Lipozyme 435催化作用下,于50℃、400 r/min条件下反应6 h,可以得到纯度为82.69%的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
王盈盈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酶法制备
尿素包合法富集花生四烯酸
研究了以尿素包合法从微生物油脂中富集花生四烯酸的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包合法富集花生四烯酸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作为助溶剂,脂肪酸与尿素的质量比为1∶2,包合温度为-10℃,包合时间为12h,经过一次...
王盈盈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花生四烯酸尿素包合法工艺参数
文献传递
两种阿魏酸酰胺类物质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以阿魏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合成了阿魏酸苯乙酰胺和阿魏酸酪酰胺两种抗氧化剂,采用液质联用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另外,将合成的两种抗氧化剂与其他8种抗氧化剂的抗煎炸大豆油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产物阿魏酸苯乙酰胺、阿魏酸酪酰胺纯度分别为97.05%和94.55%;两种阿魏酸酰胺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均优于迷迭香提取物、谷维素、BHT、混合生育酚和茶多酚棕榈酸酯。
高亮张晋芳黄雅祺王小三黄健花
关键词:阿魏酸抗氧化剂
虚实结合法培养油脂专业人才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现代化油脂加工的典型特点是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如何有效教学这一特点,值得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探索和思考。与此同时,油脂加工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一直受实验室安全管理、反应单元处理量小和智能化程控系统缺乏等条件的困扰而难以实施,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黄健花王小三邹孝强常明刘睿杰王兴国刘元法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油脂加工程控系统有效教学
马泡瓜籽油成分分析及氧化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Rancimat加速氧化实验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7.96±2.15)%;马泡瓜籽油的酸值(KOH)(0.24 mg/g)、过氧化值(0.036 g/100 g)均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马泡瓜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和7种甘油三酯,主要是亚油酸(68.56%)和三不饱和甘油三酯(66.50%);马泡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含量619.21 mg/100 g,其中粘霉烯醇140.83 mg/100 g)、角鲨烯(38.01 mg/100 g)和生育酚(546.60 mg/kg)的含量较高;马泡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葵花籽油,运用外推法计算出25℃条件下马泡瓜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582.43 h。研究证明马泡瓜籽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江聪李心怡姜青山王小三陈徽岳马宗新陈金良
关键词:亚油酸生育酚植物甾醇
母乳脂化学组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母乳是一种极为精细和复杂的营养体系,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物。母乳中的脂肪成分是婴幼儿的最佳脂肪来源,因其具有供能高效、易被婴幼儿消化吸收、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对婴幼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母乳基本化学组成进行了介绍,重点综述了母乳脂中甘油三酯和磷脂的组成、含量及脂肪酸分布特点,并简要概述了胆固醇的含量及检测方法,为进一步明确母乳脂生理功能以及开发与母乳脂高度相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用油提供科学参考。
黄卓能程昕祎赵昕辰邹凤王小三黄健花
关键词: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
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甘油二酯工艺优化
2023年
为制备富含1,3-甘油二酯(1,3-DAG)的甘油二酯油,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组成的影响,以优化工艺条件,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的最优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溶剂与反应物质量比2∶1、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0.6%(以反应物质量计)、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在最优条件下经验证实验,产物中甘油三酯(TAG)含量为44.03%,DAG含量达43.97%,其中1,2-DAG含量为13.53%,1,3-DAG含量为30.44%;将反应物用量放大10倍,产物中TAG含量为46.35%,1,3-DAG含量为29.13%。综上,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得到了富含1,3-DAG的甘油二酯油,且该方法具有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1,3-DAG的潜力。
王熠璠刘柯缨黄雅祺黄晔高雅慧王小三
关键词:大豆油
菜籽粕硫甙生物降解和脱毒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饲用菜籽粕中硫甙降解产物是引起动物甲状腺肿大主要因素,利用微生物发酵脱除硫甙成为开发蛋白饲料资源热点;该文对生物降解菜籽粕硫甙机理及近年国内外生物脱毒研究进行综述。
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
关键词:菜籽粕硫甙生物脱毒
不同添加量阿魏酸酰胺类物质在大豆油煎炸体系中抗氧化性能的评价
2021年
比较不同阿魏酸苯乙酰胺和阿魏酸酪酰胺添加量的大豆油在煎炸过程中酸值、极性物质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考察阿魏酸苯乙酰胺和阿魏酸酪酰胺在煎炸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阿魏酸苯乙酰胺和阿魏酸酪酰胺的最佳添加量均为500 mg/kg,可有效抑制煎炸油酸值、极性物质含量的升高和亚油酸、亚麻酸的氧化降解。
金文华张晋芳高亮王兴国王小三
关键词:酸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