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童

作品数:10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4篇英诗
  • 4篇英译
  • 3篇英诗汉译
  • 3篇汉译
  • 1篇弟子规
  • 1篇读诗
  • 1篇序言
  • 1篇译入语
  • 1篇译诗
  • 1篇英国历史
  • 1篇英汉
  • 1篇英汉诗歌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诗
  • 1篇用韵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性
  • 1篇语言性质
  • 1篇韵式

机构

  • 10篇河南大学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作者

  • 10篇王宝童
  • 1篇亢志勇
  • 1篇李黎

传媒

  • 2篇外国语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外国文学
  • 1篇中国翻译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外文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2
  • 2篇1996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读诗人译诗--吴钧陶《古诗英译75首:汉英对照》序
2018年
本文是为吴钧陶先生《古诗英译75首:汉英对照》一书所写的序言。文章从译诗的用词、造境、节律形式、声韵等方面进行详述,例证了同时作为诗人的译者在译诗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诗性品质。
王宝童
关键词:序言译诗
汉诗英译中的借鉴与创造被引量:3
2005年
汉诗英译有借鉴也有创造。译诗要用诗化语言,就需要加强语言修养,向名家名篇学习。化用名家名篇是学习,也是创造。翻译中对某些声音词和专名的处理,也可以有创造。
王宝童
关键词:汉诗英译
诗之旅:从剑桥到湖区
2002年
王宝童
关键词:诗人风光英诗英国历史发祥地
走民族化的译诗之路被引量:8
1996年
走民族化的译诗之路王宝童本又提出译诗应走民族化道路,即在内容和风格上要洋化或异域化,在语言和形式上要译入语化。就英汉诗译而论,民族化不但包括英诗汉译,也包括汉诗英译。作者考察中英文代表诗作1394首,制定出一个《汉英诗歌比较草表》,可供民族化诗译者参...
王宝童
关键词:汉诗创作英诗汉译韵式译入语英汉诗歌民族诗歌
《千字文》英译的文体关注被引量:6
2008年
《千字文》是流传千古的蒙学教科书,精思巧构,知识丰赡,音韵谐美,文采斐然,易于记诵,启迪和哺育了世世代代儿童少年,也是许多名人大家的起步教材。这样一部好教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该介绍给世界。本文作者认为《千字文》具备诗的特点,应以诗的形式翻译之。具体做法是:以千音步译千字,以四音步译四言;在用韵密度、换韵灵活性和声音效果方面同原文亦步亦趋;不用重复韵字;模仿原文的流畅、警策、劝勉、古雅和诗情画意等特点;把汉名英译也纳入英诗格律框架,尽量减少阅读障碍,并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原文的神采。
李黎王宝童
关键词:《千字文》翻译
也谈英诗汉译的方向被引量:15
1995年
也谈英诗汉译的方向王宝童一、问题的提出十几年前,我写了一篇讨论英诗教学的文章,其中将Longfellow诗TheGoldenSunset的前三节①译为汉语,寄给北京某杂志。不久收到编辑回信,褒扬之外,称拙译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王宝童
关键词:英诗汉译旧体诗诗词翻译苏曼殊陕北民歌
用歌谣体译介中国的创世神话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把英诗中的歌谣体作为一种译诗形式进行探讨。认为歌谣体是介绍中国文化的一种可行形式。文章分析了歌谣体的特点和使用歌谣体译诗的理由,并指出了用歌谣体译诗的具体做法:坚持以四行诗节为主,突出歌谣特点;在节律和用韵上放宽要求,力求自然;适当引入变化;使用形象化语言、简朴而富感情色彩的语句和语体;非关键性细节不必译出;模仿英诗名篇的某些做法等。
王宝童
关键词:创世神话翻译
关于英语诗用韵的思考被引量:32
2002年
20世纪英语诗越来越漠视用韵,但韵的功用已为数百年英诗发展历史所证实。现代英语诗冷落诗韵的原因,一是英语不易押韵的性质所决定,二是今人已不尚诗韵,三是受时代因素影响。韵是诗歌节奏的一部分,今诗韵弱,但其他节奏手段相对增强,故整体节奏美还在。然而据笔者考查,韵不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且正在重新成为一种时尚,为新世纪添彩。
王宝童
关键词:英语诗诗韵语言性质适应性
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炘先生的“三兼顾”译诗法被引量:31
2005年
我认为诗歌翻译应该民族化,黄杲炘先生的译诗译论就是一种民族化.黄先生肯定了诗律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为汉语作为理想的译诗载体立言,提出了诗歌翻译的量化标准,特别是他发展了“以顿代步”译诗法,提出“兼顾顿数、字数和韵式”的译诗主张,在英诗汉译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就译诗诗行的字数、五七言的使用、诗题翻译和译诗用韵的选择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意在使“三兼顾”译诗法发扬光大。
王宝童
关键词:英诗汉译
英译《弟子规》感悟被引量:6
2010年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精华的一部分。英译《弟子规》属于文化翻译,在方法上应该是"异化"和"归化"的统一。英译《弟子规》的指导思想是亦步亦趋、追步原作。方法是以抑扬格二音步代替原文的三言二顿,使用通俗流畅的英语以期略与原作风格相合,酌用具体化语言以增加趣味。
王宝童亢志勇
关键词:《弟子规》文化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