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光

作品数:207 被引量:1,869H指数:2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9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4篇细胞
  • 32篇细胞色素
  • 23篇毒性
  • 23篇药物
  • 22篇十八反
  • 22篇鼠肝
  • 22篇中药
  • 22篇藜芦
  • 22篇大鼠肝
  • 21篇细胞色素P4...
  • 19篇配伍
  • 18篇皂苷
  • 17篇四物
  • 17篇四物汤
  • 17篇物汤
  • 14篇代谢
  • 13篇中成药
  • 13篇肝脏
  • 13篇大鼠肝脏
  • 11篇代谢酶

机构

  • 165篇军事医学科学...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5篇天津中医药大...
  • 20篇解放军医学图...
  • 1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6篇北京世纪坛医...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南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军区杭州...
  • 3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206篇王宇光
  • 158篇高月
  • 131篇马增春
  • 127篇谭洪玲
  • 125篇肖成荣
  • 95篇梁乾德
  • 75篇汤响林
  • 25篇赵永红
  • 22篇张伯礼
  • 16篇金锐
  • 12篇洪倩
  • 12篇陆倍倍
  • 12篇孙路路
  • 11篇张玉
  • 11篇刘明
  • 10篇曾蔚欣
  • 10篇薛春苗
  • 9篇李晗
  • 9篇肖健
  • 8篇周思思

传媒

  • 29篇中国中药杂志
  • 18篇中国药理学通...
  • 13篇解放军药学学...
  • 12篇中华医学图书...
  • 1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1篇中国药理学与...
  • 7篇中药药理与临...
  • 6篇药学学报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5篇中草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化学学报
  • 3篇质谱学报
  • 3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天津中医药
  • 2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7篇2017
  • 21篇2016
  • 32篇2015
  • 23篇2014
  • 26篇2013
  • 20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观分子动力学方法测定甘草皂苷临界胶束浓度
甘草是中药方剂中常见药味。其主要成分是甘草皂苷,由18-β-甘草次酸皂苷元及2分子葡萄糖醛酸组成的三萜糖苷化合物,在医药、食品,以及其他工业领域作为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而得到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相行为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表面活...
王宇光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甘草皂苷临界胶束浓度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表面活性剂增溶性能分类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探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性能,计算了表征分子组成和拓扑等特征的148个分子描述符,经属性筛选得到13个描述符,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溶性能分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及稳定性良好,5折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2.1%,测试集验证准确率为95.1%。用中药皂苷化合物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模型验证准确率达93.8%,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可为中药增溶性能研究提供指导。
丁振浩戴幸星王宇光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增溶支持向量机
以PXR受体为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相关药理学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孕烷X受体(PXR)作为关键的转录因子调控CYP3A基因的诱导表达,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PXR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物质的机制,同时也揭示了一类最主要的药物相互作用模式。PXR除了在药物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XR及其调控的靶基因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发挥重要生理功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研究中药及天然产物对PXR调节及相关药理作用研究,为挖掘新的药理作用途径提供新的线索,该文就PXR研究进展及本实验室近年来的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综述。
王宇光张娴勰李晗陆倍倍周建明刘浩生胡东华周涛张亚欣马增春梁乾德汤响林肖成荣谭洪玲高月
关键词:孕烷X受体细胞色素P450溃疡性结肠炎
Wistar大鼠二年喂养对其生存、体质量、进食量及自发性肿瘤发生率的观察与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Wistar大鼠二年喂养对其生存、体质量及进食量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对Wistar大鼠连续2年观察其肿瘤发生及生存情况。每周测定大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结果雄性大鼠死亡率、死亡动物平均活存时间具有高于雌性大鼠的趋势,雌性大鼠的自发性肿瘤发生率较雄性大鼠略高,并且存在同一只大鼠多器官发生肿瘤的现象。实验期间雌雄大鼠进食量与进水量无明显变化,体质量在实验早期持续增长,在实验中晚期达到峰值,此后略有下降。日摄食量与体质量百分比在实验早期呈下降趋势,在实验中晚期达到极小值后略有回升。结论建立了Wistar大鼠实验室相关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建立和开展新药对啮齿类动物致癌性试验的评价提供依据。
肖成荣谭洪玲马增春王宇光梁乾德赵永红宁志强王德文孙敬翔高月
关键词:WISTAR大鼠致癌性体质量进食量
老年Wistar大鼠自发性肿瘤及血液生化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老年Wistar大鼠自发性肿瘤发生情况、检测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饲养2年后处死,测定动物外周血及血清生化指标,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记录自发性肿瘤发生情况.结果 Wistar大鼠饲养于SPF设施,共观察104周,皮肤和皮下组织、脂肪组织系统肿瘤最为多见,其次为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肿瘤仅发生于雄性大鼠.白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碱性磷酸酶、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和肌酸激酶性别间差别显著.结论 建立老年Wistar大鼠的相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建立和开展新药的啮齿类动物致癌性试验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肖成荣谭洪玲马增春王宇光王德文孙敬翔高月
关键词:WISTAR大鼠血常规血清生化
参附配伍减毒作用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参附配伍对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旨在从尿液中发现参附配伍作用的内源性标记物,从内源性代谢物角度解释参附配伍的作用规律。方法:连续7天给予雄性Wistar大鼠不同配伍的参附水煎液20g/kg,收集尿液,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参附配伍对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结果:参附合并组与合煎组相比,泛醌、马尿酸的含量下降,甲硫氨酸含量上升。泛醌、泛酸、核黄素、甲硫氨酸等可能通过抗氧化的方式来减轻附子的毒性,并影响着线粒体的功能。结论:参附配伍可以减轻附子的毒性,并且代谢组学为参附配伍减毒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赵佳伟何家乐马增春梁乾德王宇光谭洪玲肖成荣汤响林高月
关键词:附子配伍减毒尿液代谢组学
环磷酰胺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的机制被引量:22
2007年
马增春谭洪玲肖成荣梁乾德王宇光陆倍倍赵永红高月
关键词:环磷酰胺小鼠骨髓造血
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十八反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临床医家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中医临床安全用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十八反"则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十八反"中药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及其科学本质的阐明,对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细胞色素P450酶作为人体重要的Ⅰ相药物代谢酶系统,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中药以合并用药为主且其中许多成分或许为P450酶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有可能存在基于P450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将现代药理学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P450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十八反中各组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揭示一类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模式,阐明中药配伍产生相反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宇光马增春梁乾德刘明陆倍倍谭洪玲肖成荣高月张伯礼
关键词:十八反药物代谢酶P450酶配伍禁忌
中药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等级研究被引量:33
2016年
妊娠期使用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传统妊娠禁忌内容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不能满足指导当前妊娠期合理使用中药的需要,亟需去粗取精和现代医学阐释。该文基于临床工作实际,借鉴西药妊娠期分级使用理念,从划分安全等级和拟定用药原则2个方面,梳理中药妊娠期使用安全性的古今认识,尝试进行妊娠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级。文章分析了妊娠禁用、忌用和慎用本就具有的等级化内涵,结合若干妊娠食疗方展现出的部分中药较高的安全程度,划分药物安全性等级;同时,剖析了"有故无殒"、"衰其大半而止"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从现代生殖毒理、胚胎毒理和循证药学角度关注未知安全性风险,拟定合理用药基本原则。最后,明确提出妊娠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五等级(禁用、忌用、慎用、不确定、可用)的定义,分析界定了胚胎毒性中药(致畸、致突变、致发育不全等),传统毒性中药(堕胎、致流产等),峻烈性效表达中药(活血化瘀、破气消滞、辛温走窜等)和安全性较高药食两用中药的不同类别,并从客观实际出发设定"不确定"类别,合理划分了中药妊娠用药的安全等级;同时初步拟定了33味示例中药的类别归属。为中药妊娠期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思考。
王宇光金锐孔祥文张冰
关键词:中药妊娠禁忌安全性孕妇
基于UPLC/Q-TOF-MS不同比例人参配伍藜芦增毒的物质基础及动物毒性关联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探索中药十八反中藜芦与人参药对不同配比时毒性变化趋势,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不同配比对应的毒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MassLynx4.1分析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PLS-DA)分析生物碱类成分变化。固定藜芦用量时,藜芦与人参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小鼠死亡率随人参剂量增大呈下降趋势,藜芦酰棋盘花胺、3-当归酰棋盘花胺、红介芬胺、计米亭碱、藜芦胺和3-藜芦酰基计明碱等生物碱含量在不同配比中的变化趋势与动物毒性变化一致。以上几种生物碱在藜芦与人参合用时可能是毒性效应的关键成分,能够反映配伍毒性的变化趋势。
杨亮王宇光梁乾德刘浩生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张伯礼高月
关键词:藜芦人参急性毒性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