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勇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铁素
  • 3篇铁素体
  • 3篇晶内铁素体
  • 3篇
  • 3篇16MN钢
  • 2篇LA
  • 1篇低合金
  • 1篇低合金钢
  • 1篇脱氧
  • 1篇晶粒
  • 1篇晶粒尺寸
  • 1篇合金
  • 1篇合金钢
  • 1篇钢组织
  • 1篇奥氏体
  • 1篇奥氏体化
  • 1篇奥氏体化温度
  • 1篇
  • 1篇尺寸
  • 1篇错配度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钢集团吉林...

作者

  • 4篇宋波
  • 4篇李红科
  • 4篇王利勇
  • 3篇胡春林
  • 2篇毛璟红

传媒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氧对镧处理16Mn钢夹杂物和组织的影响
2014年
对不同氧含量的16Mn钢进行了La处理,观察实验钢中夹杂物和组织的变化。利用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实验钢中夹杂物种类、大小分布及实验钢铸态的组织,同时对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试样中夹杂物主要为LaAlO3和La2O2S复合夹杂及其各自单独夹杂物。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试样中晶内针状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有利于晶内针状铁素体生成的最佳氧含量约为45×10-6。错配度计算表明,所有的镧氧化物均有形核能力,而La2O2S夹杂形核能力比其他更好。
王利勇宋波李红科胡春林
关键词:16MN钢错配度
冷却速度对La脱氧钢中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观察了不同冷速下La脱氧钢的显微组织,并绘制了静态连续冷却转变图.实验结果发现,在4~10℃-s-1的冷速范围内,钢中会有大量晶内铁素体形成,其中在8℃·s-1冷却时可以获得大量细小且弥散分布的晶内针状铁素体.La脱氧钢中含La夹杂物与α-Fe相有较低错配度,其中La2O2S夹杂物与α—Fe相的品格错配度最小为0.2%,钢中含La夹杂物均可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并可促进感生形核.进而细化组织.
李红科宋波王利勇胡春林毛璟红
关键词:低合金钢铁素体
镧对16Mn钢中夹杂物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在高温钼丝炉内向16Mn钢中加入不同含量镧进行脱氧。利用SEM、EDS和OM测试并研究La含量对钢中夹杂物的成分、大小分布及试验钢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钢中含镧夹杂物诱发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机制。结果表明,随钢中镧含量增加,夹杂物依次转变为LaAlO3、La2O2S和La2S3。试样经镧处理后,钢液在1600℃时保温180 s,夹杂物最为细小且弥散。钢中晶内铁素体含量随镧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镧含量约为0.014%(质量分数)。钢中含镧夹杂物周围形成贫Mn区,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
王利勇宋波李红科胡春林毛璟红
关键词:16MN钢晶内铁素体
奥氏体化温度对La脱氧16Mn钢组织的影响
2014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观察了La脱氧钢组织及其夹杂物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La处理16Mn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La处理后钢中夹杂物由原来的MnS夹杂及Si-Mn-Al复合氧化物夹杂转变为LaAlO3、La2O2S及MnS的复合夹杂物。当La含量为0.013wt%时,钢中夹杂物分布的最为细小弥散,晶内铁素体形核效果较好,钢的组织最细小。当奥氏体化温度为1200℃并保温20 min时,钢中可形成大量晶内铁素体,有利于晶内铁素体形核的最佳奥氏体晶粒尺寸约为100μm。
李红科宋波王利勇王利勇陈毛川
关键词:16MN钢晶内铁素体奥氏体化温度晶粒尺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