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飞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纳米
  • 4篇碳管
  • 4篇纳米碳
  • 4篇纳米碳管
  • 3篇单壁
  • 3篇单壁纳米碳管
  • 2篇电池
  • 2篇电池负极
  • 2篇电池负极材料
  • 2篇电弧放电法
  • 2篇热重
  • 2篇热重分析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锂离子电池负...
  • 2篇锂离子电池负...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分形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教育学院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长征职业...

作者

  • 10篇王凤飞
  • 7篇李振华
  • 6篇王淼
  • 6篇王新庆
  • 3篇许晓军
  • 3篇朱海滨
  • 3篇何丕模
  • 1篇金进生
  • 1篇魏高尧
  • 1篇刘子阳
  • 1篇杨兵
  • 1篇杨冰
  • 1篇蔡萍根
  • 1篇隋成华
  • 1篇徐亚伯
  • 1篇卢焕明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幂次相互作用的二维磁性团簇耦合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磁耦合作用随粒子间距离幂次变化的磁性粒子动力学凝聚过程.重点研究了在不同幂指数α值下团簇在生长过程中,即随着粒子数N的增加,团簇平均耦合能Ec(N)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α≥5时,Ec(N)随着粒子数N的增加变化较小;当α=2时,Ec(N)随着N的增加先缓慢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值;而随着α的继续减小,Ec(N)逐渐演变至线性变化行为.此外,还研究了在不同幂指数α值下团簇耦合能E随耦合系数的演化规律.
许晓军王凤飞蔡萍根魏高尧隋成华
利用无水乙醇分解制备碳纳米管被引量:13
2004年
利用CVD法高温分解无水乙醇,以分子筛(合成皂石)基体上的Fe颗粒为催化剂,制备出了管壁更薄、端部为开口结构的碳纳米管.本实验制备出的碳纳米管,相对于传统CVD方法制备出的碳纳米管,在实验条件控制稳定的情况下,管壁较直、缺陷较少、管内径较大.具有这样结构的碳纳米管在储氢等方面应具备更为优良的效果,从而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朱海滨李振华刘子阳王凤飞王新庆王淼
关键词:无水乙醇碳纳米管分子筛铁催化剂CVD法
单壁纳米碳管制备方法的新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纳米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超高的力学性能而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单壁纳米碳管作为纳米碳管结构的基础 ,在纳米电子器件、单电子器件、储能材料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基于对单壁纳米碳管的研究 ,综述了近年来在单壁纳米碳管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其中包括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激光蒸发法等方法 。
王新庆王凤飞李振华王淼何丕模
关键词:单壁纳米碳管电弧放电法激光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
二维磁性团簇形貌及其分形维数的数值研究
2008年
在扩散限制凝聚(DLA)模型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具有幂次相互作用的磁性粒子动力学凝聚过程.重点研究了在不同幂指数。值下团簇的形貌及其分形维数Df随耦合参数膨的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较大的α值,即α=5时,团簇形貌随雕的变化较小,其分形维数Df一般在1.60~1.70;而随着α值的减小,团簇形貌随参数βC有一明显的演化过程,在模拟范围内,分形维数Df在1.20~1.95.
王凤飞许晓军金进生
关键词:分形维数
单根纳米导线场发射增强因子的计算被引量:13
2005年
利用镜像电荷模型 ,对静电场中单根纳米导线尖端的电势和电场进行计算 ,得到纳米导线发射体尖端场增强因子表达式为 β0 =h ρ+3 5 .若考虑极板间距对场增强因子的影响 ,则场增强因子的表达式调整为 β =hρ +3 5+A hd3,其中h ,ρ分别为纳米导线的长度和半径 ,d为极板间距 ,A为常数 .结果表明纳米导线的长径比对场增强因子的影响最显著 ,而极板间距对纳米导线的场增强因子只有微弱影响 ,随极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
王新庆王淼李振华杨兵王凤飞何丕模徐亚伯
关键词:场发射电势静电场纳米导线
不同温度下团簇生长的Monte Carlo模拟被引量:2
2009年
引入基底表面束缚能、最近邻粒子间的耦合能以及应力场,对粒子扩散势垒进行修正,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温度下薄膜生长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400 K≤T≤480 K,所得团簇的平均分支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其值近似为单粒子直径.当500 K≤T≤680 K,团簇分支宽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至约4个粒子.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由于粒子较高的活跃性而无法凝聚形成大团簇,团簇包含粒子数的平均值小于2.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团簇在生长过程中的形貌演化过程以及团簇数变化规律.
许晓军王凤飞
关键词:MONTECARLO模拟分形
纳米碳颗粒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石墨化碳具有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 ,是最有商业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所以改性的碳负极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用TEM ,HRTEM对用电弧放电法制备的纳米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 ,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碳颗粒负极具有较高的初次充电容量 ,达到了710mAh g。但是初次放电效率低 ,不可逆容量损失大 ,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上还存在很多缺陷。必须对其加以改善使之成为一种较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王凤飞王淼李振华王新庆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单壁纳米碳管的纯化及表征被引量:7
2003年
利用微孔膜及空气氧化法逐步除去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单壁纳米碳管(SWCNTs)中的金属催化剂粒子、碳纳米粒子、无定形碳等杂质,并利用热重分析(TGA)、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拉曼(Raman)光谱,对每一步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实验证明,该方法对单壁纳米碳管的纯化是比较有效的,可以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单壁纳米碳管.
王新庆王淼李振华朱海滨王凤飞
关键词:单壁纳米碳管纯化微孔膜空气氧化法电弧放电法热重分析
单壁纳米碳管的纯化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03年
A purification method to remove the metal catalysts and impurity carbon materials from arc discharge grown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has been developed. Microporous membrane and the oxidation in the air for the crude SWCNTs were used to eliminate the coexisting metal catalysts nanoparticles,carbon nanoparticles and amorphous carbon. Then we used the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to characterize the crude SWCNTs prepared by arc discharge method and the purified SWCNTs. The Raman spectra and th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were also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approach of our purification for SWCNTs. With this method the SWCNTs with the purity more than 95%could be obtained.
王新庆王淼李振华朱海滨王凤飞卢焕明何丕模
关键词:单壁纳米碳管纯化拉曼光谱热重分析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4年
锂离子电池因其质量轻、能量密度较高 ,迎合了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锂离子电池能够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嵌入与脱出可逆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 .因此 ,对负极材料的研究非常重要 .主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一般特性及电池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中 ,对最新的负极材料———纳米碳管及其它负极材料的研究情况 ,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同时 ,也提出了各种负极材料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
王凤飞王新庆杨冰李振华王淼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碳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