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佃利

作品数:110 被引量:1,651H指数:2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政治法律
  • 39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城市
  • 15篇政府
  • 14篇行政
  • 9篇公共服务
  • 9篇公共管理
  • 8篇逻辑
  • 7篇市政
  • 7篇城市群
  • 6篇跨域治理
  • 5篇新公共管理
  • 5篇行政改革
  • 5篇复合行政
  • 5篇城市群发展
  • 4篇行政区
  • 4篇网络
  • 4篇文本
  • 4篇公共价值
  • 3篇新型城镇化
  • 3篇行政区划
  • 3篇政府职能

机构

  • 107篇山东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9篇王佃利
  • 12篇王玉龙
  • 6篇吕俊平
  • 4篇梁帅
  • 4篇杨妮
  • 3篇楼苏萍
  • 3篇王庆歌
  • 2篇曹现强
  • 2篇徐晴晴
  • 2篇冯贵霞
  • 2篇刘保军
  • 2篇史越
  • 2篇任宇波
  • 2篇刘洋
  • 1篇谢新水
  • 1篇文宏
  • 1篇谢宝富
  • 1篇郭占锋
  • 1篇蔡德贵
  • 1篇吴永功

传媒

  • 16篇中国行政管理
  • 8篇东岳论丛
  • 7篇国家治理
  • 5篇山东行政学院...
  • 4篇理论探讨
  • 4篇行政论坛
  • 3篇学术研究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北京行政学院...
  • 3篇公共行政评论
  • 2篇新视野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共青岛市委...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公共管理与政...
  • 2篇2013山东...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理论学刊

年份

  • 1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2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公共管理的冲突:对一种统一范式的诘问被引量:8
2005年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既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又是一种新的行政理论。它对当今各国政府的改革正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签,相反它在理论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实践中也面临许多冲突。新公共管理的指导原则更多地来自于对再造政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即使其基本的改革导向,也在不同的国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而且新公共管理在行政控制及维护民主责任等方面也面临挑战。这一切都意味着新公共管理不会成为一种统一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行政模式。
曹现强王佃利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
中国邻避冲突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76
2019年
本文旨在对中国邻避冲突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抗争者视角出发,结合社会运动理论框架提炼条件变量,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40个邻避冲突案例进行分析,以探求影响抗争者偏好结果的必要条件及组合情况。研究发现,新媒体联动是使邻避冲突结果导向抗争者偏好的必要条件,框架使用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是必要条件,可视为充分条件。在条件组合的10条解释路径中,发现两条典型路径,以及媒体互激、城市业主偏好策略、意见领袖作用有限论三条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与以往研究认为"闹解"成为抗争主流策略以及意见领袖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不同的是,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城市业主这一群体更倾向于选择非暴力的行动策略,并且意见领袖作用有限。最后重新审视邻避冲突结果,进一步得到政府邻避冲突治理的启示。
万筠王佃利
关键词:影响因素
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创新探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构建城市群间的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关键。本文选择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过程所出现的各种非合作困境及其原因。城市群的合作应该着眼于区域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区域公共利益的增进,寻求利益互惠基础上的平等合作机制,走出以往单纯依靠行政权力分割和行政区变更的思路。论文提出以复合行政的理念,构建城市群合作的组织平台和合作机制。
王佃利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城市群复合行政
跨界问题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析被引量:5
2012年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界问题"管理是区域合作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半岛蓝色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要包含政府内部的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合作网络,还要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制度化、经常化和有效的"跨界"管理途径,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治理主体自身的作用。
王佃利梁帅
关键词:网络化治理半岛蓝色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类型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策略
各地城镇化的起点和推进手段的差异,新型城镇化在实践上可以分为小城镇引领型点式城镇化、服务社区引领型片式城镇化、大城市辐射型面式城镇化三种模式.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相比,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既有一般性的能力...
王佃利吕俊平
关键词:基层政权新型城镇化
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相关性问题的再审视被引量:27
2012年
目前,公民满意度调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这种广泛应用是建立在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显著相关这一理论预设基础上的,但综合国外该问题被提及以来30年间有代表性的研究,并没有客观数据证明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存在显著相关。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再研究,我们发现,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显著相关理论预设中,蕴含着它们之间具有方向一致和数量一致的判断。但是,公民满意度在反映公共服务绩效时存在诸多先天缺陷,公民满意度测评具有政治利益诉求性、政绩宣传性、政府价值表达性等工具性价值。
王佃利刘保军
关键词:公民满意度公共服务绩效
“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被引量:357
2004年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动 ,遭遇到许多现行行政区划的阻碍 ,典型地表现为“行政区经济”。本文认为 ,造成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根本原因 ,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 ,而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跳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传统思路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此 ,我们提出了“复合行政”的新理念 ,按照政府管理范式从统治向治理转变的角度 。
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
关键词:复合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行政区划行政区经济产业结构
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
1995年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所以又称之为仁学。仁学的建构与形成,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仁学思想的价值导向,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社会倾向性。本文拟对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作一分析,以说明孔子仁学价值体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调整现代人际关系,以及促进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整饬等,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王佃利刘宗贤
关键词:孔子仁学仁学思想社会伦理理想社会道德自觉
范式之争:新公共管理理论再思考被引量:14
2016年
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既引领了一大波政府的改革活动,也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新公共管理"由此被许多学者看作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的一种新的范式,相反的意见亦多,由此引发了持续十年多的范式之争。反思过去十多年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新的发展,从范式评判的标准出发,以范式问题、范式的理论支撑、实践中的范式检验、范式的时间检验和范式内部统一性等五个维度重新审视和定位"新公共管理",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理念而非范式,并没有冲破传统公共行政的范围。其依据是新公共管理忽视行政学的理论基础,其理论支撑饱受质疑,其理论倡导缺乏适用性,其理论缺少内在统一性,以及"治理"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冲击。
王佃利展振华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新公共管理范式
中国邻避治理的三重面向与逻辑转换:一种历时性的全景式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中国已经进入到邻避治理的新阶段,抗议行动的“半隐化”、冲突生产空间化以及公共价值对抗化已然成为新阶段的显著特征,这些新特征对已有的邻避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中国的邻避治理研究呈现出微观、中观和宏观的三重面向,微观上的邻避治理将邻避视为具体的设施选址和建设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抵触行为或现象,利益冲突是其核心特征;中观层面的邻避被界定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化进程中各主体之间针对“空间权”形成的分立,空间冲突是其主要特征;宏观层面的邻避问题则被视为公共价值失灵,价值冲突是其核心。三套话语体系之间的彼此割裂进一步增加了邻避治理的难度和对邻避问题的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对话,综合各方的观点审视邻避问题,同时结合新阶段场景下邻避问题的新特征,加强对邻避问题的公共价值治理。
王佃利王铮
关键词:公共价值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