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亚高山
  • 4篇微生物
  • 4篇马铃薯
  • 4篇川西亚高山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物量
  • 3篇酶活性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低钾
  • 2篇亚高山针叶林
  • 2篇乙醚
  • 2篇有机层
  • 2篇有机碳
  • 2篇玉米
  • 2篇针叶
  • 2篇针叶林

机构

  • 19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阿坝州川西林...

作者

  • 20篇王伟
  • 5篇王西瑶
  • 5篇张健
  • 5篇李立芹
  • 5篇郭伟
  • 5篇黄玉梅
  • 5篇刘旭
  • 3篇杨先泉
  • 3篇杨世民
  • 3篇倪苏
  • 3篇刘帆
  • 3篇杨万勤
  • 2篇邹雪
  • 2篇黄玉碧
  • 2篇彭洁
  • 2篇詹小旭
  • 2篇卢昌泰
  • 2篇张丹桔
  • 2篇鲁黎明
  • 2篇徐正君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层次去除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己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探寻由此造成的生态系统简化带来的后果。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由于参与土壤有机质动态、营养循环和分解...
王伟
关键词:云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
文献传递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及酶对林下植物去除的响应被引量:11
2014年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但因受研究手段的限制,有关森林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采用人工去除灌草层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灌草层丧失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草层去除后,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以CK(对照)>RH(除草)>RS(除灌),而土壤放线菌数量则以RH>CK>RS;2)灌草层去除后,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发生改变,真菌比例有所下降;3)灌草层去除后,土壤酶活性随之发生变化,各种酶活性均以CK>RH>RS。表明林下灌草层去除,尤其是灌木层去除,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下降、群落构成发生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黄玉梅杨万勤张健卢昌泰刘旭王伟郭伟张丹桔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
一种猕猴桃病叶保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猕猴桃病叶保湿装置,包括培养盒,培养盒内设有隔板,隔板上倾斜设有与隔板一体成型的储叶盒,储叶盒包括储叶室、储叶室下端面中心的叶柄杆和储叶室上端的盖板,叶柄杆为通孔结构并贯穿隔板,储叶室位于隔板上方,隔...
裴艳刚龚国淑王伟
文献传递
四川玉米黄曲霉穗腐病发生因素及其病原群体分析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作物,玉米黄曲霉穗腐病严重影响玉米收获前产量和收获后品质。黄曲霉菌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此毒素具有强致癌性,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四川是我国玉米重要生产地之一,其面积广、气候多样等使得玉米黄曲霉穗腐病的...
王伟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黄曲霉菌菌核AFB1
一种改良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用常规的Trizol法(Invitrogen公司)提取RNA后,加入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进行抽提一次,然后转移上清液至一新管,...
李立芹王西瑶王伟杨先泉倪苏刘帆
文献传递
参与马铃薯低钾反应的蛋白和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个参与马铃薯抵抗低钾反应的关键基因StWRKY6及其应用。克隆到与马铃薯抵抗低钾反应显著相关的StWRKY6,StWRKY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
李立芹黄玉碧王西瑶鲁黎明倪苏刘帆杨先泉王伟
文献传递
森林凋落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9年
森林凋落物的影响因素分为凋落量的影响因素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综述了这2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其中,凋落量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子、林分因子和人为因子;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指凋落物的质量,外在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状况以及全球变化等。
郭伟张健黄玉梅刘旭王伟薛林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影响因素
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9年
凋落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植被更新、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演替、生产力及凋落物的水文生态效益等的影响。该文着重对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文生态功能以及森林植被更新4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郭伟张健黄玉梅刘旭王伟薛林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
川西亚高山针阔混交林与针叶纯林苔藓凋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对川西亚高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与针叶纯林林下苔藓凋落物的持水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混交林林下苔藓凋落物层储量为10.02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54.96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839.70%;苔藓储量为2.43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11.47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472.23%,吸水速率经过24h从7683.2g/(kg.h)下降为256.5g/(kg.h);凋落物储量为7.59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24.07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317.22%,吸水速率经过24h从8530.1g/(kg.h)下降为321.4g/(kg.h)。(2)针叶纯林林下苔藓凋落物层储量为9.37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45.70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766.05%;苔藓储量为2.13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9.68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454.85%,吸水速率经过24h从6444.4g/(kg.h)下降为231.4g/(kg.h);凋落物储量为7.24t/hm2,最大平均持水量为21.20t/hm2,最大平均持水率为292.68%,吸水速率经过24h从7004.9g/(kg.h)下降为251.4g/(kg.h)。因此,无论是持水量、持水率,还是吸水速率,混交林都强于针叶纯林。两种林分下,苔藓、凋落物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苔藓、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郭伟文维全黄玉梅张健张丹桔刘洋刘旭王伟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苔藓凋落物持水性能
施肥对梁山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对4种施肥(条施生物有机菌肥、条施复混肥、撒施生物有机菌肥和撒施复混肥)处理后的梁山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施肥处理的土壤剖面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7.4%~39.1%和67.9%~137.1%。施肥种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F=6.15>F0.05(1.6),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F=5.72F施肥种类。施肥种类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施肥方式对土壤生物量碳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F=23.62>F0.01(1.6),F=10.51>F0.05(1.6),二者的交互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F=38.91>F0.01(1.6),且F交互作用>F施肥种类。研究结果说明,适当的施肥种类配合合理的施肥方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提高。
王伟王晓君黄从德杨万勤李开志彭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施肥方式施肥种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