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义清

作品数:101 被引量:943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化疗
  • 22篇肝癌
  • 16篇肿瘤
  • 15篇介入
  • 12篇动脉
  • 12篇栓塞
  • 12篇椎间盘
  • 12篇椎间盘突出
  • 11篇突出症
  • 11篇热化疗
  • 1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0篇细胞
  • 9篇腰椎
  • 8篇腰椎间盘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疗法
  • 8篇肝动脉
  • 7篇中晚期
  • 7篇晚期

机构

  • 6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西安市中心医...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25...
  • 2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105...
  • 1篇松原市人民医...
  • 1篇海拉尔铁路中...
  • 1篇安康铁路医院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73篇王义清
  • 51篇王执民
  • 44篇张洪新
  • 44篇李文献
  • 43篇郭卫平
  • 25篇倪代会
  • 22篇关彦
  • 15篇吴智群
  • 15篇刘燕
  • 10篇曹伟
  • 10篇曹玮
  • 8篇樊爱琳
  • 8篇刘毅勇
  • 6篇倪代慧
  • 6篇梁志会
  • 6篇高巍
  • 6篇韩瑞炀
  • 6篇任莹
  • 5篇夏樊军
  • 5篇徐金龙

传媒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癌症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第五届中国西...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7篇2003
  • 12篇2002
  • 15篇2001
  • 12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吻合侧支供血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男,42岁.间断性发热伴右上腹不适2个月入院.乙型肝炎病史2年,1个月前行肝癌介入治疗1次.肝脏CT扫描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
靳会民刘立平王义清
关键词:肝癌侧支供血CT介入治疗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病人肝功能的影响
2002年
赵旅蔡琴王义清韩瑞汤郭卫平王执民
关键词:肝癌肝功能动脉栓塞化疗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影像表现的关系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评价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 1、2、3年的疗效 ,分析疗效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为该方法筛选适应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对 1 996年 1月至1 999年 1月在我科行胶原酶溶解术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 2 5 4例进行随访观察 (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 ) ,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 1、2、3年的疗效。结果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 ,1年优良率为 93.1 % ,2年优良率为 90 .3% ,3年优良率为 90 .9%。结论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绝对适应证 。
张洪新王执民刘毅勇王义清郭卫平曹炜
关键词:胶原酶溶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表现适应证围手术期
阿霉素介入性化疗与热化疗对兔肝VX-2移植癌改良模型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评价介入性热化疗对兔肝癌的抑瘤效果。方法 将VX 2瘤细胞接种于 6 0只新西兰白兔肝右叶 ,建立兔肝癌模型 ,随机分 4组 ,每组 15只。利用导管经肝动脉分别给生理盐水、37℃盐水 +阿霉素、6 0℃热生理盐水及ADM溶液 (6 0℃ )于不同组 ,1周后后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及血清AST水平 ,观察荷瘤兔的存活期。结果 ADM溶液 (6 0℃ )热灌注组生长率 (0 .5 3± 0 .2 1)与对照组 (3.4 8± 1.1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栓塞组 (1.13± 0 .2 3)、ADM溶液 (37℃ )灌注组 (1.0 9± 0 .2 6 ) )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ADM溶液 (6 0℃ )热灌注组存活期 (5 0 .0± 2 .0d)与对照组 (40 .5± 3.0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DM溶液 (6 0℃ )热灌注组血清AST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与其它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DM溶液 (6 0℃ )热灌注组可大大降低肿瘤生长率 ,延长存活期 ,对肝功的损害是可逆的 。
张洪新刘燕曹玮王执民郭卫平李文献王义清樊爱琳倪代会
关键词:阿霉素介入性化疗热化疗
外伤性肝破裂大出血金属弹簧圈栓塞止血被引量:1
2001年
张洪新王执民郭卫平王义清李文献倪代会关彦韩瑞炀王政真李波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大出血
自理理论对行TACE肝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研究Orem自我护理理论对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8例行TACE的肝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Orem自我护理模式。两组进行约2个月的护理干预,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同时随访3个月,记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1)干预结束时,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概念一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家庭功能以及不良作用四个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分值较对照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栓塞综合征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我护理理论有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任莹王义清李晓冰吴智群
关键词:肝肿瘤护理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动脉栓塞对射频治疗肝癌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 (RFA)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行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者 (A组 )及未行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者 (B组 )行集束电极治疗后分别统计。结果 A组的治疗时间为 (9± 2 )min ,坏死直径 (5 .3± 1.4 )cm ;B组的治疗时间为 (16± 5 )min ,坏死直径 (3.5± 1.8)cm (P <0 .0 1)。结论 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和增效作用。
杜锡林王义清马庆久王执民张红新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射频治疗肝癌碘化油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郭卫平张洪新王义清李文献倪代会王执民
关键词:肝癌肝动-静脉瘘影响因素
介入治疗联合多因子灌肠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随机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中晚期直肠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5 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1)对照组 :单用动脉灌注化疗。 (2 )综合治疗组 :采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同时用 5 -FU、锡类散、云南白药等多因子灌肠治疗。两组病人行两次介入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 ,平均缓解期 ,中位生存期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7%、6 0 .7% ,2 .8个月、5 .1个月 ,6 .5个月、11个月 ,32 .7%、6 4.3 % ,3 .6 %、2 1.4%。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综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期 ,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王炳胜王丽玲王义清付显成赵增虎
关键词:灌肠治疗直肠癌介入治疗中晚期
阿霉素加热化疗对抗人肝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观察比较阿霉素 ( ADM)化疗与 43℃加热化疗对耐药人肝癌细胞模型 - 772 1 /Adm(以下简称 772 1 /Adm细胞 )的敏感性及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模型 -772 1 /Adm为研究对象 ,采用水浴加温法、体外细胞毒试验 ( MTT法 )、流式细胞技术 ,观察阿霉素( ADM)化疗与加热化疗后细胞的存活率及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结果  ( 1 )阿霉素化疗、加热化疗 30、60 min后 772 1 /Adm细胞存活率分别为 70 .2 %、40 .8%和 60 .2 %、37.4% ;( 2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阿霉素化疗、加热化疗 30 min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分别为 41 .3%、92 .0 %。结论 加热可以显著对抗 772 1 /Adm的耐药性 ,提高其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这与加热提高了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张洪新刘燕王执民郭卫平王义清倪代慧曹伟樊爱琳李文献关彦
关键词:阿霉素热化疗多药耐药肝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