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神经损伤
  • 4篇细胞衍生
  • 4篇基质
  • 4篇基质细胞
  • 4篇基质细胞衍生...
  • 3篇视神经
  • 3篇视神经损伤
  • 3篇转染
  • 3篇颅内
  • 3篇基质细胞衍生...
  • 3篇GFP
  • 2篇引流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5篇潘栋超
  • 11篇冯东福
  • 11篇陈二涛
  • 9篇汪洋
  • 5篇毕永延
  • 5篇朱志安
  • 5篇刘勇
  • 4篇李小勇
  • 4篇刘东升
  • 3篇陈红伟
  • 1篇楚胜华
  • 1篇刘天津
  • 1篇佘振钰
  • 1篇张莉莉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颅内感染后孤立性第四脑室的经验交流
潘栋超李小勇陈红伟刘东升解东成
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于损伤后1、2、3、5、7、10、14d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损伤组(n=28)、假手术组(n=28)和正常对照组(n=12)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SD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损伤后各时间点,损伤组视网膜组织中SD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均在损伤后第5天出现峰值。伤后14d,损伤组视网膜组织中SDF-1α蛋白及mRNA仍维持在高表达状态。结论视神经部分损伤后SDF-1α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出现上调,并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表达。
潘栋超毕永延冯东福陈二涛楚胜华汪洋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RAB)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4月某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 DRAB 颅内感染患者,评价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DRAB 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12~62 d(平均39.5 d),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体温、脑膜刺激征)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痊愈3例,显效5例,放弃或无效(死亡)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8/12),病死率33.33%(4/12),脑脊液细菌清除率为83.33%(10/12)。死亡原因:2例因脑外伤后脑干衰竭,1例因脑实质广泛感染,1例因治疗有效后停药致颅内感染复发、脑脓肿形成。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保持脑脊液引流通畅的前提下,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长程治疗能有效清除脑脊液 DRAB,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陈红伟娄元华李小勇潘栋超解东成刘东升
关键词:替加环素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
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性脑膨出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度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性脑膨出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顾性分析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之间收治的49例重度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或)颅骨修补术,并运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方法进行预后评估。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者39例(79.6%),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死亡者共10例(20.4%)。其中恢复良好者10例(20.4%),中度残疾者8例(16.3%)、重度残疾者5例(10.2%)、植物生存者23例(47.0%)、死亡者3例(6.1%)。结论创伤后脑积水诊断延误或治疗方法不当易造成脑膨出,导致缺血缺氧性脑软化、脑萎缩,影响患者预后。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创伤后脑积水合并脑膨出患者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
娄元华李小勇陈红伟潘栋超解东成刘东升张莉莉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脊液净化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重度感染的治疗经验
目的:总结在2018-2019年收治的159例颅内感染病例(细菌145例,真菌6例,结核7例,细菌合并病毒1例),分析了颅内感染加重的常见原因,以及积极外科手术消除死腔并充分引流的良好效果。方法:对2018-2019年收...
傅继弟潘栋超刘东升齐广虹李小勇
文献传递
hBDNF-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hBDNF-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78只SD大鼠如下处理:6只为正常对照组,余下72只行右侧视神经夹伤,并行左侧视神经单纯暴露作为假损伤组,随机平均分为...
冯东福刘勇陈二涛潘栋超汪洋
文献传递
人BDNF和GFP基因共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神经干细胞转染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构建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神经干细胞(NSCs)。方法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BDNF基因连接到带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WPXL-MOD(pWPXL-GFP-IRES-GFP)中,构建慢病毒载体pWPXL-hBDNF-IRES-GFP,MluⅠ、EcoRⅠ双酶切反应及测序分析加以鉴定。将慢病毒载体主体质粒pWPXL-hBDNF-IRES-GFP、包装质粒HELPER和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载体并测定滴度。将构建的pWPXL-hBDNF-IRES-GFP感染NSCs,并对感染细胞进行鉴定及分化活性检测。结果构建的慢病毒载体pWPXL-hBDNF-IRES-EGFP经MluⅠ和EcoRⅠ双酶切反应鉴定正确;测序分析证实与Genbank报道的hBDNF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包装后慢病毒测定滴度为0.1×10^9~1×10^9 TU/mL。pWPXL-hBDNF-IRES-GFP感染后的NSCs表达绿色荧光,可在体外扩增,NSCs细胞标志物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贴壁后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结论成功构建hBDNF与GFP基因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NSCs,转染后细胞仍能保持已知的原有生物学特性及良好的分化活性。
刘勇陈二涛冯东福刘天津汪洋潘栋超
关键词:转染慢病毒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转染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hBDNF)-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神经干细胞体内移植后在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以及其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影响。方法(1)取30只SD大鼠制作右眼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于玻璃体腔内移植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GFP—NSCs)、hBDNF和GFP双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hBDNF—GFP—NSCs)。8周后处死大鼠,取右眼眼球做冰冻切片,然后分别用胸腺细胞表面糖蛋白(Thy1.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视紫红质(rhodopsin)抗体进行免疫标记,观察移植细胞的迁移分化情况。(2)取30只SD大鼠制作右眼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随机均分为三组:损伤组、GFP组、BDNF组。损伤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等渗盐水,而GFP组、BDNF组则分别于玻璃体腔内移植GFP—NSCs和hBDNF—GFP—NSCs,每只眼球玻璃体腔内移植5×10^4个细胞。8周后处死大鼠,取右侧眼球视网膜铺片,行Thy1.1免疫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RGCs细胞数量。结果(1)移植后,两组细胞均可在视网膜内存活、迁移,并产生细胞分化,两组细胞均可以分化成胶质细胞、神经元。移植hBDNF—GFP—NSCs组少量细胞分化为节细胞样细胞(Thy1.1^+),而GFP—NSCs组未发现有分化为Thy1.1阳性细胞。(2)视网膜铺片Thy1.1免疫荧光染色后计数发现,移植hBDNF—GFP—NSCs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为(1461±154)个/mm^2,明显多于移植GFP—NSCs组(1244±187)个/mm^2(P〈0.05)。结论移植后的hBDNF—GFP—NSCs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少数可分化为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hBDNF—GFP—NSCs移植可以增加RGCs的存活数�
刘勇陈二涛冯东福潘栋超汪洋
关键词:干细胞基因转染
小鼠pLVX-Wnt3a-IRES-ZsGreen1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神经干细胞转染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构建共表达小鼠Wnt3a(mWnt3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慢病毒载体,感染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mWnt3a在NSCs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mWnt3a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LVX-IRES-ZsGreen1,构建pLVX-Wnt3a-IRES-Zs-Green1慢病毒重组质粒,通过瞬时转染法包装出病毒上清,感染NSCs,设为Wnt3a-NSCs组;同时设GFP感染NSCs组(GFP-NSCs组)和未感染NSCs组(NSCs组)作为对照。免疫荧光染色法对Wnt3a-NSCs组NSCs进行nestin鉴定;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mWnt3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m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基因测序和绿色荧光观察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mWnt3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且慢病毒滴度达3×108TU/mL。Wnt3a-NSCs组N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证实有绿色荧光,且nestin表达阳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感染后7 d,Wnt3a-NSCs组mWnt3a mRNA和蛋白以及β-catenin蛋白均明显高于GFP-NSCs组和NSCs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mWnt3a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成功转染NSCs。
毕永延潘栋超冯东福陈二涛汪洋
关键词:WNT3A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
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动脉瘤夹建立一种新型的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方法使用标定力量为90g的动脉瘤夹钳夹大鼠眶内段视神经9S建立视神经部分损伤动物模型。采用立体定向上丘荧光金注射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方法,观察损伤2周后RGCs数目的变化,并对正常及损伤后大鼠视网膜、视神经的形态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视神经部分损伤后RGCs密度为(778±81)个/mm^2,与正常对照组(2047±97)个/mm^2、假手术组(2033±117)个/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光镜下对照组视网膜各层排列整齐,视神经纵切面纤维排列整齐;钳夹伤组视网膜节细胞层部分胞核呈固缩状,视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损伤处可见大量断裂的纤维残端和空泡化的细胞。结论本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是研究视神经损伤与修复机制较为理想的模型。
陈二涛刘勇冯东福潘栋超佘振钰朱志安
关键词:动脉瘤夹视神经损伤动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