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卿
- 作品数:117 被引量:3,459H指数:2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从生产性财政支出效率看规模优化: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被引量:47
- 2015年
-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财政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为刻画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非完全竞争特征,在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分别加入了消费品拥挤因子和生产品拥挤因子,推导了经济增长目标下最优的财政生产性支出规模,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出财政的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分时段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6年政府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对于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在2009—2012年继续增加政府财政的生产性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却有抑制作用。尤其在东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对于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更为明显,其抑制了该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的结论指出政府财政支出一方面要加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逐渐加大对非竞争性与非盈利性的公共消费性服务品的支出,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于拥挤程度较低或者具有完全非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支出力度,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 范庆泉周县华潘文卿
- 关键词:消费性支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
- 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被引量:109
- 2007年
- 本文以中国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原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物价总体水平和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的前提假定和价格传导障碍因素,分析了原油价格的传导机制,提出了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提高我国抗油价波动能力的政策建议。
- 任泽平潘文卿刘起运
- 关键词:价格影响模型原油价格价格指数
-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被引量:14
- 2012年
- 本文利用1997、2007年中国8地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影响的溢出与反馈效应的动态变化。三大类系数测算结果显示:区域内乘数效应大于区域间溢出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大于区域间反馈效应;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内乘数效应在下降、而区域间溢出与反馈效应在上升。对比沿海与内陆地区对对方的溢出效应系数,发现沿海地区小于内陆地区,但引入规模效应后,由于沿海地区有着更大的最终产出规模,它对内陆地区的实际溢出效应大于内陆地区对它的实际溢出效应。产业层面的分析表明建筑业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沿海与内陆共同的具有较大溢出效应的产业,对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强。
- 潘文卿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台湾对祖国大陆经济的依存研究:一个基于联接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8
- 2000年
-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祖国大陆与台湾宏观经济联接模型”,从商品贸易方面定量研究了台湾对祖国大陆经济的依存度。研究表明 ,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商品出口依存度较强 ,1 992 -1 998年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对同期 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率达 1 7% ,已超过投资增长对 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如果祖国大陆每年 1 0 0 %地削减从台进口商品 ,不仅会使台湾地区名义 GDP与实际 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下降 0 .5与 0 .2 2个百分点 ,而且还将造成它居民收入、民间消费、投资、固定资本形成、进出口、就业等的整体下滑 ,其中对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情况影响最大。当然 ,如果祖国大陆减少从台进口商品也会对自身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
- 潘文卿李子奈
- 关键词:经济发展依存度
- 需求结构变迁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兼论中国的“去工业化”问题
- 2024年
- 本研究集中讨论最终需求结构的变迁是如何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本文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表构建产业结构变动的LMDI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8年长周期以及1997—2008年与2008—2018年两个短周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长周期还是两个短周期,只有“需求模式”变动带动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三次产业结构实际变动的方向完全一致,表明两类最终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两类需求结构中,各最终需求项产业构成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要比最终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更大一些。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各最终需求项产业构成变动的影响中,又以国内消费的产业构成变动影响最大,国内投资次之,中间品与最终品出口的影响最小。在未来国内消费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但适度扩大最终需求中的投资以及出口的份额可一定程度地延缓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的下降趋势。
- 潘文卿李泽怡郝远航
- 关键词:产业结构LMDI分解法去工业化
- 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 1997年
- 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探讨●潘文卿(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1甘肃产业结构现状与特点。甘肃的产业基础除农业外,基本上是解放后国家在加强内地和三线建设的推动下形成的。随着甘肃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其产业结构已从传统的农业为主体演进到目前的...
- 潘文卿
- 关键词:产业结构
-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笔谈被引量:51
- 2017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 孙久文张可云安虎森安虎森贺灿飞
-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
- 中国区域的国内价值链:关联特征与变化趋势被引量:3
- 2017年
-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GVC),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商投资增速下滑、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急剧飙升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原有的依靠低工资、低价格水平、资源消耗、生产粗放的发展模式日益难以为继。为了更大程度地释放国内发展活力与潜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国内产业整合及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政府提出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内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潘文卿
- 关键词:国内价值链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全球金融危机
- 中国地区间贸易隐含CO_2测算被引量:15
- 2013年
-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中国2007年8大地区CO2排放的生产者责任与消费者责任,既估算了各地区对外贸易出口与进口的隐含CO2排放量,也估算了中国8大地区之间贸易流入流出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区CO2排放成本转移的相对强度,提示了不同地区贸易隐含CO2排放的行业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就中国与国外的隐含CO2流动看,中国生产过程中实际排放的CO2已超过了消费者责任下的排放量;就中国内部来说,也存在着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向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的"碳泄露"现象,而南部沿海和京津地区的CO2排放成本转移的相对强度最大,同时内陆与沿海地区的隐含CO2排放的产业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 潘元鸽潘文卿吴添
- 关键词:消费者责任
- 祖国大陆经济对台商直接投资的依存研究:一个基于联接模型的分析被引量:9
- 2001年
-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祖国大陆与台湾宏观经济联接模型”,从资本流动方面模拟研究了祖国大陆经济对台商直接投资的依存问题。研究表明 ,一方面 ,台商的投资对祖国大陆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 992 - 1 998年的模拟期内 ,如果台商每年削减对祖国大陆直接投资 1 0 % ,会使祖国大陆实际 GDP年均增长率下降 0 .0 2个百分点 ,如果 1 0 0 %削减对祖国大陆投资 ,则使祖国大陆实际 GDP年均增长率下降 0 .2 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 ,台商对祖国大陆减少投资 ,也会对台湾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模拟期内 ,如果台商每年 1 0 0 %削减对祖国大陆直接投资 ,台湾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将下降 0 .0 5个百分点 ,同时其投资、消费。
- 潘文卿李子奈
- 关键词:台商外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