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才元

作品数:134 被引量:71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理学
  • 41篇化学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自由基
  • 32篇自由基聚合
  • 25篇共聚
  • 18篇共聚物
  • 17篇树脂
  • 17篇甲基
  • 16篇原子
  • 16篇原子转移
  • 15篇嵌段
  • 14篇原子转移自由...
  • 14篇原子转移自由...
  • 14篇环氧
  • 13篇支化
  • 13篇环氧树脂
  • 13篇丙烯酸
  • 12篇嵌段共聚
  • 12篇嵌段共聚物
  • 12篇丙烯
  • 11篇分子
  • 10篇高分子

机构

  • 12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合肥工业大学
  • 6篇安徽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技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134篇潘才元
  • 28篇洪春雁
  • 25篇白如科
  • 21篇袁金颖
  • 9篇陆伟琪
  • 9篇何卫东
  • 8篇吴承佩
  • 8篇华道本
  • 7篇邹应芳
  • 6篇阮德礼
  • 6篇曾俊
  • 6篇王武生
  • 5篇钟锋
  • 5篇王延梅
  • 3篇尤业字
  • 3篇杨文
  • 3篇尹惠明
  • 3篇王寅
  • 3篇王长松
  • 3篇蒋文博

传媒

  • 20篇高分子学报
  • 14篇功能高分子学...
  • 12篇高等学校化学...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2003全国...
  • 6篇化学通报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高分子通报
  • 3篇2011年高...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中国皮革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中国胶粘剂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安徽化工
  • 2篇2001年全...
  • 2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2007年全...
  • 1篇塑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9篇2000
  • 9篇1999
  • 7篇1998
  • 11篇1997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8,9-苯并-2-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聚合反应机理
1988年
根据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8,9-苯并-2-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Ⅰ)可能存在的竞争反应,推导了动力学方程式。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单体的消失速率和苯酞的生成速率。实验结果与推导动力学方程式相符。进一步证明了单体(Ⅰ)的增长反应由加成聚合和开环—异构化—加成这两个反应组成。这两个反应对总速率的相对贡献与单体浓度有关。得到了共聚物的结构。
潘才元吕绍祥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动力学方法
可同时传递药物和基因的响应性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王影洪春雁潘才元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RAFT聚合
在线性或交联的聚氨酯粒子内原位还原制备纳米银粒子被引量:7
2001年
Linear or cross linked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with carboxyl Ag salt were prepared. TEM photos show that Ag + wa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microspheres. The Ag + was reduced in situ by photochemical method. For linear polyurethane particles, as the extent of the reduction reaction of silver ions increased, the silver particles grew larger, but the number of the silver particles kept almost constant. In crosslinked polymer system, the number of silver particles increased, but the size of silver particle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We concluded that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the silver particle are the result of the silver atom movement in the polymer matrix. In the linear polymer system, the movement of silver atom and aggregation of silver particles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several silver particles; in the cross linked polymer system, the polymer chain prevents the movement of silver particles, resulting in a number increase of silver particles.
王武生潘才元曾俊阮德礼钟峰
关键词:纳米银粒子聚氨酯微球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的^(13)C NMR谱解析和分子链结构表征被引量:9
2003年
通过比较高温 1 1 0℃下特定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H1 0和常温紫外辐照特定共聚合的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UV4的1 3C质子去偶谱和DEPT1 35谱 ,总结给出共聚物链中马来酸酐环中酸酐基的取代效应参数 (α =1 3.5、β =2 .5、γ =- 2 )及引用苯基取代参数 :α =1 6、β =6、γ =- 2 ,对共聚物主链碳的化学位移进行了经验计算 ,对所有碳 ,尤其是主链碳在三单元组或四单元组水平上进行了链序列结构归属 .在进行峰面积积分的基础上 ,对共聚物分子链两种组份摩尔比或摩尔含量、交替度、链嵌段长度、马来酸酐环残基中顺反异构体比和共聚物数均分子量等进行了表征 .共聚物UV4比H1 0的交替度高许多 。
杜定准吴德成潘才元
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核磁共振交替共聚物
一种新型螺环原碳酸酯共聚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叙述了新螺环化合物3,9—二(对甲氧基苄基)-1,5,7,11—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对环氧树脂的共聚改性。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热解重量分析(TG)、差热分析(DTA)和粘接拉伸强度、粘接剪切强度的测定,对改性树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袁金颖潘才元
关键词:环氧树脂改性共聚
核壳聚硅氧烷弹性粒子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综述了核壳聚硅氧烷弹性粒子的合成方法和不同因素对形成核壳聚硅氧烷粒子的影响。
潘才元何卫东
关键词:聚硅氧烷核壳粒子
通过大分子单体的“点击”反应合成超支化聚苯乙烯
2010年
用一端带有一个叠氮基,另一端带有两个炔基的聚苯乙烯(PSt)大分子单体,通过"点击"化学反应,成功制备了结构规整的超支化聚苯乙烯。首先,L-天冬氨酸经过溴化和酯化两步反应得到含有两个炔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2-溴代琥珀酸双炔丙基酯(BPBS),然后引发苯乙烯的ATRP,并通过NaN3的取代反应把末端溴转化为叠氮基,得到AB2型大分子单体(CH≡C)2-PS-N3。这种大分子单体通过"点击"反应聚合得到超支化聚苯乙烯,根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测试结果,最终产物重均聚合度DPw可达53,分子量分布Mw/Mn=1.53。
孔立智孙淼潘才元
关键词:大分子单体超支化聚合物
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的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正>介孔硅纳米粒子(MSN)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内部有规则排列的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介孔硅纳米粒子可作为装载药物、DNA和蛋白质等的纳米容器。MSN存在溶解性和分散性差等问题,通常需...
李欣洪春雁潘才元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
文献传递
用含螺环原碳酸酯的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粘接性能被引量:5
1995年
用含螺环原碳酸酯的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粘接性能白如科,王长松,齐龙武,潘才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230026)关键词螺环原碳酸酯,齐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粘接性能Bailey[1]发现双螺环化合物在双开环聚合反应时,伴随着体积膨胀...
白如科王长松齐龙武潘才元
关键词:碳酸酯齐聚物环氧树脂粘接性能
高分子金属微球的磁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在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 [P(St-co-AA) ],苯乙烯和 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P(St-co -4VP) ]两种微球上用化学还原法 ,制备了P(St -co -AA)Ni、P(St -co -AA)Co、P(St -co -4VP)Ni、P(St-co -4VP)Co金属微球 ,研究了它们的交流磁化率 ,磁滞回线 ,居里温度等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聚合物微球为软磁材料 ,热重 (TG)分析测得P(St-co -AA)Ni和P(St-co-4VP)Ni的居里温度 (Tc)分别为 1 75℃和 1 80℃ ,远远低于块状金属的居里温度值。
王延梅封麟先潘才元
关键词:磁化率磁滞回线居里温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