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巍巍

作品数:55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嘉兴市科技局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细胞
  • 25篇基因
  • 13篇卵巢
  • 12篇卵巢癌
  • 11篇增殖
  • 11篇肿瘤
  • 11篇细胞增殖
  • 10篇乳头
  • 10篇瘤病毒
  • 9篇人乳
  • 8篇人乳头瘤
  • 8篇人乳头瘤病毒
  • 8篇乳头瘤
  • 8篇乳头瘤病毒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 8篇癌细胞
  • 7篇宫颈
  • 7篇宫颈癌
  • 6篇E6/E7

机构

  • 40篇嘉兴学院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重庆市生物化...

作者

  • 54篇潘巍巍
  • 17篇徐营
  • 16篇宋方洲
  • 11篇易发平
  • 11篇沈忠飞
  • 9篇曹利仙
  • 8篇刘胜兵
  • 7篇成海恩
  • 7篇赖国旗
  • 6篇马永平
  • 5篇郭燕君
  • 5篇李平
  • 4篇石华
  • 4篇张溢
  • 4篇卜友泉
  • 3篇左国伟
  • 3篇郑永霞
  • 3篇王志坚
  • 3篇张翠莉
  • 2篇杨莉佳

传媒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HPV16关键基因以腺病毒为载体制备宫颈癌动物模型
徐营潘巍巍陆国明郭连军李平李霞寿旗扬周卫民
①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K14-E6E7-polA,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质粒pAd-K14-E6E7-polA,经人胚肾293细胞包装后得到复制缺陷型重组腺...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动物实验
小鼠发育期卵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小鼠卵巢发育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的表达。方法分离孕E14.5、E16.5、E18.5、生后第1天和3周龄小鼠卵巢,每组实验动物6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FGF10蛋白在卵巢中的表达;3周龄小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8h后,再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注射后3h提取总mRNA,应用RT-PCR技术研究卵巢中FGF10、黄体生成素受体(LH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Ⅲb(FGFR2Ⅲb)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FGF10蛋白表达于卵母细胞,并且FGF10在生后第1天小鼠的卵母细胞上表达最强;两种促性腺激素处理后,FGF10 mRNA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下降,LHR mRNA表达升高,FGF7和FGFR2Ⅲb mRNA表达不变。结论 FGF10蛋白特异表达于小鼠卵母细胞膜,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FGF10 mRNA的表达,推测FGF10可能参与调控小鼠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卵泡发育。
徐营吴达龙潘巍巍李平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卵巢免疫组织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小鼠
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潘巍巍曹利仙徐营沈忠飞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在所有妇科癌症中居于第四位。成年女性的卵巢表面覆盖有一层扁平的卵巢上皮细胞(mouse ovarian surface epithelium,mOSE)。卵巢表面上皮细胞具有分泌激素和...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治疗药物治疗
慢病毒介导的CCDC80基因敲除通过降低Aib1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含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80(coiled-coil domain-conaining protein 80,CCDC80)基因敲除对人卵巢癌ES-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技术敲除卵巢癌ES-2细胞中的CCDC80基因,基因组测序检测CCDC80的敲除效率;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划痕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DC80基因敲除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影响;Annexin V/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CDC80基因敲除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析增殖相关蛋白表达量;裸鼠荷瘤模型体内实验研究CCDC80基因敲除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方法可以在卵巢癌ES-2细胞中敲除CCDC80基因。CCDC80基因敲除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P<0.01)。此外,CCDC80基因敲除可以减少G_1期细胞数目,增加S和G_2期细胞数,促进细胞凋亡(P<0.01)。裸鼠体内研究显示,CCDC80基因敲除可以显著抑制ES-2细胞体内增殖(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DC80基因敲除细胞形成的肿瘤组织DNA损伤蛋白p-H2AX表达增加,而增殖标志物BrdU表达量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DC80基因敲除细胞p-histone H3表达量减少,p-ERK1/2表达增加(P<0.01)。qPCR结果显示CCDC80基因敲除细胞中Ai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CDC80基因敲除抑制了ES-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Aib1蛋白表达及MAPK信号通路有关。
王卓文陈子彦杨柳青胡汉寅石子晴林仙德钱若文轩郭燕君潘巍巍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增殖AIB1蛋白
PML翻译后修饰在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基因最初被发现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在大部分APL病例中发现染色体异位t(15;17),即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基因与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相互异位,产生新的融合蛋白PML-RARα,这种融合蛋白在APL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PML蛋白又称TRIM19,属于三重基序蛋白(tripartite motif,TRIM)家族成员,有6个细胞核亚型和1个胞质亚型[2]。TRIM家族蛋白由1个锌指结构域、1个或2个B-box 基序、1个螺旋-卷曲-卷曲结构域构成,也叫RBCC(ring, B-box and coiled-coil)家族蛋白3],PML蛋白有3个富集半胱氨酸的锌指结构域和1个螺旋-卷曲-卷曲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共同形成RBCC模块。PML核小体 (PML nuclear bodies,PML-NBs) 是核基质相关结构域,PML-NBs在多数细胞核中以点状分布(直径为0.1~1 μm),
黄倩林雪平潘巍巍刘胜兵
关键词:PML蛋白磷酸化
半翼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在果蝇体内人们发现半翼基因(wings apart-like,wapl)所编码的蛋白具有调节异染色质结构的功能。人半翼基因(human wings apart-like,hwapl)是wapl的同源基因,两者具有相似的功能,能够与黏连蛋白结合,并且调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此外,其还具有癌基因的特性,与宫颈癌的发展有关。
曹利仙沈忠飞潘巍巍
关键词:染色体宫颈癌
FGF10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徐营陆国明潘巍巍李霞刘胜兵郭艳君李平沈忠飞
在卵巢卵泡的起始发育阶段,FGF10蛋白特异表达于卵母细胞膜,FGF10mRNA在各发育阶段卵巢中都有表达,处在不同卵泡发育阶段的小鼠卵巢中FGF10的表达存在差异,呈现波动:在E13.5和E15.5小鼠胎儿卵巢中FGF...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发育器官培养细胞增殖
COL1A1敲除抑制卵巢癌细胞 ES-2增殖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COL1A1)基因缺失是否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方法:构建COL1A1基因敲除的载体PX459-COL1A1,转染人卵巢癌ES-2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COL1A1敲除的ES-2细胞。用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COL1A1基因的编辑;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COL1A1缺失对卵巢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及迁移的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COL1A1缺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裸鼠荷瘤模型体内实验研究COL1A1基因敲除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和DNA测序结果显示CRISPR/Cas9方法可以编辑ES-2细胞的COL1A1基因,从而抑制COL1A1蛋白表达。COL1A1缺失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和细胞迁移(P<0.01)。此外,COL1A1缺失将卵巢癌细胞阻滞于G2期(P<0.01),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分子机制研究表明COL1A1缺失可以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MMP-13)表达(P<0.01),促进聚集蛋白聚糖酶1(aggrecanase-1)表达(P<0.01)。裸鼠荷瘤模型结果表明COL1A1缺失抑制肿瘤生长速度。结论:COL1A1缺失可以通过影响多种基因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钱若文轩杨柳青石子晴陈子彦胡汉寅邹尚朴朱恒延潘巍巍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增殖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激活BMP2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被引量:2
2022年
该研究探讨了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释放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体外提取C57BL/6小鼠的中性粒细胞,给予ATRA处理,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NETs产生,免疫荧光检测NETs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共定位,Sytox Green荧光定量细胞外DNA的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PO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citrullinated histone 3,H3Cit)含量。该研究利用RNA-seq筛选了对ATRA易感的基因,并通过q RT-PCR验证相关差异基因(Arg1、Camkk1、BMP2等)的m RNA表达情况。为了研究ATRA的靶基因BMP2对NETs发生的影响,该研究用BMP2的抑制剂(LDN193189)处理中性粒细胞,再通过Sytox Green荧光实验验证BMP2对NETs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ATRA处理后的NETs的MPO和DNA共定位减少,MPO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上清中H3Cit含量显著低于PMA组(P<0.0001),Sytox Green定量NETs荧光值显著低于PMA组(P<0.01),ATR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NETs生成;RNA-seq结果显示456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其中274个基因上调,182个基因下调,qRT-PCR结果表明,与PMA组相比,ATRA预处理组中的BMP2、Arg1、Camkk1、Abca1、GSS等基因发生上调,与RNA-seq结果一致;LDN193189处理后,Sytox Green定量NETs荧光值显著高于PMA组(P<0.0001)。综上,ATRA能够抑制NETs的释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BMP2的表达从而抑制NETs形成的。
王金丽刘志丹王晓敏仲经亚程树群潘巍巍詹淑玉郑永霞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感染性疾病
人乳头状瘤病毒16亚型E6E7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16亚型(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E6E7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在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中表达。方法双酶切质粒pET-32a(+)-E6E7获得E6E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转染HEK293细胞,扩增病毒,经同源重组、包装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Ad-E6E7,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源D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的小鼠DC的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小鼠DC表面标志物(CD40、CD86、MHCⅡ和CD11C),Western blot检测E6蛋白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及测序证实,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6E7构建正确,插入的E6E7基因片段序列正确;转染HEK293细胞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滴度为3×107 CCID50/ml;重组腺病毒pAd-E6E7感染后DC的状态与成熟DC表面标志物(CD40、CD86、MHCⅡ和CD11C)相符合,感染后的DC表面有许多树枝状、刺状突起,符合成熟DC的表面形态;感染后的DC中存在E6蛋白的表达。结论已成功构建了HPV16 E6E7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质粒,其能在小鼠骨髓源DC中表达。
焦庆昉潘巍巍易发平卜友泉刘革力陈全朱勇宋方洲
关键词:E6E7基因腺病毒科树突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