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苏燕

作品数:31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5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养老
  • 6篇农民
  • 4篇养老保障
  • 4篇农村
  • 4篇农民养老
  • 4篇满意度
  • 3篇调查数据
  • 3篇社会养老
  • 3篇农民养老保障
  • 3篇文本
  • 3篇县区
  • 3篇家庭养老
  • 2篇养老意愿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照顾
  • 2篇照顾者
  • 2篇人口老龄化
  • 2篇社区卫生
  • 2篇社区卫生服务
  • 2篇失能

机构

  • 2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沈苏燕
  • 17篇李放
  • 3篇谢勇
  • 2篇薛梦颖
  • 1篇林振平
  • 1篇王寅
  • 1篇赵光
  • 1篇朱垒
  • 1篇王川
  • 1篇朱金楠
  • 1篇张瑞霞
  • 1篇袁婷婷

传媒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城市问题
  • 2篇劳动保障世界
  • 1篇开发研究
  • 1篇改革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江汉学术
  • 1篇贵州省党校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压力、社区服务与购买照顾意愿--以南京市为例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多,其照顾服务的供给主体—家庭照顾者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文章根据江苏省南京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调查数据,描述了家庭照顾者的基本特征、照顾压力以及对社区服务的评价,运用二元Logi...
沈苏燕万洋波
关键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购买意愿
中青年农民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五县区的调查数据被引量:51
2009年
中青年农民是未来农村养老的主要对象,又是现在传统家庭养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养老意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农村养老的方向。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中青年农民的养老意愿,并结合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具体分析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青年农民的养老意愿受到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已经参保和家庭特征中的婚姻状况、男孩个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沈苏燕李放谢勇
关键词:养老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农村中青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五县区的调查数据
农村中青年人是未来农村养老的主要对象,又是现在传统家庭养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养老意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农村养老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南京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村中青年人的养老意愿,并结合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
沈苏燕李放谢勇
关键词:养老意愿养老保障制度
价值共创导向下的城市社区基金会行动策略——基于“结构—能力”视角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作为社区慈善的重要抓手,社区基金会的实践行动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具有积极意义。从“结构—能力”的双重视角构建分析框架,选取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社区基金会作为实践样本,通过案例分析回应社区基金会基于何种资源禀赋生成了何种行动策略以及生成机制如何的问题。研究发现:基于组织外结构化资源与组织能力禀赋之间的交互作用,社区基金会形成了四种以价值共创为导向的行动策略,即资助复制、发包孵化、自组深耕、情境救助。在案例呈现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社区基金会的行动策略是结构化资源互动支持路径与能力跃迁的知识赋能路径交互作用的结果。
李放马洪旭沈苏燕
关键词:资源禀赋
经济视角下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效应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查
2017年
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市的实地问卷调研数据,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经济保障的视角实证分析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挤入或挤出效应。结果发现,社会养老对城镇家庭的现金保障和实物保障具有"挤出"效应,对农村家庭的现金保障和实物保障具有"挤入"效应。因此,我国在完善社会养老的同时,应协调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形成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互补促进的发展格局。
沈苏燕薛梦颖万洋波
关键词: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多元线性回归
农村老人养老状况及其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市五县区的调查数据被引量:18
2010年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主要从经济状况、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研究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计算出具体的养老满意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满足基本生活的水平、健康状况、子女的生活照顾和关心、邻居的交流以及村集体的生活照顾等6个因素会对农村老人晚年生活总体感受产生显著的影响;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为67.42分,属于基本满意。
李放沈苏燕谢勇
关键词: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
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优化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在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之中,农村老人所占比例达到七成以上。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农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20世纪...
沈苏燕
文献传递
“工具—主题—属性”框架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量化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作为重塑家庭照料功能与纾解家庭照料困境的重要手段,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是提高政策质量的前提基础。构建政策“工具—主题—属性”三维分析框架,通过人工编码对中国1999—2021年支持家庭养老的65项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PMC指数模型重点对12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府偏好运用供给型政策工具提供直接支持,而环境型和需求型工具发挥间接和拉动作用有限;政策主题以社区服务和贫困老人的经济救助为主,对带薪照料假等社会支持保障不足;政策属性以规范性政策文件为主,且作用客体对家庭整体和家庭照料者缺乏重点关注。12项具体政策的PMC均值为4.05,整体处于可接受范围。进而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工具结构和丰富内容主题等建议。
李放饶丹沈苏燕
浅析高校组织系统中的沟通行为被引量:1
2008年
在高校的管理中,沟通正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高校组织系统中存在着水平沟通较少、非正式沟通的消极作用等一系列沟通问题。改善高校组织系统中的沟通行为,应在行政权力的决策中充分尊重学术权威、构建良好的沟通条件和环境,同时应该合理利用非正式沟通中的小道消息和网络传播,预示重大的决策或变动可能带来的反应,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并重建校园文化,构建人性化沟通理念。
李放沈苏燕
关键词:高校组织沟通
制度嵌入、组织化与农村社区慈善的价值共创——基于山东省W村的田野调查
2023年
提升社区慈善组织化进而实现价值共创有利于提升民生福祉、助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本文融合价值共创理论与嵌入性理论,提出“制度—组织—价值”的分析框架,剖析山东省W村社区慈善价值共创的制度嵌入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社区慈善组织化面临治理资源匮乏、治理主体流失、慈善内生秩序弱化的发展困境;信用制度嵌入通过信用基金筹集、运行规则设置与自治机构再造,将资源、规则与主体嵌入社区慈善价值共创过程,在提升社区慈善组织化的基础上,以资源动员建构价值共识、以规则下沉规范价值共生、以主体再造助推价值共赢,最终以慈善的直接效应、强化效应以及扩散效应创造了个人福利价值、社区共享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本文拓宽了价值共创与嵌入性理论的应用领域,制度嵌入的机制呈现对发展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社区慈善具有重要意义。
李放马洪旭沈苏燕
关键词:组织化信用制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