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亦明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3篇经颅磁刺激
  • 3篇磁刺激
  • 3篇RTMS
  • 2篇抑郁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病人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心理治疗
  • 1篇休克
  • 1篇阴性
  • 1篇阴性症状
  • 1篇约束带
  • 1篇症状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认知心理治疗
  • 1篇束带

机构

  • 4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浦东新区精神...
  • 1篇上海浦东新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6篇沈亦明
  • 4篇孙喜蓉
  • 4篇张洁
  • 2篇严彩英
  • 2篇杨振东
  • 2篇黄瑛
  • 2篇师典红
  • 2篇袁杰
  • 1篇杨振东
  • 1篇戴兴海
  • 1篇闵海瑛
  • 1篇毛云峰
  • 1篇刘海君
  • 1篇刘海君

传媒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认知心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分别于入组时、第2、4、6及8周进行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及8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沈亦明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5~2016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分为3组,分别为新型双频间断经颅磁刺激(iTBS)组50例、10HzrTMS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组后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及副反应。结果:iTBS组治疗8周时,WCST中完成分类数(t=-3.141,Pd0.01)、正确应答数(t=-3.126,P〈0.01)、正确应答百分数(t=-10.542,P〈0.01)、错误应答数(t=-8.519,P〈0.01)、概念化水平应答百分数(t=-6.097,P〈0.01)、非持续性错误(t=3.064,P〈0.01)及学习到学会(f-2.049,P〈0.05)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0HzrTMS组治疗8周时,WCST中完成分类数(t=2.310,P〈0.05)、正确应答数(t=2.889,P〈0.01)、错误应答数(t=-2.237,P〈O.05)因子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rTMS作为一种无痛苦、无损伤、定位准确的物理治疗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有效,临床上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孙喜蓉袁杰张洁黄瑛师典红严彩英沈亦明杨振东刘海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63 例临床观察
2016年
总结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 年3 月至2015 年 5 月期间的63 例符合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21 例对照组(伪刺激)、21 例低频治疗组(5Hz)、 21 例高频治疗组(20Hz),治疗组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实施治疗,观察不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 结果:重复颅磁刺激治疗2 周后,治疗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 刺激的抗抑郁作用不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作用优于高频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伴 发抑郁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其中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作用较好, 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婷婷张洁孙喜蓉杨振东沈亦明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抑郁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有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MECT合并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行以中文版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连线试验A和B、数字符号测试、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等5个量表在入组时,第1周末,治疗完成后1周共3次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治疗第1周末:观察组RBANS各项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视觉空间结构相反),PANSS各项及总分、TESS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连线试验完成时间及错误次数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RBANS总分及各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ANSS总分及各项与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连线试验完成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认知功能存在可逆性损伤。
孙鸿逊毛云峰沈亦明戴兴海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
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抽取2015-2016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以阴性症状为主,采取随机双盲,分为3组,分别为模式治疗A组(iTBS组)50例、模式治疗B组(10HzrTBS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组后使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精神症状及副反应。结果:iTBS组、10HzrTMS组、对照组在治疗8周时PANSS减分率分别为0.23(±0.78)、0.21(±0.74)、0.13(±0.55),iTBS组、10HzrTMS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NS减分率分别为0.52(±0.80)、0.49(±0.85)、0.36(±0.40),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iTBS组、10HzrT—MS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痛苦、无损伤、定位准确的物理治疗手段,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孙喜蓉袁杰张洁黄瑛师典红严彩英沈亦明杨振东刘海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一种精神病病人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神病病人约束带,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两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表面固...
朱幸佳闵海瑛张洁孙喜蓉沈亦明胡晓芬范懃嫣朱晓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