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世华

作品数:105 被引量:67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3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植物
  • 24篇蛋白
  • 24篇构树
  • 20篇蛋白质
  • 17篇白质
  • 15篇转录
  • 15篇编码基因
  • 14篇蛋白质组
  • 13篇基因
  • 12篇蛋白质组学
  • 12篇根瘤
  • 12篇根瘤菌
  • 11篇转录因子
  • 10篇抗逆
  • 10篇抗逆性
  • 7篇绿化
  • 6篇蛋白质组学研...
  • 6篇胁迫
  • 5篇电泳
  • 5篇调控植物

机构

  • 98篇中国科学院植...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卫...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04篇沈世华
  • 37篇彭献军
  • 23篇荆玉祥
  • 8篇匡廷云
  • 7篇何瑞萍
  • 7篇邳植
  • 6篇陈晖
  • 5篇路鹏
  • 5篇刘杰
  • 5篇高越峰
  • 5篇唐明娟
  • 5篇王小曼
  • 4篇单雪琴
  • 4篇李国学
  • 4篇张静娴
  • 4篇杨明峰
  • 4篇王逸群
  • 4篇王金山
  • 3篇刘辉
  • 3篇杨平仿

传媒

  • 6篇Acta B...
  • 4篇科学通报
  • 4篇生命世界
  • 3篇第二届全国植...
  • 3篇中国植物学会...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现代化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土壤农化通报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农家致富顾问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5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要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 Ⅱ)通过改变其蛋白质分子结构调节其分子内叶绿素b的结合
<正> 应用吸收、园二色和低温荧光光谱以及液相色谱层析技术,对从假根羽藻(Bryopsiscorticulans)分离、纯化获得的主要捕光蛋白复合体(LHC Ⅱ)的单体、三聚体和寡聚体内叶绿素的组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陈晖沈世华
文献传递
“构树扶贫”中的黑科技补齐我国畜牧业高品质饲料缺乏的短板被引量:21
2017年
立足于我国粗蛋白饲料原料进口的现状和畜牧业发展形势,针对人畜争粮、饲料紧缺矛盾和食品安全的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出耐干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更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的杂交构树新品种,并提出了"以树代粮、种养循环"设想,可以快速实现"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同时能够一次种植,多年收割利用,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对饲料的需求,促进贫困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杂交构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入"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成为将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推进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构树扶贫工程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成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国惠民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典范。
沈世华彭献军
关键词:科技扶贫
根瘤菌对非豆科植物定殖和促进生长作用的研究现状
@@近10多年来,科学界探索包括根瘤菌在内的固氮菌与粮食作物的关系,特别是对水稻的有益作用,兴趣与日俱增。199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组织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目的是开创新的生物学途径解决水稻生产需要大量氮素和过多...
荆玉祥沈世华
关键词:根瘤菌非豆科植物
文献传递
构树转录组测序与器官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正>构树(Broussonetiapapyifera)为桑科构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太平洋岛屿。作为一种先驱植物,构树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等特点,是生态绿化的理想树种,同时广泛...
彭献军滕林宏王小曼沈世华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基因注释
文献传递
蛋白质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中,蛋白质为如下A1)或A2)或A3):A1)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的蛋白质;A2)在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中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得到的具...
沈世华彭献军王琪
文献传递
构树作为新兴的蛋白饲料原料的研究被引量:56
2018年
随着我国蛋白饲料原料进口量不断提高,蛋白饲料原料创新成为打破现有局面、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挑战。构树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营养丰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饲喂效果好等特点。截止2017年,全国构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0万亩。作为一种新兴的蛋白饲料原料,在我国缓解蛋白饲料原料危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文章从营养成分含量、消化吸收特征、禽畜饲养效果三个方面综述构树在饲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介绍构树作为蛋白饲料原料的优势及现阶段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邳植沈世华
关键词:构树蛋白饲料粗蛋白氨基酸模式饲喂效果
PpDREB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006年
以p3301-BI121质粒为基础,通过中间载体pGEX-KG,构建了由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PpDREB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3301-BI121-PpDREB2,选择标记为PPT(Phosphinothricin),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 为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pDREB2基因导入植物奠定基础。
任清刘光杰郭秀林沈世华
关键词:早熟禾植物表达载体
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盐激蛋白质组学研究
2004年
用差异显示蛋白质组学方法, 对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 RT19在无盐以及盐激5和50 min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图谱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无盐时, 该菌株呈现的蛋白数目是481个. 随盐激时间的延长, 其蛋白质数目减少, 在盐激5和50 min时分别是465和424个蛋白质. RT19在盐激后, 有82个差异蛋白出现, 其中诱导表达的蛋白有26个, 阻抑表达的蛋白有23个, 表达量上调的蛋白有12个, 表达量下调的蛋白点21个. 而且不同的盐激时间还出现不同的差异蛋白, 说明其细胞内存在复杂的应答盐激的蛋白质网络调控.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26个盐激诱导蛋白进行检测, 将获得的肽质纹图谱经过数据库检索, 已初步确定21个诱导蛋白的功能, 其中包括与盐胁迫、g-丁酰甜菜碱、脂多糖合成、代谢途径和信号传导等有关的酶.
亓苏伟杨平仿沈世华荆玉祥杨苏声
关键词:费氏中华根瘤菌双向电泳蛋白质组生物固氮
用于克隆全长基因的成套试剂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克隆全长基因的成套试剂及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克隆全长基因的成套试剂由接头A和通用引物组成;接头A是由正向链和反向链组成的接头,正向链为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反向连为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序列2与序...
彭献军沈世华
文献传递
Plant Proteomics in the Post-genomic Era被引量:12
2002年
Proteomics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research fields in the post-genomic era. Here 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 of the origination of proteomics and its content, research method. The new developments of proteomics at the levels of individual plants, tissues, organs and organell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area of plant genetic diversity, mutant characterization, and plant physiology, etc are reviewed. At last, the challenge and prospect of proteomics are discussed.
郭奕明沈世华荆玉祥匡廷云
关键词:PROTEOME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