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文纲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材料
  • 2篇可逆
  • 2篇化合物
  • 1篇对比度
  • 1篇乙烯
  • 1篇三芳基
  • 1篇芳基
  • 1篇高对比度
  • 1篇苯乙烯
  • 1篇丙烯
  • 1篇丙烯腈

机构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孙璟玮
  • 2篇张诚
  • 2篇宋庆宝
  • 2篇毛文纲
  • 2篇陈康
  • 2篇欧阳密
  • 2篇周永兵
  • 1篇王永胜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及高对比度可逆力致变色三芳基丙烯腈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设计、合成了两个三芳基丙烯腈化合物(Z)-2,3-二-[4,4'-(二苯胺)苯基]-3-苯基丙烯腈(2DPA-TPCN)和(Z)-2,3-二-[4,4'-(二苯胺)联苯基]-3-苯基丙烯腈(2TPA-TPCN),利用核磁共振(NMR)、质谱(EI-MS)等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混合溶剂四氢呋喃(THF)/水析出实验显示,化合物2DPA-TPCN和2TPA-TPCN在纯THF溶剂中几乎无荧光,而在THF/水混合溶剂中,当水体积分数增加(fw>60%)时呈现聚集荧光增强现象.对2DPA-TPCN和2TPA-TPCN粉末进行研磨后,发现它们的发光颜色分别从橙黄色(ΦF=12.0%)变成橘红色(ΦF=2.0%)和从翠绿色(ΦF=44.6%)变成橘黄色(ΦF=16.8%),且2TPA-TPCN的颜色变化在自然光下肉眼清晰可辨;研磨后的样品暴露在溶剂蒸气中或100℃放置2 min均能恢复到初始颜色.以上现象表明2DPA-TPCN和2TPA-TPCN具有高对比度的可逆力致变色性质.SEM,XRD,DSC,荧光量子效率等测试结果表明其光学性质(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等)发生变化是由分子聚集态的堆积模式的改变导致的,而研磨后的样品具有可逆性色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其存在热力学亚稳态.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2TPA-TPCN,Td=436.4℃;2DPA-TPCN,Td=387.6℃).
毛文纲陈康欧阳密孙璟玮周永兵王永胜宋庆宝张诚
关键词:可逆荧光材料
基于苯乙烯腈结构的可逆力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合成了一种棒形的化合物4,4'-二(α-腈基-4-苯丙氧基苯乙烯)联苯(Ben-DCSB),利用核磁共振(NMR)、质谱(E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Ben-DCSB重结晶粉末进行研磨后,其发光颜色从蓝绿色变成黄绿色,荧光量子效率(ΦF)从初始的52.7%变为38.7%,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力致变色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显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改变了Ben-DCSB在聚集态下的分子堆积结构所造成的.研磨后的样品暴露在溶剂蒸气(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丙酮)或100℃温度下放置2 min又能转换回初始状态的蓝绿色荧光,表明化合物研磨后的样品具有气致和热致变色性能,且展现出可逆变色性能.对该化合物进行多次"力-溶剂蒸气刺激"和"力-热刺激"循环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很好的荧光可逆转换性能.热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Ben-DCSB在194℃和212℃间存在向列相(纹影织构)的液晶态;其热分解温度为362℃,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毛文纲陈康欧阳密孙璟玮周永兵宋庆宝张诚
关键词:可逆荧光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