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军

作品数:266 被引量:2,148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 4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3篇经济管理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生物学
  • 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1篇环境风险
  • 32篇污染
  • 25篇生态
  • 22篇循环经济
  • 17篇排污
  • 14篇环境管理
  • 13篇流域
  • 13篇风险管理
  • 12篇环境保护
  • 12篇工业园
  • 11篇企业
  • 11篇湖流
  • 11篇废物
  • 10篇预警
  • 10篇生态系统
  • 10篇风险评估
  • 9篇园区
  • 9篇排污权
  • 9篇环境污染
  • 9篇风险感知

机构

  • 264篇南京大学
  • 1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1篇江苏省环境科...
  • 8篇环境保护部环...
  • 8篇生态环境部环...
  • 5篇清华大学
  • 4篇济南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江苏环保产业...
  • 3篇国家环境保护...
  • 3篇江西财经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江苏省环科院...
  • 3篇南京大学环境...
  • 3篇江苏神彩科技...
  • 2篇河海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苏省环境应...

作者

  • 265篇毕军
  • 53篇袁增伟
  • 47篇张炳
  • 43篇马宗伟
  • 27篇杨洁
  • 25篇黄蕾
  • 19篇刘蓓蓓
  • 17篇李凤英
  • 15篇黄和平
  • 15篇曲常胜
  • 14篇葛俊杰
  • 10篇刘凌轩
  • 9篇王金南
  • 9篇黄蕾
  • 9篇俞钦钦
  • 8篇王仕
  • 7篇刘正
  • 7篇张玲
  • 7篇李冰
  • 6篇宛文博

传媒

  • 17篇中国环境科学
  • 14篇中国环境管理
  • 12篇中国人口·资...
  • 9篇生态学报
  • 8篇环境保护
  • 7篇中国发展
  • 6篇环境污染与防...
  • 5篇系统工程理论...
  • 5篇环境科学研究
  • 5篇环境保护科学
  • 5篇环境监控与预...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第三届全国循...
  • 2篇江苏环境科技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7篇2022
  • 14篇2021
  • 31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19篇2010
  • 32篇2009
  • 30篇2008
  • 21篇2007
  • 15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环境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21年
为厘清我国环境规划学科发展脉络,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及重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机构调研、专家咨询等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从环境规划思想与理论、技术实践、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环境规划学科的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环境规划学科存在基础理论体系不完善,关键技术研究水平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该学科未来发展对策:①紧握时代脉搏,拓展环境规划思想与理论研究;②立足问题导向,推动环境规划技术发展;③完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毕军马宗伟刘蓓蓓张伟张炳刘苗苗王金南
中国1991~2010年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动态变化因素分解被引量:10
2013年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杨洁黄蕾李凤英邹丽萍费汉洵毕军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故完全分解模型
面向联防联控和优先管理的长三角区域环境风险管控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该文在系统分析长三角地区环境风险现状以及目前该地区环境风险防控的问题及原因等基础上,借鉴国外应对环境风险联防联控的实践经验,提出对于长三角地区建立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和优先提升重点领域防控能力的对策建议,对于今后长三角地区建立该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意义。
李舒吕培辰毕军戴婧
关键词:区域环境风险
无锡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也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5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2804.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50958元,接近上海51474元的人均水平,已经成为了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力量。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无锡市也面临着土地和能源紧张、人口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分析无锡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揭示无锡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变迁规律,为可持续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邢璐毕军杨凯刘鸿志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江三角洲人口压力环境污染
绿色化国际经验的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特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发展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机遇期和最后窗口期。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董战峰毕军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生态文明窗口期联合国环境署碳排放交易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被引量:25
2006年
简要介绍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带的基本情况,从区域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两方面阐述了建立长江流域(江苏段)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意义。在总结目前国内外环境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系统的目标、总体功能设计、框架设计以及关键技术,探索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的方法,最后提出该系统还需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即追溯最大可信度风险源方法,应急救援系统、区域多环境风险事件的复合作用,发展特定有毒有机物水质预测模型和建立优先控制有毒有机物预警系统。该系统将为江苏长江开发战略提供实用型的环境管理手段。
杨洁毕军周鲸波李其亮吕俊石磊黄和平
关键词:环境风险地理信息技术
中国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以无锡市为例被引量:50
2011年
为分析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比较不同城市的碳排放水平提供基本方法和数据,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分成工业能源、交通能源、居民生活能源、商业能源、工业过程和废物等6个单元,建立了一套针对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并以无锡市为例,对我国城市碳排放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无锡市工业能源单元碳排放量占全社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最大,为68%~71%;其次为工业过程单元和交通单元,分别为13%~19%和6%~10%.城市碳排放总量在2004~2008年间增长迅速,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均高于世界水平.
王海鲲张荣荣毕军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
核电环境风险研究进展及管理启示被引量:2
2018年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缓解传统化石能源紧缺及其所伴随的大气污染问题,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核电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选择。但是,由于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发生重大核事故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发展核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和阻力。在此背景下,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核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以保障我国的核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对国内外核电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核电风险管理的意义,提出了我国未来构建核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的建议。
李舒马宗伟毕军
关键词:核电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皇甫川流域植被恢复对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油松林、锦鸡儿灌丛、本氏针茅草原、百里香草原和撂荒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水平,增加速效养分的数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2)土壤肥力的提高效益大多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其中油松林的土壤有机质的表聚性最为明显;(3)人工植被相对于天然植被对总氮的固定作用更为明显,而对总磷的固定作用劣于天然植被。最后,对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肥力的机理和不同植被对土壤肥力的恢复效应进行了探讨。
黄和平杨吉力毕军宋炳煜
关键词:皇甫川流域植被恢复土壤肥力
一种基于风险最小化的危险废物运输路径实时规划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风险最小化的危险废物运输路径实时规划的方法,将风险因素纳入最优路径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危险废物车辆、道路参数和环境参数、交通信息和驾驶行为,构建运输风险评估函数模型,对危险废物运输的风险进行精细...
毕军方文刘苗苗马宗伟黄玉洁刘正
文献传递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