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昊翔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育人
  • 3篇三全育人
  • 2篇批评文体
  • 2篇网络文学
  • 2篇网络文学批评
  • 2篇文化
  • 2篇文体
  • 2篇文学批评
  • 2篇雷语
  • 2篇关键词
  • 2篇洪荒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问题
  • 1篇叙事
  • 1篇言意
  • 1篇言意之辨
  • 1篇语言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5篇殷昊翔
  • 4篇李建中

传媒

  • 2篇西藏大学学报...
  • 2篇长江学术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写作
  • 1篇学术论坛
  • 1篇长江文艺评论
  • 1篇群文天地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古代文学理论...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可尽意”与“不需尽意”——魏晋“言意之辨”新解
2009年
始于老庄盛于魏晋的'言意之辨'已历时两千多年,其入思方式大多侧重于从哲学'悟道'的层面来探讨'言'和'意'之间的关系,集中关注的是'言'作为一种传达人们情感和意图的工具,能否有效地达'意'。但是,语言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它的存在意义是否仅仅是达意和悟道的工具?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言'和'意'两者关系究竟如何,是言一定要尽意,还是言原本就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独立性?是言无法尽意,还是言无需尽意?这些问题正是本文试图回答和深入分析的。
殷昊翔李建中
关键词:言意之辨
藏地探险小说的文化传播现象及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探索未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与渴望,而探险小说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恰巧满足了读者的这种求知欲。西藏浓厚的宗教气息和人文底蕴,为藏地探险小说的诞生奠定了浓厚的地域和文化基础;当下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飞速提升,让藏地探险小说成为了最热门的小说题材之一。只有正确认识藏地探险小说的文化传播现象,把握时代发展契机,积极推动中国各民族文化建设,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使之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殷昊翔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发展
人格自足千古——评李建中《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被引量:1
2010年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象屈原、陶渊明、杜甫这样伟大的作家,即便没有文学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中国文化之中,既有悠久的文学传统,更有悠久的人格传统。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共六种),就是对中国文化人格的一次真实而生动的历史叙事和鲜活而富有启示的理论分析。
殷昊翔
关键词:文化人格自足文学传统中国文化
从震卦到雷语:“雷”关键词的洪荒之力
2018年
天之威动,其象为雷.“雷”作为一个文化关键词,其语义演变经历了从自然天象到易经卦象再到互联网语象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书写刻缕出“雷”的神话底色和洪荒底蕴,轴心时代《周易》的“震卦”及其诠释赋予“雷”以“忧患”意识和“畏惧”心态,而互联网时代将“雷”之“三震”(天之震、事之震和心之震)创生为“三雷”(雷语、雷事和雷人).“雷”关键词从词根义到坐标义再到现代义的创造性转换,从远古“活”到当下,昭示着“前世今生”的生命活力、“旧瓶新酒”的阐释张力以及“望今制奇”的创新动力,从而在互联网语言传播与接受的特定层面,彰显出中华文化关键词在新时代所爆发的洪荒之力.
殷昊翔李建中
关键词:雷语
求新、互动与再创造——浅谈弹幕文化及其传播现象
2017年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手段,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风貌的有效表达方式。通过某一时代的典型语言表达方式,如古代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我们可以窥探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日趋复杂多元,近些年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变化,于是乎,弹幕这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文化形式也应运而生,并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大红大紫,呈现出了特有的魅力。
殷昊翔
关键词:双刃剑网络时代网络社交
凡客的咆哮:新媒体时代的批评文体被引量:1
2012年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批评,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其文本载体和文体样式以网格批评为大宗。网络批评以不同于传统纸媒批评的体裁、语式和风格,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凡客的咆哮"。文章从对"凡客体"和"咆哮体"这两类网络批评文体的分析入手,阐释网络批评的文体特征,辨析网格批评的文体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新媒体时代网络批评文体的文化价值及其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批评的意义。
李建中殷昊翔
关键词:凡客网络批评批评文体
从文学叙事与图像叙事看抗战题材影视剧
2010年
叙事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广义的叙事几乎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从口头言语到文字书写,从静态的语言描述到以图像叙事为主的动态影视,人类叙事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的叙事媒介由口头言语变成书面文字。
殷昊翔
关键词:图像叙事抗战题材文学叙事文字书写社会发展史语言描述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中西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被引量:6
2021年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研究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尖端人才,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凸显。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区域文化较为复杂,家庭贫困学生较多,学生出现焦虑、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情况更为突出。近年来,教育部采取多种方式将"心理育人"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三全育人"的有力组成部分,号召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因此,从"三全育人"视角深入探析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中西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对改善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殷昊翔
关键词:三全育人心理健康
网络批评主体的博弈与兼和被引量:1
2021年
当下中国文化处于一个急剧转型期,网络时代所提供的新环境、新特征和新方式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了重大影响。作为网络主体的人处于全新的虚拟空间,其思维、感知和交流方式必然产生重要变化,"屌丝"和"大V"这两大网络主体,既是文化转型最直接的见证者,也是网络话语权的博弈者。网络时代话语权的下移,导致大众屌丝与精英大V的对立,其紧张的背后隐藏着兼和之可能。网络时代两大主体唯有重新审视、调整、变革现有的文学观念,才能在博弈与兼和之间互利共存,从而使网络文化走上健康、规范的发展之路。
殷昊翔
关键词:网络主体网络话语权
构建研究生实践育人体制机制探赜被引量:7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建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新时代实践育人体制机制创造了机遇。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并将"实践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这无疑对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文章试图从"三全育人"视角深入剖析当下我国高校实践育人体制机制的发展现状及不足,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实践育人体制机制。
殷昊翔
关键词:实践育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