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金中

作品数:18 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火驱
  • 12篇稠油
  • 8篇油藏
  • 7篇油层
  • 7篇火烧油层
  • 7篇稠油油藏
  • 4篇水平井
  • 4篇平井
  • 4篇注蒸汽
  • 4篇物理模拟
  • 3篇展布
  • 3篇结焦
  • 2篇展布特征
  • 2篇数值模拟技术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重力泄油
  • 2篇泄油
  • 2篇矿场
  • 2篇采收率
  • 2篇稠油开发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8篇梁金中
  • 11篇关文龙
  • 6篇王伯军
  • 5篇席长丰
  • 5篇黄继红
  • 4篇蒋有伟
  • 3篇马德胜
  • 3篇吴淑红
  • 3篇张霞林
  • 2篇程宏杰
  • 2篇吴键
  • 2篇张霞
  • 1篇王波生
  • 1篇陈亚平
  • 1篇彭妥
  • 1篇李春涛
  • 1篇鲁笛
  • 1篇唐君实
  • 1篇李占东
  • 1篇吴永彬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中加重油和油...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第二届中国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重分析仪求取稠油高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被引量:41
2013年
采用火烧油层技术开发稠油时,高温氧化反应是火烧前缘的主要反应类型和能量源。采用热重法对稠油高温氧化过程进行研究,评价了样品制备方法(纯油样或混合SiO2)和动力学参数求取方法(Coats-Redfern积分法、ABSW微分法和FWO等转化率法)对动力学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样混合SiO2后,颗粒间的孔隙可以为氧气扩散提供通道,使样品均匀反应,实现有效动力学实验,克服了纯油样不易均匀燃烧的问题;通过热重曲线求取稠油高温氧化动力学参数时,单一扫描速率法(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BSW微分法)拟合动力学数据存在一定偏差,而FWO等转化率法避免了因简化和假设机理函数所带来的误差,可用于油焦燃烧本征动力学研究,为火烧油层开发稠油、超稠油和特稠油提供准确动力学参数。
唐君实关文龙梁金中江航王伯军
关键词:火烧油层稠油高温氧化动力学参数热重
从室内实验看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技术风险被引量:31
2009年
将水平井引入特、超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技术中,可以实现火驱辅助重力泄油,其原理类似于水平井条件下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与SAGD相比,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对操作程序的要求更为苛刻,油藏和工程风险更大。室内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在直井做为注气点火井、水平井做为火驱生产井时,可以实现连续稳定泄油,并能有效提高储层纵向动用程度。但如果注采关系控制失当,特别是在火驱中后期,有可能出现燃烧前缘沿着水平井突进的现象,会在地层中形成大范围死油区并可能损毁水平井段,带来油藏和工程风险。
关文龙吴淑红梁金中张霞林
关键词:火烧油层稠油油藏水平井重力泄油
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燃烧前缘展布与调控被引量:17
2012年
通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过程中不同阶段燃烧前缘和结焦带的展布规律,并分析各阶段燃烧前缘稳定推进机理及影响因素。燃烧前缘的扩展可分为点火启动、径向扩展和向前推进3个阶段。点火启动阶段,油层上部最先实现点火,点火温度、点火时间和注气速率是该阶段的关键操作参数。径向扩展阶段,燃烧前缘呈"漏斗状"继续向四周和下部扩展,此时调控的关键在于注气速率与燃烧前缘的面积相匹配。燃烧前缘推进到水平井趾端射孔段后,以一定的倾角朝水平井跟部方向推进,超覆式燃烧和结焦带对水平井筒的封堵是该阶段实现稳定泄油的重要原因。在矿场试验中,应从井网模式、点火参数和注采制度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来维持燃烧前缘的稳定推进。
梁金中关文龙蒋有伟席长丰王伯军李晓玲
关键词:水平井展布特征物理模拟
泡沫油PVT性质实验被引量:15
2012年
泡沫油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存在气泡不断产生与破灭的过程,因此,其压力-体积-温度(PVT)测试方法与常规原油的PVT测试方法不同,属于非稳态测试。在不同的压力衰竭速度条件下,测试得到的泡沫油PVT物性差别较大,为了准确表征泡沫油在不同操作参数条件下的PVT性质、准确表征在实际油藏生产过程中的PVT特征,需要对泡沫油的PVT关键参数进行实验分析。笔者开展了委内瑞拉超重泡沫油PVT特性系列实验,揭示了泡沫油开采"拟泡点"特性,总结出了一套泡沫油PVT参数的非常规测试方法,实现了泡沫油在非稳态条件下的PVT物性参数的精确测量,并描述了其影响因素。
王伯军吴永彬蒋有伟梁金中张霞林李松林
关键词:泡沫油PVT
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吞吐技术与矿场试验被引量:23
2017年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吞吐开发的机理和相关油藏工程问题。研究表明:火烧油层吞吐具有热力降黏、原油裂解改质和烟道气溶解降黏等多重作用机理,火烧油层吞吐开发理念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结合火烧油层吞吐面临的油藏特征和转火驱的要求,给出了火烧油层吞吐开发模式的井网设计原则、周期注气量和注气速度的优化方法,并指出了火烧吞吐实施过程中对点火工艺和防腐工艺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应用于内蒙M8井区火烧油层吞吐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该技术适合于深层、超深层以及水敏性等难以注蒸汽开发的油藏。
梁金中王伯军关文龙侯平舒彭妥苗利军
关键词:物理模拟矿场试验
火驱储层区带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74
2010年
利用一维和三维火烧油层驱油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稠油油藏直井井网火驱过程中各个地层区带的宏观热力学特征以及压力场、温度场、饱和度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从注气井到生产井可依次将地层划分为已燃区、火墙(燃烧带)、结焦带、油墙、剩余油区5个具有明显热力学特征的区带。结焦带为火驱过程提供固态燃料,高含油饱和度油墙是地层中压力梯度最大的区带,是注气压力的集中消耗带。保持一个稳定的油墙是确保火驱前沿持续推进、实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条件。
关文龙马德胜梁金中李春涛席长丰张霞林
关键词:火烧油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
基于马蒙算法的反演及其在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论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反演的主要原理,重点阐述了该方法的3个关键环节,即测井资料均一化处理、地震子波提取及合成地震记录和构造建模约束马蒙算法反演。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砂泥岩薄互层条件下砂体识别的准确程度,更丰富地显示断层两侧砂体发育的细节。同时该方法也有助于准确定位河道砂边界和明确主力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从而为后期剩余油挖潜和井网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黄振凯李占东梁金中侯梅芳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地震反演储集层预测
注蒸汽后稠油油藏火驱跟踪数值模拟技术——以新疆H1块火驱试验区为例被引量:25
2013年
以新疆H1块已实施3 a的火驱试验区为原型,通过与物理模拟结果、现场生产动态相互验证和调整,合理划分原油组分、确定火驱高温燃烧方程式、求取原油氧化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精确的火驱数值模拟基础模型。应用该模型对H1块火驱试验进行了跟踪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注蒸汽后形成的次生水体在燃烧初期大部分被烟道气驱替出来,只有小部分起到了有限湿烧的作用;火驱储集层从注气井到生产井依次为已燃区、火墙、结焦带、高温凝结带、油墙、剩余油区,比以往认识增加了高温凝结带;与原始油藏火驱过程不同,注蒸汽后的油藏火驱,存在着"先填坑、后成墙"的油墙构建、运移过程,油墙的形态与附近生产井动态密切相关。矿场试验表明,火驱跟踪数值模拟有效提升了火驱动态预测和管理水平。
席长丰关文龙蒋有伟梁金中周游吴键王晓春程宏杰黄继红王波生
关键词:稠油油藏火驱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转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通过室内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转火驱开发的机理和相关油藏工程问题.研究表明:注蒸汽后期地层次生水体的存在会降低火驱燃烧带峰值温度、扩大热前缘波及范围,其干式注气过程同样具有湿式燃...
关文龙梁金中陈亚平
关键词:稠油油藏
文献传递
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燃烧前缘展布与调控
通过室内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火驱辅助重力泄油过程中燃烧前缘和结焦带的展布过程,并对不同时期燃烧前缘稳定推进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前缘的展布可分为点火启动、径向扩展和向前推进3个阶段.点火启动阶段油...
梁金中王红庄关文龙王伯军
关键词:水平井采油重力泄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