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班
-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放性骨损伤患者临床观察与治疗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6例开放性骨损伤患者,其中,男41例,年龄21~57岁,女36例,年龄23~6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开放性骨损伤。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5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抗感染活性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骨组织修复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结论在治疗开放性骨损伤疾病的过程中,采用抗感染活性骨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有较大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梁荣班
- 交通意外伤院内死亡原因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统计笔者所在医院车祸伤院内死亡伤员的伤情特征,在临床上把握伤员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制定全面救治的抢救方案,以有效降低汽车车祸伤院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车祸伤院内死亡患者的资料,采用TRISS创伤评分法和Ridit法分析新权重值标准,计算生存概率,进一步分析汽车车祸伤院内死亡原因。结果:近5年院内车祸伤致死人数明显增加,死亡原因大多为全身多发复合伤,来院时伤情较重,且以头颈外伤死亡率最高。结论:急诊抢救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复合伤和头颈外伤者的救治工作,降低此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 梁荣班黄涛卢珂恩赵佳张森煌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Ezrin 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肝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肝组织中Ezrin 蛋白的表达情况。
- 黄涛梁荣班陈娟赵佳招婷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收治的8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35例,年龄在44~77岁之间,病程为3~11年,女53例,年龄在48~81岁之间,病程为5~13年,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40例,对其采用医用臭氧治疗,B组患者48例,对其采用玻璃酸钠治疗,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采用医用臭氧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中,治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8%。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都非常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其中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要优于采用医用臭氧治疗的效果。结论对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采用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都非常显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其中,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采用医用臭氧治疗的效果。
- 梁荣班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医用臭氧玻璃酸钠
-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肝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肝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zr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8例肝癌患者中肝癌组织和远癌正常肝组织Ezr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65%和16.18%,表达评分分别为(3.31±1.56),(0.56±1.21)分,肝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率及评分与正常肝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转移患者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为80.00%(32/40例),原发性肝癌未转移患者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为50.00%(14/28例),Ezrin阳性表达与原发性肝癌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Ezrin蛋白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1.10个月,阴性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6.10个月(P<0.05)。结论 Ezrin蛋白在人原发性肝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黄涛梁荣班陈娟赵佳招婷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EZRIN蛋白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01~2011-01间,本院共收治19例经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重建钢板14例,使用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5例。结果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患者满意。根据Mcars的影像学评价标准,本组骨盆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4例。结论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矫正畸型,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卢珂恩陈航吴少科张森煌梁荣班
- 关键词:骨盆骨折骨折固定术
-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究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PFNA组患者采取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DHS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跟踪随访9.1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DHS组,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DHS组早;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PFNA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运动范围及综合评分手术前后的增加值均高于DHS组,而髋关节畸形评分增加值则较DHS组低。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3例),明显低于DHS组的26.0%(13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优于DHS,PFNA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地负重行走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与DHS比较,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 梁荣班赵佳卢珂恩谭宏昌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
- 皮质酮对大鼠股骨头微环境11β-HSD1表达及骨重建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微环境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表达的影响,并结合股骨头病理变化探讨相应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1月组、3月组(每组20只)。后两组分别于腹腔内注射醋酸皮质酮(8mg/kg),2次/周,各干预1个月及3个月。此后取股骨头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方法进行11β-HSD1含量测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学表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出1月组及3月组11β-HSD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月组出现骨髓腔脂肪细胞比例升高(P<0.05),3月组出现软骨下骨小梁密度降低(P<0.05)。结论增加皮质酮可促进大鼠股骨头微环境11β-HSD1表达和出现软骨下骨小梁密度降低。
- 赵佳魏波刘军梁荣班黄涛谢锋伟黄先进冯德辉
- 关键词:皮质酮股骨头骨重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髋关节活动情况,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5.60±2.42)个月。结果:随访疗效满意,疗效评定中50例为优,10例为良,差4例,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本组有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3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无呼吸道、尿路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
- 卢珂恩赵佳谢谦张森煌梁荣班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 老年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急救措施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的急救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对60例急诊外科接受急救的老年多发伤患者和50例青中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老年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地实施急救措施。结果老年组患者中颅脑损伤所占比例最高,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颅脑损伤比例;而青中年组的四肢或脊柱损伤发生比例最高,且明显高于老年组(χ2=3.95、4.02,P<0.05)。老年组致伤原因:交通伤26例(43.33%),跌倒20例(33.33%),坠落伤12例(20.00%),塌方2例(3.33%)。青中年组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56.00%),跌倒5例(10.00%),械斗12例(24.00%),塌方1例(2.00%),坠落伤4例(8.00%)。两组患者的性别、损伤部位数、简明损伤定级与损伤严重度计分(AIS90-ISS)评分及受伤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或t=0.89、0.51、0.42、0.39,P>0.05)。青年组的休克率明显高于老年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老年组(χ2=4.55、5.73,P<0.05)。老年组患者伤后发生感染、呼吸衰竭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χ2=14.37、4.50、3.98,P<0.05)。老年组的治愈出院率明显低于青中年组(χ2=23.96,P<0.05)。结论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创伤性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努力缩短急诊滞留时间,防治感染、呼吸衰竭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 卢珂恩赵佳黄涛梁荣班谢锋伟刘军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