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璐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胃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的药效对比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胃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的药效。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和维库溴铵组,各49例。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状态,肌松药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麻诱导后,罗库溴铵组气管插管状态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维库溴铵组(81.63%)(P<0.05)。罗库溴铵组肌松效应的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5),而两组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罗库溴铵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维库溴铵组(P<0.05)。结论与维库溴铵相比,罗库溴铵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少,是快速气管插管期间肌松药的理想选择。
- 梁璐苏保雄秦妮娜
- 关键词: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气管插管肌松效应
- 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躁动情绪影响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扁桃体切除患儿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躁动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4例预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而观察组患儿选择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EV)持续>15min发病率及不良反应发病率;对比两组患儿诱导前(T0)、术后即刻(T_1)、拔管即刻(T_2)、拔管5min(T_3)、拔管10min时(T_4)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HR及MAP)及患儿在T_2、T_3、T_4时间段EV发生率、严重程度(PAED评分)、疼痛程度(FLACC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EV持续>15min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患儿HR及MA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各时间段观察组患儿HR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T_2~T_4期间,两组患儿EV发生率、PAED及FLACC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儿在此时间段内EV发生率、PAED及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采用丙泊酚、七氟烷进行联合麻醉可促使患儿拔管后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有效降低EV发生率及发作时严重程度,有助于疼痛缓解,且对麻醉效果无影响。
- 常建华张世平王臻梁璐
-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丙泊酚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躁动
- 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术中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对全凭麻醉状态下进行腹腔手术中的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麻醉前5 min(T_0)、切皮时(T_1)、手术开始0.5h(T_2)、术毕拔管前(T_3)各时间点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Ⅱ)、去甲肾上腺素(NE)、糖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变化情况,观察麻醉前及拔管后两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血清A-Ⅱ、NE、COR、E水平在T_1、T_2、T_3均时点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_1~T_33个时间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拔管后,两组患者血浆氧化损伤指标GSH-PX及Cu-ZnSOD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LPO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GSH-PX及CuZn 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0.05)。结论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腹腔手术患者的全凭麻醉中,可有效抑制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缓解术中氧化损伤,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梁璐苏保雄屈箫箫
- 关键词:腹腔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应激反应
- 不同麻醉方式对早期肺癌术后感染及疼痛状态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感染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10 h的疼痛程度;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术后7、14 h的认知功能;结果 B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0. 0%(1/10),明显低于A组的30. 0%(3/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10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14 h,B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显著降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及疼痛状态,安全性高。
- 梁璐苏保雄
- 关键词:麻醉方式肺癌疼痛
- 一种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膜外置双导管穿刺针,包括穿刺针套,所述穿刺针套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头,且穿刺针套的另一端设置有穿刺针柄,所述穿刺针套内腔中空,且穿刺针柄对应穿刺针套内腔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穿刺针套内腔活动插接有防堵活...
- 梁璐苏保雄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拟在我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9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依托咪酯麻醉,观察组(45例)给予丙泊酚复合七氟醚。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麻醉效果,术后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收缩压)、DBP(Diastole pressure,舒张压)、HR(Heart rate,心率)、SPO_2(oxyhemoglobin saturation,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SBP、DBP、HR水平均比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而SPO_2均显著高于麻醉前,两组之间以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3^+Prioritisation,CD3^+比例)、CD4^+(CD4^+Prioritisation,CD4^+比例,CD8^+(CD8^+Prioritisation,CD8^+比例)及CD4^+/CD8^+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手术结束24 h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值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仍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对于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质量高,可能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快有关。
- 梁璐苏保雄秦妮娜王丽王敏
-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胃癌根治术免疫功能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实查1033例,现患率为3.87%,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表浅切口、皮肤软组织;抗菌药物使用率60.31%,用药前病原菌送检率较低,仅为7.73%。结论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情况;需进一步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减少预防性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 常芳梁璐郝彩琴胡国良呼莉莉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 外科ICU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监测方法。方法制订目标监测方案,建立ICU监测日志。结果共监测604人,感染196例次;患者感染率、调整患者日医院感染率分别是16.56%、25.15‰;与呼吸机、尿管及深静脉插管相关的调整日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5.75‰、13.75‰、3.24‰;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是3.02%。结论感染专职人员与ICU兼职人员密切配合,可获取准确资料,掌握ICU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及时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对控制特定人群的医院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 常芳张香爱李霞梁璐郝彩琴
-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
- 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免疫表型的关系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选择AML患儿143例,根据免疫表型的不同分为两组:免疫分型为LY+AML型59例,LY-AML84例。所有患儿都给予免疫表型分析,检测PTEN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Y+AML患儿CD34^+阳性、CD117^+阳性比例显著高于LY-AML患儿(P <0.05),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显著低于LY-AML患儿(P <0.05)。LY+AML患儿的PTEN蛋白表达量为(65.33±2.34)%,阳性表达率为94.9%;而LY-AML分别为(20.11±4.11)%和13.1%,与LY+AML患儿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AML患儿中,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免疫分型呈现显著相关性(r=0.653,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显示PTEN蛋白表达、CD34^+阳性、CD117^+阳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为影响AML患儿免疫表型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OR=1.098、1.045、1.092、0.294,P <0.05)。结论:AM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上调使得LY+AML型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可作为AML患儿病情判断与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之一。
- 苏保雄梁璐方瑜葛繁梅汪梅花冯延丽
- 关键词:髓细胞性白血病PTEN蛋白免疫表型